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好教材既是教学的起始点,也是关键点。要用好教材,教师首先要能走进教材,在走进教材、吃透教材的情况下,还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但同时要注意的是教师既要遵循教材,又要不囿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要突破教材的禁锢,做教材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确立新课程教材观,提升有效驾驭教材的教学功力,将广义教材与狭义教材有机融合,有效地分析教材、整合教材、创生教材,做到既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促使教材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教材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教材文本、教材功能、教材评价、教材结构、教材制度等方面。透视中小学教材研究历程大体可分为教材研究初步探索时期、教材研究稳步推进时期和教材研究拓展深化时期。审思众多中小学教材研究成果后发现:研究者对"教材"的理解相对狭隘,研究缺乏理性思维的透视,研究缺少对教材建设的实质性关照。今后中小学教材研究需实现研究者教材观的转变,研究路径的转变,研究主体、方法的转变,进而推进中小学教材研究不断深化,增强教材研究服务实践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一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的意义(一)教材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准绳,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教材是高校师资、教学设施和教材三大要素的基本要素之一,教材管理工作已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教材建设、教材评介和选用教材,需通过学校教材工作委员会和有关部门,组织教师来编写教材,评选优秀教材,以及推荐适合于本专业或本校学生的教材。做好教材建设计划和征订教材工作,并及时供应教材,使学生和教师及时拿到教材,是教材管理工作的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材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建立在对教材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即读懂教材方能创造性使用教材。而读懂教材应做到读懂教材的延伸,读懂教材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读懂教材对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教材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教学的效果。教材建设涉及教材的选定、教材的使用、教材的编写三大方面。教材的选定应有标准可循,教材的使用应"尊重教材,超越教材",教材的编写应高瞻远瞩、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7.
科学教材是《科学课程标准》规定下的内容标准在教育活动中的文本,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在使用教材中,要尊重教材,做教材的鉴赏者;要解读教材,做教材的驾驭者;要重构教材,做教材的运用者;要超越教材,做教材的创新者。  相似文献   

8.
1备教材教材即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所以在备课的开始,就必须备教材,而且要备深教材,即既要吃透教材,又要活化教材。熟悉教材是吃透教材的起点,很难想象一名对教材都不熟悉的教师能很好地吃透教材,也就更谈不上活化教材了。以FunwithEnglish为例,它在编排的过程中力求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材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新阶段,教材研究呈现新主题: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严把教材意识形态关;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完善教材管理与治理模式;对教材内涵的理解不断深化,由“教材”转向“学材”;教材评价更加科学,关照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关注数字教材的开发、建设与管理,聚焦服务教育教学。教材研究体现出的新特征是:多元研究主体推动教材研究进入新格局,教材研究主题呈现精微化趋势,教材研究服务教材政策意识与能力进一步提升,教材研究思路更加开阔、方法更加多样。未来我国教材研究的新趋势为:坚持教材作为国家事权,推进意识形态进教材;重视教材元研究,积极构建教材学;研究新背景下教材建设重点主题,继续服务教材决策;倡导教材的跨学科研究,形成教材研究学术共同体;促进教材研究规范化,推动研究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强调生活化,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倡导新教材观,主张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淡化了教材处理,而实际上恰恰相反,它对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要求却大大提高了。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尊重教材与超越教材的矛盾。如果说教教材只强调尊重教材,严格按照教材的要求进行教学。那么用教材教则要求教师在尊重教材与超越教材的对立中把握其统一,要求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的一种范例,教师可以实际情况随时进行灵活处理,从而使数学教材更加适应学生。灵活处理教材的策略有:整合教材——让教材更简洁;改变教材——让教材更妥帖;拓展教材——让教材更严谨;补充教材——让教材更系统。只有灵活处理教材,才能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  相似文献   

12.
教材管理学是研究教材管理现象,揭示教材管理规律的科学。探讨教材管理学的体系是要回答“用一个什么样的逻辑结构来论述教材管理的现象和规律”这个问题。建构教材管理学的体系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一般管理与教材管理、教材管理共性和教材管理个性、教材管理措施与教材管理制度,以及教材管理与教材建设五对关系。处理好这五对关系,既有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观照,又有应然逻辑到实然逻辑再到应然逻辑的观照。由这种逻辑观照所建构的教材管理学体系由教材管理学导论、国家教材管理、学校教材管理三篇九章组成。这样的教材管理学体系力求做到处理好上述五对关系,并弥补已有教材管理学体系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材建设工作浅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三大建设(师资、设备、教材)之一,教材建设的好坏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近年来,教材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各高校相继成立了校级“教材建设委员会”、系级“教材建设领导小组”。但教材建设工作如何开展,还需要探讨和研究。我们认为教材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材的质量,围绕这个核心去开展工作是教材建设的关键。一、教材选用——教材建设的基础和目的选用教材就是从已出版或即将出版的诸多教材中挑选高质量的适合教学需要的教材,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选用教材是教材建设的基础工作,它要求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小学教材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中国特色的教材管理体制基本形成,教材多样化的格局初见成效,教材立体化的体系初步构建,教材质量逐步提高,社会资源广泛参与教材建设,教材研究日益被重视。但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有:数字教材的管理与研究,国际学校教材的监管,对港澳台地区教材的关注,少数民族教材建设等。笔者认为,应该成立教材第三方评价机构,加强少数民族教材的开发与研究,建立和完善数字教材的管理规范,完善和落实对国际学校的课程与教材的监管制度,筹建教材资源中心和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15.
教学活动由教师、学生、教材3个元素组成,其中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教材呈现多元化格局,涉及的技术手段也是多种多样,有幻灯教材、电影教材、录音教材、电视教材、多媒体教材等等。  相似文献   

16.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而现实教学中还存在理念与实践上的较大偏差,呈现出形式化和简单化的倾向。文章反对随意更改教材原有结构、肢解教材、脱离教材、脱离学生的教材处理方式。提出"创造性使用教材"应充分尊重教材、科学理解教材、合理加工教材,还原教材处理的本真。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备课主要是吃透教材,学生的学习也重在掌握教材。不少教师视教材为“圣经”,在教学中“不敢越雷池一步”。然而新的课程观和教材观视教材为工具和材料,是教学资源之一。教材功能的转向促使教师摆脱教材的束缚和钳制,克服对教材的盲目崇拜和依赖,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所谓“活化教材”,即结合教学实际批判性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相似文献   

18.
论中小学教材结构的建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建构科学的教材结构理论是进一步深化教材改革的关键。鉴于传统教育理论对教材结构认识的狭隘性和表面性,当代教材结构的研究须从教材的活动本质观出发,构建系统合理的教材层次,赋予教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全面功能。教材结构的系统设计应注重完善教材的内容结构,构建教材的程序结构,以及优化教材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了解我国职业教育教材研究实践,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我国1986-2021年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的2236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在对发文量、作者、机构合作发文及关键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教材建设、教材开发、教材出版、特色教材及教材与课程教学改革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的热点,活页式教材、新形态教材、产教融合、教材与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成为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的趋势。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教材研究要凸显适应性,拓展职教教材研究广度;强调合作性,营造教材合作研究环境;突出专业性,开展职教教材精深研究;谋求发展性,明晰职教教材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师对教材的基本看法影响着其对教材的使用,进而影响到其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聚焦于教师教材观对教材使用的影响,选择16位教师进行访谈,分析教师的教材观及其对教材使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职教师存在“保守型”“妥协型”和“创生型”等多类教材观,依次映射“解读教材”“解释教材”和“解构教材”等教材使用方式。然而,高职教师的教材观普遍还没有深度理解教材的目标、内容、结构、价值和应用,从文本的教材到媒介的教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并未与教材共生共荣。因此,要整合教材观,推动教材观之间的互补;革新教师教学观念,强化教材理解与教材“二次开发”意识;深化教师合作,营造教材深度使用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