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伍迪·艾伦以敏感的视角、神经质的洞察以及悲凉的情怀让女性角色的塑造从尴尬的"花瓶"回归至"非本真"的现实世界,使其镜头中的女性透出若隐若现的忧郁气息,这其中凝聚着对女性的哲学思考,也投射着他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2.
韩国电影异军突起,如同韩国美女一样令人瞩目。有着“大男人主义”传统的韩国在战后一直接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女性意识和女性主义在韩国有了长足发展,这方面的内容已在电影中有相当的表现。总的来说,今日韩国正在反思男尊女卑的道德传统,韩国电影已经渗透着对女性地位、女性角色、女性气质及两性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女性的独立人格被极大地扭曲.舒婷用橡树这一具有独立品格的意象,阐释了新时期现代女性的爱情观,从而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张扬,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表达了对平等、尊严和自我实现意识的呼唤.  相似文献   

4.
《超市大赢家》是一档消费竞技性服务类节目,它自觉不自觉地承担了一定的社会功能,那就是迎合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定位并诱导社会对这种定位的肯定。电视节目起到了连接现实——象征——意识形态的作用。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讲,《超市大赢家》维护和构建了一定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5.
《飘》是当今深受欢迎的美国小说之一,其中蕴涵了浓厚的女性意识.小说通过对女主人公郝思嘉成长历程的描述,结合战争背景,体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它的时代进步性:既是对男权社会的反叛,又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这种浓厚的女性意识赋予了《飘》强劲的生命力,让其从未随风而逝.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的喜剧《驯悍记》通过行为乖张、完全背离社会规则的贵族女性凯瑟琳娜被动地接受来自男权社会的代表人物彼特鲁乔的改造,被驯服为社会认可的贤良女性的喜剧故事,表现了男权社会下对女性的规范要求及女性的悲剧命运,体现了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男权主义思想对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琳达·罗曼是亚瑟·米勒的名剧《销售员之死》中一个值得关注的女性,她扮演着“好妻子”、“好女人”的角色,自觉履行传统女性角色的规范和标准,生活在父权意识形态下,承受着男性话语霸权下的失语和角色冲突。这一切,都需要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以《弗兰肯斯坦》为文本,从故事背景、女性角色两个方面解读自然与女性在玛丽的小说中所发出的无声呐喊,揭示在小说主人公维克托与怪物博弈间所体现的男权统治下自然及女性权利的丧失,进而阐明小说悲剧的根源及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0.
电影《无穷动》的上演引起了观众褒贬不一的评价。但不可否认的是此影片在深层意蕴上有其独特之处。就影片的内容而言,缺席的男性在影片中扮演等重要的角色;而就其评价而言,不符合传统标准的现代女性无一例外地被观众“妖魔化”。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A4):23-24
女导演徐静蕾执导的热播女性电影《杜拉拉升记》中的女性形象绽放出当代职场女性特有的时代风采。她们在职场苦苦打拼,追求事业爱情双丰收,自由洒脱,完全超越传统影片中男权文化对女性形象的模塑,在妇女解放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对今后妇女解放发展进程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长恨歌》是王安忆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奠定了她在女性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作品中因其本身的女性性别身份以及潜在的女性主义意识,表现出了不同于男性作家的女性写作立场和女性话语方式,通过作者独特的女性叙事视角,塑造出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女性形象,文章主要通过《长恨歌》中叙事方式和王琦瑶的形象来分析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女性文学的繁荣,关乎女性主体、女性意识、女性主义文学等话题的讨论不绝于耳,女性电影也成为评论界的一个焦点.从电影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无穷动》着手,对中国电影中的女性意识从无到有进行了论述,试图揭示女性电影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4.
《来来往往》是当今著名女作家池莉的代表作。作品讲述的是三个女人和一个由工人慢慢变为成功商人的男人之间的感情故事。作品主要反映了在80年代中期改革的浪潮中,每个人不同的观念和行为相互形成的冲突。《来来往往》这部小说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许多家庭所面临的问题,也改变了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以一个经济力量悬殊的家庭背景展开故事,在描写了丰富的人物内心活动的同时表达了人在不同环境下同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尊严。另外这部作品还深入女性内心世界,用一幕幕生活中常见的戏剧形态表达了女性新时期的思想萌芽,在充满迷惑的世界中慢慢觉醒和改变自身的女性意识。本文就《来来往往》中女性意识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觉醒》描写了主人公艾德娜从一个丧失主体意识的传统家庭妇女成长为具有强烈女性主体意识的新女性的过程。这里具体分析了艾德娜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原因和其后为追求独立与自由所做出的努力和抗争;指出艾德娜最后的自杀并不是向命运屈服,而是叛逆的另一种形式,是对男权社会的无言的反抗,是对刚刚苏醒的主体意识的捍卫。  相似文献   

16.
<黑暗中的舞者>和<茉莉花开>是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相同内容的两部影片.由于东西方由于文化背景差异以及经济水平高低所凸现出的问题表现在电影之中,就形成了同一类影片中不同的表现方式和不同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审美领域中,先锋性是一种深邃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历代文人伴随着世界文明的进程,在文学理论上和文学作品中都赋于了女性先锋意识其独特的内涵,尤其是蒲松龄的作品《聊斋志异》,它从女性视角出发充分诠释了中国古代女性强烈反叛封建礼教的先锋意识,闪烁着女性追求思想解放和经济独立的自强精神。  相似文献   

18.
郝誉翔是20世纪90年代崛起于台湾文坛的"60后"女作家,她在女权主义潮流涌动时代创作的短篇小说《洗》,可谓独具特色.随着女权主义的回归,女性角色由传统的依附于男性角色而存在,变为主动地压制甚至是舍弃男性角色,并由此进行一场女性主义者和自恋者的狂欢,而狂欢落幕之后浮现的则是女性对自己角色的重新审视.《洗》这篇小说正是透过四种畸形恋情的刻画,传达出作者对女性角色的认知和定位.  相似文献   

19.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些追求人格独立,从事经营活动的新型女性形象。这些形象的塑造表现了蒲松龄关注、同情女性命运,并为女性经济独立意识的觉醒吹响了号角。《聊斋志异》中表现的“女性独立,必须以经济独立为基础”的新思想是在明末清初,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影响下产生的,是处在当时社会中女性谋求发展的表现。蒲松龄塑造这些女商人形象,在肯定她们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为后世进一步推进男女平等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的女性散文是以关照女性的心理情感以及人生命运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唐敏的《女孩子的花》是同类散文中的典范之作,作者以极其细腻敏感的笔触对女性意识进行了彻底的宣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