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洗钱罪是一种典型的国际犯罪,本文在比较我国刑事立法与其它国家在洗钱罪之规定的基础上,对我国洗钱罪的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章从四个方面论述我国目前关于洗钱罪的有关问题:关于洗钱罪的犯罪客体;洗钱罪的主观方面;“赠与”三罪违法所得及产业收益的行为是否构成洗钱罪问题;洗钱罪“一般情节”“严重情节”的认定问题。论证了国内关于以上诸方面的不足,同时也阐释了自己关于这几方面的观点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洗钱罪论析     
通过分析洗钱罪犯罪构成要件及相关问题,阐述了认定洗钱罪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洗钱活动的日益猖獗对我国现行洗钱犯罪的刑事立法体系提出了挑战,洗钱罪的主体应当包括上游犯罪的本犯,不能依据“不可罚的事后行为”理论否定本犯的可罚性。上游犯罪的种类及其严重性与洗钱罪的成立无关,从立法者对洗钱罪的性质定位出发,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应当扩展至一切犯罪。  相似文献   

5.
洗钱罪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妨害金融管理秩序的犯罪。本文着重分析了洗钱罪构成要件的主观方面,并对洗钱罪的故意是仅限于直接故意还是包括间接故意的问题进行了界定,明确了洗钱犯罪的主观罪过形式。  相似文献   

6.
在对国内外洗钱罪定义进行法律概念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公职人员洗钱行为分析,发现自我洗钱模式、非自我洗钱模式与混合洗钱模式中,公职人员本人均不构成洗钱罪主体。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公职人员洗钱定义,其与《刑法》中规定的洗钱罪定义的主要区别在于上游犯罪类型、犯罪主体等方面的界定。利用该定义,可对公职人员洗钱行为进行洗钱罪的认定。最后,为有效打击公职人员洗钱犯罪,从四个方面给出了针对性的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分析我国洗钱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基础上,对我国洗钱罪立法发展趋势和洗钱罪的刑事立法缺陷进行论述。在建立完善反洗钱刑事立法以及构建反洗钱法制度体系上,提出建议和设想,以期对洗钱罪的理论研究及反洗钱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洗钱罪是1997年刑法确立的新罪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司法实践部门,对本罪的认定与适用都存在很大的争议。我们认为洗钱罪的客体是金融管理秩序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上游犯罪具有交叉性;主体不应包括上游犯罪的主体;洗钱罪与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是法条竞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洗钱罪是97刑法新增加的罪名。本文着重论述洗钱罪的概念、构成要件、刑事责任及反洗钱的对策。力图对我国司法实践及今后的反洗钱活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梁经顺  王芳 《重庆师专学报》2010,(6):119-121,169
根据现行立法,洗钱罪的主要客体要件应该是国家金融秩序,次要客体要件是司法秩序。由此出发,只有既"侵害国家的金融秩序",又侵害司法秩序的的洗钱行为,才是洗钱罪的洗钱行为;为了保持现行立法的协调性,未来的立法修改可把"狭义的洗钱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脏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合并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