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名今年夏天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谈及中学语文课时说了这样一番发人深省的话:“语文课至少不能让学生厌烦,不能让学生一无所获。同样一个作者的文章,不同的教师教,对我的影响真可说是天壤之别。初中时学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这样一篇能感动学生的文章,老师作了一点客观的叙述,只说:‘这是怀念母亲的记叙文,读后要弄清楚叙事要完整,有头有尾。’课就这样流失了,心中未留下半点痕迹。她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讲一讲、轻描淡写地讲一讲与己无关的事。高中学史铁生的《合欢树》,老师教得激动万分,甚至把自己的坎坷遭遇坦露在学生的面前,用自己刻骨铭心的体验剖析史铁生的心灵倾诉,在大难临头,精神濒于崩溃的情况下,母亲是最无私最有力的支撑和抚慰。两年过去了,老师唏嘘的神情和文中一个个形象镌刻在我心里,我第一次认识了邻居的真挚情谊,我第一次感受到亲情的无私无价,‘悲伤也成享受’,那无言的悲痛常在我脑中萦绕。后来,我自己也去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只有一种平面的感觉,缺少了老师教《合欢树》的震撼。老师教课总要有点打动学生心灵的话啊!”  相似文献   

2.
《十六年前的回忆》至少教过四次。这次教,无疑是轻车熟路,尽管有不少同行听课,我不愠不火,按照预设的过程,带领学生一步步向“目标”逼近,就在我准备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法庭见面”一段时,学生突然举手问:“老师,难道惊堂木会说话?”  相似文献   

3.
难忘的一课     
一次,我在教《李时珍》(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语文第六册》)一课时,张晓同学突然举手问道:“老师,《本草纲目》这部伟大的著作有没有缺点呢?”说实话,这个问题我备课时还真没想到。学生突然提出这个问题,使我有点意外。是呀,书上说李时珍发现旧的药物书有许多缺点,那么李时珍编写的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教《厄运中的海伦》时,在学生自行解决了审题和“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后,我引导他们针对章的内容质疑,相互启发、解疑。  相似文献   

5.
程丽华 《学语文》2006,(4):51-51
教《失街亭》前,我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与《失街亭》相关的两集内容。同学们对之热情很高,特别是男同学,边看边议论。我突然想起前一阶段练笔中有几个学生围绕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言论虽有偏激之处,但的确也引发了我们的几番思考。想到这里,一个灵感在脑海中闪现:能不能放权给学生,让他们自教自学呢?令我没想到的是,我刚把我的想法说出来,一个叫许信的男生立刻站起来说:“老师,我想教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6.
聆听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讲座,当时为之一振:“还有不用老师讲的课堂?”当我拿到《教育走向生本》一书时,如沐春风,第一次阅读,竟然一口气读了50页,之后爱不释手。书中的一些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成长在前,成绩在后。  相似文献   

7.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一教学内容,在小学自然和各种版本的《科学》教材里都有出现。我在经历使用自然、科学两种教材教过之后发现,学生总是对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存在较模糊的认识。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出现了问题?为了找到答案,我找来山东省临沭县张老师《声音的产生》(青岛版《科学》五上)的教案,和湘版《科学》四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进行了一次教学对比。  相似文献   

8.
李之春 《科学课》2010,(1):38-40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一教学内容,在小学自然和各种版本的《科学》教材里都有出现。我在经历使用自然、科学两种教材教过之后发现,学生总是对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存在较模糊的认识。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出现了问题?为了找到答案,我找来山东省临沭县张老师《声音的产生》(青岛版《科学》五上)的教案,和湘版《科学》四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进行了一次教学对比。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有幸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王老师充满激情的话语,洋溢真情的评价;学生动情地朗读,真挚的具有个性化的体会打动了每一位听课的老师。我由衷地感叹: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10.
传统篇目《小桔灯》历来为广大师生所喜欢,回顾二十多年来的教学生涯,我教该文屈指算来可能有个十多次了。在这十来次的教学中,最原始的教法是源于我的老师那种陈旧的“满堂灌”式的八股教法,每次先读文,再分段慨括段意,最后总结中心、归纳特点,一堂课下来,总是“老师独角戏,学生干  相似文献   

11.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应享有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因此,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听取学生的意见。有时哪怕是学生的窃窃私语也不宜忽视、放过。我曾听过一节公开课,教的是六年制第十册第五课《白杨》。当时老师正按自己预定的教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教学。讲到白杨树的外形特点———“高大挺秀”时,老师即时地在黑板上板书,这时底下有了一个很低的声音,我循声望去,仔细听着,原来有一位同学不停地说着:“高大挺拔、挺拔……”老师板书完转过身来时那位同学还没有停止,可老师就是没在意,在重新组织了一下课堂教学后又…  相似文献   

12.
1985年, 我还是 益阳 师范 二年级的 学生。那 时文学 很盛行 ,周围很多同学 疯狂地 写诗 、写小 说,我 因为没有 文学天 赋,只能另 辟 蹊径 ,偷偷摸摸地 写了几 篇教 育论文 。 论 文 写 好 后 , 投 给 哪 家 刊 物呢? 由于 对《湖 南 教 育》印 象 最 深 ,我 未 加 思 索 就 在 信 封 上 写 下 了《湖南教 育》的 地 址 。 但 论 文 刚 一 投 到 邮 箱 我 就 有些 后 悔 。因 为 在 我 的 印 象 中 ,当 时的 教 育 杂 志 很 少 ,即 使 是 我 们 的 老师 要 在《湖 南 教 育》发 文 章 都 不 是一件 容 易 的事 情 。 …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在我办公桌上放着一封信,信中写道:“王老师,我是刚转进初一(2)班的新生,一直以来,我总认为音乐课就是老师坐在钢琴前,一遍又一遍地教学生唱,学生则毕恭毕敬地跟老师学,一节课下来,老师早已口干舌燥,学生也觉得枯燥乏味。老实说,以前我很讨厌音乐课,可今天您上的一堂《渴望春天》,让我彻底改变了对音乐课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仇爱耘 《学周刊C版》2011,(2):141-141
长期以来,语文课第一教时的教学设计形同“鸡肋”,无外乎读读课文,教教生字词,了解时代背景,最多加上理清课文的脉络,很难上出新意。所以上公开课时,绝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第二课时的教学,变化多,有嚼头。就算有老师想好好钻研一下第一课时的教学,但苦于缺少榜样,在第一教时教什么,如何教方面,还是很迷惘,我也是其中一员。第一教时的粗放式的教学,其实是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近来观看并仔细分析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的课堂实录《三顾茅庐》的第一教时后,我有茅塞顿开之感,行成文字,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5.
多年教毕业班,到下学期时,总会教到《十六年前的回忆》和《詹天佑》这两篇课文。这两篇课文中分别有“严峻”和“竣工”这两个词。每教完一课,进行词语听写,当“竣工”一词未教时,学生写“严峻”一般不会错。可教完“竣工”后,学生听写“竣工”,总有许多人把它写成“峻工”;再写“严峻”时,又有许多人把它写成“严竣”。面对这种情况,我总是一味地认为这是学生对偏旁的混淆,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6.
谢学莲 《湖南教育》2003,(19):54-54
笔者在教学戏剧《雷雨》时,就想能不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自主学习,由他们当老师,来上另外的戏剧课文呢?我就在班上提出,有谁愿意当一回老师,教一教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很快有两位男同学主动请缨。我表扬之后就请他们做准备,并把我自己用的教参借给他们。不久,我发现他们还借了另外几本参考资料,两个人商商量量,劲头很足。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呢? 一、创设兴趣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我在教《24时记时法》时,首先出示一个3时的钟面,说: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时候.老师在做什么吗?生1:在批改作业;生2:睡觉。我接着说,老师凌晨 3时在睡觉.下午3时在批改作业.那现在到底指的是哪个3时.清楚吗?  相似文献   

18.
从教近二十年,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教鲁迅的《故乡》了。打开新拿到的八年级语文课本,又在目录中看到了这篇熟悉的文章。想起《语文报》初中版曾经刊登过一篇题为《闰土是个“贼”吗?》的学生作文。文章写道:老师在分析人物时把闰土说成是个盗碗贼,太“残忍”,我觉得闰土不应该是个“贼”。  相似文献   

19.
有一年夏天,我在华南师范大学参加高考作文评卷。在广州读大学的弟子们知道我来了,纷纷赶来叙旧。弟子们说:“老师,您在高三教我们的那些字词,早就像水过筛子一般大都漏完了,而您在高一高二,教我们听《梁祝》《二泉映月》作文、看漫画、欣赏广告的这些场面现在还记得。”是的,一个语文老师,教了学生几年语文,到底给学生留下些什么呢?回味着弟子们的话,我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高中时代的语文老师,想起老师的那块小黑板。  相似文献   

20.
肖中 《现代教学》2007,(1):76-76
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在《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一书中谈到公开课时,表示自己很不愿上,并说这一态度和他经历过的两次公开课密切相关:1985年执教的《我的老师》和1998年执教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的老师》在评课中获得了听课教师“语言干净而富有感染力”“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真是一次享受”等好评。而学生却在后来写信给他说:“平时的课很自然.而公开课很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则被评课者质疑“不像语文课”“老师的主导作用何在”,然而学生则感觉“我们从来没上过这么真实自然的公开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