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从古至今,董永遇仙传说里的“仙”从“天之织女”变为“三仙女”之一再到“七仙女”之一,数量从一到三再到七。究其原因,或是受到中国古代数术思想、星宿文化以及不同时代民间信仰和民间文学特征的影响。七仙女群像的生成对董永遇仙故事系统产生了很大影响,开始衍生出其他六位仙女的传说故事,“七仙女”群像已经成为一种深切反映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民俗符号。  相似文献   

2.
董永考     
纪永贵 《池州师专学报》2002,16(2):94-98,138
董永遇仙故事中董永一角是历史人物还是传说人物呢?现存文献虽倾向前者。但皆无据可凭。笔者认为,记载在《汉书》中生活于两汉之间的高昌侯董永是这个人物的历史原型。这个故事是董永因孝名闻于乡里后于光武帝建武二年嗣封为侯的史实与东汉时期的神仙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自东汉开始首先在董永的故乡山东千乘一带流传。封地在山东的曹植就地取材。在诗中记下了这个故事的雏形。后来,根据民间故事衍生与传播的知名原则、就近原则、混同原则和满足原则,它被不断地改造与更新。唐代以后,因为人们已经不知道董永故事的历史渊源。其生活时代被定为西汉武帝年间(唐宋人的观点)或东汉末年(宋明人的观点);董永的籍贯从千乘,逐渐转移至蔡州(唐)、丹阳(宋)、孝感(明)等地。这正显示了这个故事内在生命力的顽强和传播过程的生动性。  相似文献   

3.
以赣州市七里镇仙娘庙会为个案,将客家庙会献戏活动还原到献戏者的实际生活中,通过分析七里镇仙娘庙献戏活动的沉浮历史,以及当下客家庙会献戏的具体事项和参与主体赋予文化意义的过程,从而阐释庙会献戏的生活性本质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凡人遇仙在仙话小说中有平地遇仙、山林遇仙、洞穴遇仙、水上遇仙等几种类型,家内遇仙是平地遇仙的主干。家内遇仙小说的鼎盛期在唐、五代十国时期.唐代的家内遇仙表现为小说主角的无意遇仙.唐代女性和男性的家内遇仙都自成特色。五代时期.小说主角必须焚香诵经、辟谷修道才能遇仙.改“无意造”为“有意求”.突出宣扬了修道升仙的神仙道教思想。  相似文献   

5.
中国仙话中的遇仙故事,到隋唐大多是凡人与仙女相恋、一夜情的内容.这原本是充满了浪漫的赤裸裸的性爱色彩的,但到了宋代,人仙恋故事发生了明显的嬗变.它净化了性爱元素,仙女们冰清玉洁,循规蹈矩,发乎情止乎礼仪,而且她们的身份地位也较前代遇仙故事中的仙女们大大降低.这实际是徒有遇仙之名而无遇仙之实的"爱情神话怪胎",某种程度上就是在演绎理学的道德观念.这种嬗变是因有宋一代理学的甚嚣尘上,以及宋代道教的改弦更张,使得人仙恋的故事不得不浸染了儒家思想的色彩,散发着浓烈的道学气.透过这一嬗变我们可以看到宋代文学与政治思想的互动关系,宋代历史文化发展的烙印,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言阁     
一个纯朴憨厚的小伙子,母死父亡,无以丧葬,便卖身为奴,料理丧事,以尽孝道,真是动天地而泣鬼神。天帝派织女下凡,助他一臂之力。这美丽动人的故事,始流传于汉朝,晋朝干宝在《搜神记》中曾有所记载;人们熟悉的黄梅戏《天仙配》,就是由《搜神记》的这一段文字演绎而来的——董永遇仙记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①。与父居。肆力~②田亩,鹿车~③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④。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⑤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  相似文献   

7.
顾颉刚的历史演变研究是在“五四”时期中西学术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学术实践形成的以考据方法为主,兼具社会历史分析的综合研究范式。他对孟姜女传说的历史演变研究,不仅对胡适的“历史演进法”有所丰富和发展,与传统考据的目标指向、考证方法有所不同,而且还开创性地对传说文本进行了互文性的阐释,从而成为民间传说研究的典范,传说学建立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正>如果你到天下第一村的周村去玩,不要忘了去看看董永墓。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董永卖身葬父则确有其事。北宋太平兴国年间的《太平御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刘向《孝子图》:……前汉董永,千乘人,少失母,独养父,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永谓钱主曰:‘后若无钱还君,当以身作奴。’主甚悯之。永得钱葬父毕,将往为奴,于路逢一  相似文献   

9.
翻译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转换,是一种文化的翻译,也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这种文化符号的转换和文化的传播方式,不仅存在于彝族历史上与异民族间的人际交往中,而且还存在于文学经典的翻译中,如当时的彝族文化人在将董永行孝传说翻译为《赛特阿育》就是对文学经典的翻译实例。翻译作为一种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可以说有了族群就存在。有了文字后,翻译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在本民族文化的充实和发展中,都是很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对传说文本与其产生和流传的社会历史的关联性进行研究,是学术界的新趋向。通过田野调查传说文本资料和历史文献结合的方法,对社巴节传说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进行还原,揭示传说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翻译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转换,是一种文化的翻译,也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这种文化符号的转换和文化的传播方式,不仅存在于彝族历史上与异民族间的人际交往中,而且还存在于文学经典的翻译中,如当时的彝族文化人在将董永行孝传说翻译为《赛特阿育》就是对文学经典的翻译实例.翻译作为一种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可以说有了族群就存在.有了文字后,翻译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在本民族文化的充实和发展中,都是很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按照“民间文学”的传统分法,可将朱子传说归为“历史人物”中的“文化英雄传说”类型。根据有关朱子传说的具体内容.今将其传说归纳为三大主题类型:一、奇异出生。二、神奇力量。三、与孤仙的怪异传说。  相似文献   

13.
哈尼族的传说是哈尼祖先对于自己的历史与风俗的艺术摄录,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学价值。它们涉及哈尼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的还和一定的历史事件、地方风物和社会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哈尼族的传说主要包括氏族祖先传说、生活习俗传说、人物传说等五种。这些传说减弱了主观臆想的幻想性,是按生活的本来面貌进行艺术加工的,因此具有客观现实性、传奇自娱性和解释推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卷帙浩繁的古代小说中有大量的遇仙、求仙故事,描写凡人遇仙或成仙,一般视为“仙话文学”。这类小说总是渲染凡人遇仙的种种好处,比如遇仙后从此体魄强健、长命百岁,或是永留仙境,享受永无止境的生命,欢度无忧无虑的人生。这类小说的主题是宣传脱离现实的幸福幻想,鼓吹仙道,但对通往仙境的“道路”却作了刻意描划。这里必须说明,古代小说中并非所有的凡人遇仙都要经历艰难曲折,都是绝处逢生,有  相似文献   

15.
从“董”字字形演变过程来看,河南尉氏县张氏镇壁画墓所绘“童永”即二十四孝之“董永”。“童永”的“童”是东汉时期对“董”字古体的简化。从各历史时期董永图像的构成元素变化来看,该图像更符合元代董永图像的特点,结合墓葬形制和同出壁画可推断其时代为元代。该图像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是目前所发现的唯一一幅直接表现卖身葬父情节的董永图像。图像史料虽有一定的局限性、滞后性,却是对文字史料不可缺少的补充,且更能反映出社会大众的真实心态和普遍趣味。  相似文献   

16.
如果你到天下第一村的周村去玩,不要忘了去看看董永墓。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萤永卖身葬父则确有其事。  相似文献   

17.
唐代诗歌中的“仙人掌”意象,内涵丰富、韵致独特。首先,“仙人掌”在唐人笔下,意指汉武帝神明台上的承露“仙掌”。唐代诗人借“仙掌”捧盘之事典,既讽刺了汉武帝佞仙惧死的荒谬举止,又抒发盛袁无常的历史沧桑感。其次,“仙人掌”又指西岳华山之上的“仙人掌”峰,唐人在描写华山时,往往提及“巨灵掌劈华山”的神话传说,该传说为“仙人掌峰”蒙上了一层神秘瑰奇的美丽面纱。再次,在唐人那里,“仙人掌”还意指荆州当阳县玉泉寺出产的“仙人掌”茶。  相似文献   

18.
隋唐遇仙小说因袭汉魏六朝,其传播的信息却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改六朝对仙界的企美和对宗教旨趣的追求,转向尘世的物质享受.中晚唐的遏仙小说没有脱离初唐时对美色追求的描写,但是在仙境的描写和求仙的目的等方面却加重了对财富的追求和物质的铺陈,反映了中晚唐遇仙小说的求财和货币崇拜思想.  相似文献   

19.
电视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曾经有人做过调查,现代青少年对历史知识获取的途径中,有一半左右是通过历史剧。由此可见,历史剧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他们有时是以历史剧里的内容和情景来判断和认识真实历史的。影视作品里含的历史知识极少,即使有,还多半是从野史、传说、笔记中来的,有的甚至就是胡编乱造的,这无疑会影响青少年对历史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从魏晋“仙窟”模式小说的特点展开分析,详细阐述了该小说模式的四个主要来源,即“神仙”思想影响下的神山仙窟传说、有一定现实依据的大山、洞窟的记载与传说、老庄思想以及前人的文学创作。在探清源头的基础上,又大致介绍了魏晋后“仙窟”模式小说的发展,从而对魏晋“仙窟”模式小说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