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学生观,在现实实施中存在着一定的悖论与偏差.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在实践中经常演变为学生无约束地极度膨胀自己所谓的个性,进而滑向极端的自由;而教师则因为种种理念、理论、舆论的限制,无意识或有意识地成了学生无限自由发展的"推波助澜"者.我们应冷静反思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科学、客观地认识学生,不能将学生过于理想化.否则,各种所谓的先进教育观念或理论将成为教师的"镣铐",最终阻碍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秀娴  王平 《文教资料》2012,(14):185-186
本文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分析了教师认为"现在的学生难教"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其实并不是现在的学生难教,而是教师眼中理想的学生与现实的学生出现了矛盾,我们应科学客观地对待学生,既不能一味压抑学生的个性又不能将学生过于理想化,否则不仅会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而且会阻碍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在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认识偏差。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在实践中经常嬗变为学生极度膨胀自己的所谓个性,进而滑向自由主义的极端;而教师则有意无意地充当了学生自由发展的"推波助澜"者。我们应实事求是地认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不能太过理想化地看待学生。否则,各种所谓的先进教育理论将成为束缚教师思想和行动的"镣铐",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正确运用对话教学,正确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并在实践中不断对新课程理论进行反思与完善,才能彻底摆脱或粉碎那些束缚自己思想和行动的"镣铐"。  相似文献   

4.
新的数学教材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它提倡教育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了探究、交流的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5.
有些教师在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时喜欢树立典型,试图用最严厉的处罚来警戒犯类似错误的学生。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而且更为严重是会引发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因此"有错必罚"并不是教育犯错学生的理想方法。那么采取不理不睬的方法又会如何?  相似文献   

6.
蒋萌 《职教论坛》2001,(5):28-28
思想政治课教学在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教育最神圣的使命就是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每个学生去克服弱点,充分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实个性,培养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和个性特点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现在有些教师口头上承认个性的全面和谐地发展,但不无遗憾地看到,个性培养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偏差,主要表现为:①有的教师的教学仍然是知识为核心,个性培养只是停留在口头上。②有的教师将个性培养局限于背诵知识和训练应试技能的范围之内。③有的教师将个性培养知识学习对立起来,过分片面地强调知识…  相似文献   

7.
试论教师引导学生刍主学习的观念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变革强烈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相应的教师的角色功能也必须随之发生从支配学生到促进学生的根本变革。从内容上看,教师的变革包括学生观、学习观、教师角色观的改变,从性质上看,教师观念的变革对教师而言将是一场无疑会给教师带来阵痛的革命,会在实践中遭遇到阻力。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育过分地强调其功利性的目的 ,将学生当作对象物 ,将分数、升学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成功的标准 ,教育成了外在于人本身发展的一种“物性化”的东西 ,它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抑制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只有在教育中渗透“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关注人性 ,提倡并尊重人的个性发展 ,才能从根本上解放教师和学生 ,并通过一系列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手段 ,使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意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新知识,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是我们每个课改实验教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科学文化知识。具备良好的素质并且能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而独特的个性将会为社会增添不少色彩。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老师应该客观地看待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一、正确看待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多年来,我们学校的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有一种倾向:重视集体主义而忽视自我意识的保护和培养。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  相似文献   

11.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运用到教育教学上应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本”。教育教学不能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而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出发,即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又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独特性,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和活动的机会,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相似文献   

12.
我的学生观     
素质教育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创新为目标,实现学生个性的创新,进而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人才。要做到这些,作为教师,我们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何谓学生观?人们通常把它定义为:对今天学生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认识,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等在对待学生问题上的集中反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任何教师都在自觉不自觉地遵循着某种“学生观”。“学生观”是教师教育实践的基础,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它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出发点的确立,教育观念的形成,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育目标的确定,并且最终决定着教…  相似文献   

13.
个性发展教育是教师以学生现实个性为基础,有意识地调动他们的主体积极性,按照教育规律促进他们个性发展的教育,其实质是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终极目标是促使学生人格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还是学校日常生活,都强调"学生中心",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此项利国利民利生的"学生中心"论遭遇很多挑战,学校、教师和学生对"学生中心"都只是停留在理论理解和理想认同的层面,在实践过程中鲜见其踪影。"学生中心"论在理想层面和现实层面形成落差。  相似文献   

15.
柳敏 《成才之路》2011,(1):45-45
英语教师要准确把握"主体"的内涵,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改革教育观念,去除不良教学习惯,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统一起来。不能过分强调课堂活动,忽视学生独立学习,也不能片面强调创新能力培养,忽视基础知识学习,以便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精神",是教学观念的一次大变革,是要将多年来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基础,以学生个性差异为目标。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  相似文献   

17.
中师德育着眼于自我教育是坚持科学的学生观,切实改善和加强中师德育工作,提高其实效性的根本措施。一、科学的学生观要求德育必须强化自我教育现代学生观认为: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告诫青年教师说:“教育成功的最大秘密是把学生看作是人。”这两句话都道出了现代科学的学生观,即学生是发展的、有个性的、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是科学学生观的核心,是以发展性、独特性为前提的。“三性”构成了完整的学生观内涵。科学的学生观认为:任何人都不能无视学生的发展、个性、主体性而代替学生接受教育。教…  相似文献   

18.
罗绒 《四川教育》2014,(2):66-66
尊重学生个性是否意味着可以不遵守规则?平时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常常会感觉左右为难、无所适从:批评训斥吧,那是压抑学生个性;不加制止吧,教学又可能会失控,学生的“狂”和“野”将会变本加厉……其实,我们主张发展学生个性,不是无原则地、过分地对学生个性进行“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必须在规则允许范围之内.尊重个性与遵守规则并不是矛盾的。  相似文献   

19.
"一主三学"教学模式,既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的观念,又发挥了教师的"导学""助学"作用,解决了教学中的三个具体问题:通过明晰师生的角色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过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导学""助学""促学"促进全体学生个性发展。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应试教育"和教育教学评价体制在我国已经根深地固,教师们通常过分关注学生的认知教育,进而忽略了学生们的情感教育,这就致使学生们的学业以及未来的生活不能和谐的发展。情感教育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对学困生来说,如果给予一些情感教育,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