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南涧彝族自治县的彝族饮食文化进行实地调研,结合前人对南涧彝族饮食文化的研究,从南涧彝族饮食结构、南涧的主要特产、南涧"跳菜"三个方面,对南涧彝族的饮食文化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四川凉山州宁南县六铁彝区为调查对象,对彝族"策格"、"瓦之勒"、"阿古荷"、"丛嗯"几种唱丧仪式进行了展示性的认知,并反思和观察了一种敬畏祖先、尊重生命的文化姿态以及"祖先崇拜"的彝族信仰观念.  相似文献   

3.
"彝区三房改造"项目自2003年开展以来已持续八年,该项目在大大改善了凉山州彝族聚居地区人民的居住环境的同时,也使彝族传统民居面貌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将从材料、架构、装饰、空间分割等方面评析该项目对彝族传统民居特色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福军 《云南电大学报》2011,13(4):51-54,64
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云南省双柏县彝族"老虎笙",是一种有关图腾崇拜的乐舞,其舞蹈动作是以彝族的虎图腾为依据的,是一种戏剧化了的图腾祭典,它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智慧,保留着许多原始遗韵,是彝族文化特征的标志,体现彝族人民的生命本质特性,这种艺术形式的传承对本民族的延续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维摩乡黑鱼洞村,素有"弦子舞"之乡的美誉,作为一个拥有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彝族村寨,当地世世代代都有"弹弦子说情,跳弦舞欢庆"的习俗。2011年8月17日至23日,上海音乐学院"凤鸣"采风社的6名成员前往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维摩乡黑鱼洞村,欣赏了当地文艺队为同学们准备的彝族传统民间歌舞一一弦子舞的精彩表...  相似文献   

6.
《太阳女》歌舞剧是中国彝族文化一次较为全面的展示。她表达了彝族人民的内心情感与追求,展示了彝族古老文化的丰富内涵,体现出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她是千里彝山浓郁民族风情和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舞蹈诗"。她融聚了民族精神意象的价值审美和生命表达,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让人们在观看后不仅得到视觉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愉悦,并领略到了博大精深的彝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凉山彝族地区"德古"调解的既有传统及优点,凉山州两级法院经过实践探索,建立了特邀人民陪审员制度,即通过将"德古"聘为特邀人民陪审员,充分发挥"德古"调解的作用,从而使之更好地优化法院民事调解工作。但这一制度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应通过对"德古"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加强对"德古"调解案件的指导、以国家法为指导的同时结合合理的彝族习惯法等,来进一步完善特邀人民陪审员制度。  相似文献   

8.
史诗"梅葛"是记叙开天辟地、自然万物、人类起源、生产生活和风俗礼仪的"活形态史诗",洪水神话是其核心内容之一。"梅葛"流传区民间信仰与洪水神话存续之间的关系密切,尤其在彝族的传统文化中,二者杂糅为一体。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辩"的教育,"克智"在彝族文化结构中对人性发展起重要平衡作用。从本质上看,"克智"活动是一种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我们在喜德民族小学对"克智"文化进校园进行了田野实验,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其实践逻辑为:在课堂学习中融入"克智"对话精神,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学校仪式中用"克智",以培育"对立"之人文精神;学校各种知识竞赛中用"克智"方法,以便传授知识;学校课外生活中组建"克智"论辩队,以便学习历史。这种把"克智"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传承和建设的思路,给我们民族文化进校园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彝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迷人的彝族音乐,滋养了能歌善舞的彝族人民,同时也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彝族音乐文化。通过对彝族音乐文化的探究,使彝族的音乐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从而促进彝族音乐和文化的繁荣发展,并对外展示彝族音乐与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民族认同的多层次性,首先是"多元"的民族的"多元"的支系的内部认同,其次是"多元"的民族的族群基层认同,然后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体"的最高层次的认同。通过对彝族的两个支系的调查,探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认同的多层次性的现实性,以及各民族内部各支系之间的认同的多层次性的共生状态。  相似文献   

12.
"克智"作为凉山彝族民间社会的口头论辩活动,既是一种对话艺术,也是人们讲述历史、探求知识、明辨事理的一种口头交流和传播方式。本文考察了"克智"的内涵、演述规则、演述内容、演述场景和演述程式,分析了"克智"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危机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3.
彝族人民具有丰富的伦理思想和道德情感,它是维系彝族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彝族具有独特民族气质的主要精神来源。彝族伦理思想是指彝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总称。文章对彝族民间文学、人生礼仪、婚姻家庭、宗教信仰等方面所反映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进行了提炼和概述,从中大致可以管窥彝族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概貌。彝族伦理思想作为中国伦理思想宝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认真发掘、整理、继承和弘扬其积极成分,无论是对彝族社会的发展还是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概要滇东北地区彝族上层社会地域政治关系变迁的基础上对近代滇东北地区彝族上层社会围绕着血缘、地缘、业缘、族缘等关系以及相互间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分析,认为近代人士对近代滇东北彝族上层社会的研究尚存在很大不足和研究成果的"失真",当代学者也由于研究资料的不充分而导致研究过程和层次的不够深入,认为有必要对这一时段进行资料弥补,并提出开展紧急抢救这一文史资料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5.
清代末期,大量西方传教士进入西南彝族地区传教,这些传教士多是受西方殖民主义者派遣,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服务,但也有部分传教士在传教的过程中,深入彝族群众内部,与彝族人民共同生活,学习彝族语言文字,了解彝族风俗习惯,研究彝族历史文化,在彝族地区创立学校、兴办教育,客观上对彝族社会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凉山彝族舞蹈是彝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舞蹈动作以模仿劳动时的动作为主,其形式丰富多彩。凉山彝族舞蹈是对当地地域特征的充分展现,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一路走来经历了坎坷和艰辛,促进了凉山彝族舞蹈的嬗变,促进了舞蹈表演形式的创新,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特征,是社会条件下发展的具体体现,展现出了凉山彝族舞蹈的现代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凉山彝族地区社会的发展,可以把凉山彝族社会分为三个不同地理空间对应下的三种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教育发展如何适应这些变化,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现在实施的凉山彝族地区教育发展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不同经济文化类型的凉山彝族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实施不同的教育发展方向是凉山彝族地区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徐掌"擦大钹"因其恢宏的气势、壮观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声响的本体特征而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彝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擦大钹"保护传承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而对掌握与传承"擦大钹"的传承人及群体的关注,应是保护与传承这一舞蹈系统的核心与关键。  相似文献   

19.
对楚雄州彝族传统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雄州是最早的人类起源地之一,也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它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浓厚的彝族风俗和彝族文化是乌蒙山和哀牢山腹地的灵魂,更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特色。彝族传统体育是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咨询,资料查阅等方法,将楚雄州彝族传统体育的起源、现状和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做调查,提出发展和传承彝族传统体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滇南彝族民间文学浩如烟海,丰富多彩。其是滇南彝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是滇南彝族的一大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源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和再现了滇南彝族传统教育思想,并主要表现在辛勤劳动与坚强勇敢、积极斗争与尊敬长老、团结友爱与共同发展、为人诚实与正直善良等几个方面。滇南彝族民间文学中的这些教育思想,曾对滇南彝族生存、劳作、繁衍、发展、生息起到过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并有利于促进滇南彝族地区"五个文明"建设及实施滇南彝族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