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军红 《文教资料》2014,(27):113-117
本文以中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留学的学生群体为调查对象,了解中国学生在美留学期间所面临的主要学术适应问题和社会交往障碍及他们寻求社会支持的主要渠道和应对策略。调查发现,在学术领域,语言障碍是造成学生学业压力的主要因素,因为语言不仅会影响学生听课和讲座、参与课堂讨论、学术写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考试成绩,使学生在竞争校内工作岗位如助教和研究助理岗位时处于劣势。调查还发现,中国留学生和美国教师及同学的互动较少,不善于利用学校提供的学术和社会支持资源解决困难。通过调查和分析中国学生在美国的学术困难,希望为中国留学生更好地适应美国的学术环境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上海来华韩国留学生的学习适应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海高校韩国本科留学生的学习适应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对象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218名的韩国留学生.研究发现,中国高校的教学设施、课堂教学,韩国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汉语水平,以及留学生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显著影响韩国留学生的学习适应.就如何帮助韩国留学生更好适应在华学习的问题,从中国高校留学生管理与教学方面,以及韩国留学生自身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肖阳  除曼 《海外求学》2004,(21):52-54
当我从北京国际机场登上飞机的时候,我自信地告诉自己:“我的一生将从此改变。”但是,当我真正来到了加拿大,渐渐地对它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开始从兴奋变得冷静下来,我开始思考一个我在国内很少思考的问题:“我花费了父母的毕生积蓄,放弃了自己已经获得的一切,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了一种新的,或者说是苦的生活,这到底值不值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数量的增长,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愈发受到学界关注,对其进行文献的梳理与分析是深化研究的基础。首先由概念入手,对该领域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其次从适应状况、影响因素和相关建议方面对相关经验研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尽管近十年该领域的研究不断丰富,却未能在理论层面有所创新,依然存在着调研国、调研方式及学科的局限性。为此,进行比较研究或许可以成为未来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2009,(11):4-4
【温尼泊华人网】据加拿大《世界日报》报道,多伦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社团最近出版了《留学生应急实用手册》,以帮助留学生应对生活和学习中发生的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越来越多、越来越直接,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中国迅猛发展的经济及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使得来华留学生人数增长很快.为进一步帮助留学生成功完成在中国的文化适应,同时能更好地审视自己的留学生活,进一步理解和融入新的社会与文化.本文结合影响留学生文化适应的因素,提出几点加快留学生在中国跨文化适应得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性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参考》2012,(13):26-29
随着留学大众化、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有专家提出了应警惕“留学负现象”的发生.加之媒体的各种负面报道.不由令外界对留学生真实状况产生困惑。到底留学生经历着怎样的生活.面临的困难有哪些.教育管理部门更希望能寻求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据新西兰教育部统计.在新西兰的中国留学生绝大多数集中在奥克兰和汉密尔顿.也即集中在驻奥克兰总领馆领区范围内。为此,驻奥克兰总领馆教育组对领区内中国留学生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8.
浅谈学习适应能力与华裔留学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外华文热的兴起,华裔学生来华留学人数急剧增加,招收华裔留学生的大陆高校也快速增加,如何做好华裔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华裔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心理特性开展学习适应性研究,探讨提高华裔留学生学习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教育也朝着国际化深入发展,留学生教育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如今,来华留学工作已成为我国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内容。四川,作为中国西部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以其独有的文化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前来留学。以四川省为例,研究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内陆地区的开放程度。也具有重要的现实,理论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问卷分析的方式,首先对在泰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与心理幸福感现状进行调查,其次检验两者的关联性。结果发现:(1)在泰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以及心理幸福感都处于良好水平;(2)跨文化适应程度与心理幸福感存在正向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以3名来华高校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压力应对展开定性研究。研究发现来华留学生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来适应新环境,遇到的困难主要有汉语学习及交流障碍、生活环境不同以及文化沟通上的差异。面对这些困难,在华留学生通常会采取自我调节和寻求帮助两种积极的应对压力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中亚来华留学生的文化冲突与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中亚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状况、文化冲突的原因及中亚文化与汉文化的冲击聚焦点,文本以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学历留学生(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中亚来华留学生的语言适应、学业适应、日常生活入手,探索影响文化适应的方式差异及影响因素、寻找文化冲突的因素,为留学生尽快适应在中国的学习提供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高中毕业生选择了出国留学之路。目前,大部分中国高中毕业留学生基本能适应国外的留学生活,他们对自己的学业充满信心,但也有部分高中毕业留学生存在适应问题。中国高中毕业留学生应充分做好出国前的准备,并在出国后努力调整适应状态;我国驻外大使馆要为我国高中毕业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国内留学中介机构要尽可能多地为我国高中毕业留学生提供帮助,以使我国高中毕业留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留学生活,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4.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到国外求学,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引起很多争论。有两种互为冲突的观点,一种认为中国学生学习被动、安静、顺从、守纪律;另一种认为中国学生注重主动思考,思想开放,善于质疑。通过对80名中国留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了现代中国学生与以前不同的学习文化,结果表明中国学生与国外学生的学习文化差异很小,但是还保留了一些传统的学习风格。  相似文献   

15.
彭学  彭欢 《考试周刊》2014,(96):150-151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得以蓬勃发展,并面临更多挑战。其中,怎样让来华留学生快速适应中国文化与生活,是教育与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分析了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存在的主要问题,思考了应对策略,以增强留学生应对能力,更快适应新环境,顺利度过留学生活,有效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6.
对江苏多所高校148名包括研究生在内的学历、非学历留学生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来华前受教育水平对学习经历中的控制点影响显著;汉语水平、来华前的出国经历与受教育水平、社交活动首选群体及是否善于社交影响到学生跨文化人格的形成;其中前四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语言层面,后者的影响则见于文化层面;社交活动的首选群体为中国人者,具有较强的社会依存性;在短期跨文化适应中,价值观的改变较难实现.  相似文献   

17.
留学生脱离自身文化母体的浸润,进入新的社会文化中生活,会遇到语言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适应问题。研究表明,留学生辅助项目能够帮助学生缩短文化适应期,减弱甚至克服文化冲击带来的各种不适。目前,我国高校已开展了此类适应辅助项目,但与留学大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梳理了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跨文化适应和挑战。一方面从文化、社会生活、和就业移民的状况来考察中国学生群体在美国的跨文化适应情况;另一方面依据访谈数据,从学业方面、社会—文化方面和个人生活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学生在美国所遇到的压力和挑战。本文旨在全面反馈海外留学生的生存图景,为国家的海外留学预警工作提供实证指导。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高中毕业生选择了出国留学之路。目前,大部分中国高中毕业留学生基本能适应国外的留学生活,他们对自己的学业充满信心,但也有部分高中毕业留学生存在适应问题。中国高中毕业留学生应充分做好出国前的准备,并在出国后努力调整适应状态;我国驻外大使馆要为我国高中毕业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国内留学中介机构要尽可能多地为我国高中毕业留学生提供帮助,以使我国高中毕业留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留学生活,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20.
曾琪惠  李玉霞 《海外英语》2022,(20):193-196+204
该研究对新冠疫情以来中国在英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现状和适应策略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学生总体上采用“分隔”的适应策略,但社会文化和心理适应情况良好,这一不寻常的结果与疫情防控带来的一系列主客观因素有关。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适应过程符合压力-适应-成长模型。在全球疫情这一特殊背景下,性别、学历、旅居时间、海外经历、性格、亲友支持等因素对中国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结果与策略选择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