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东西南北     
绍兴市2009年,绍兴市档案馆全年接待查档5501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8.7%;出具档案证明5909份,比去年同期增长71.3%,再创历史新高。另外,2010年1月1日绍兴市档案馆正式启用了档案证明专用纸,专供出具馆藏档案证明使用。(严青云)  相似文献   

2.
10月31日,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启用,同时南京市档案局在政务服务大厅开设的服务窗口正式面向市民提供服务。这是南京市在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上取得的新突破,也是南京市档案局(馆)在建设"智慧档案"、打  相似文献   

3.
对网络档案资源服务典型案例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明确面向学术利用的网络档案资源服务内容与特征,进而提出基于我国的面向学术利用的网络档案资源服务策略。通过网络调研梳理NetLab实践现状,发现其面向学术利用的网络档案资源服务内容表现为:定向利用的网络档案资源、网络档案有效利用的示例性支持、网络档案多元利用的引导性保障;进而解析出服务模式的平台化建构、融合网络档案特质明确服务导向、立足学术利用数字转型的服务创新设计、依托协作组织的服务主体可持续发展的服务特征。由此,立足我国现实情况从服务模式、服务方向、服务内容到服务协作网络等四个方面提出面向学术利用的网络档案资源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4.
数字人文研究革新知识生产方式与生产模式,驱动档案知识服务模式转型创新。通过分析8种典型历史档案数据库实践案例,归纳出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知识服务呈现特征主要体现为档案数据的计算化、融合化与共享化,平台功能的关联化、可视化与沉浸化及参与形式的个性化、协作化与交互化三个方面。以数字人文研究需求为牵引,提出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知识服务模式主要包括基础层、保障层、应用层及交互层四个维度,以推动档案数据资源内容知识化、档案知识服务技术完善化、档案知识服务功能多样化与档案知识服务互动深度化,实现档案知识服务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档案利用服务是开展档案工作的落脚点,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近年来,苏州市吴中区档案馆科学谋划、精准定位,以新馆建成启用为契机,通过搭建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加强档案库房、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全方位管理,不断打造集设备完善、管理科学、保管安全、服务优质等优势于一体的生态、智慧、现代化档案馆。同时,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档案方面的需求,区档案馆积极开展档案资源和信息化建设,加快档案智能化管理进程,搭建六大便民服务平台,全面实现民生档案资源在长三角地区的互联互通和远程共享,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6.
张文元 《山西档案》2023,(4):124-131
“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和公众对档案利用需求呈现全球化、多元化,由对本馆的档案资源需求升级为跨馆、跨区域的利用需求。高校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区域联盟共享平台构建可以实现同一地区内不同类型、不同规模高校档案机构的资源互补,在更大的平台上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服务。本文结合高校数字档案资源发展现状,分析高校数字档案资源区域联盟共享平台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高校数字档案资源区域联盟共享平台建设模式并提出建设策略,以契合《“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将档案查询利用服务融入区域内“一网通办”服务体系”“促进档案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王珂  郑玲莉 《湖北档案》2023,(10):55-57
大数据时代,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海量的数据资源给高校学籍档案工作带来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建设智能、高效、安全的学籍档案利用平台,面向广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档案服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武汉工程大学学籍档案智能脱敏利用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为基点,分析学籍档案服务利用工作优化路径和实际效用,为推动高校学籍档案智能化发展、完善学籍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科技档案馆以传统的B/S与C/S设计模式,采用跨平台的Java语言,并应用系统集群技术,搭建辽宁省科技档案资源采集加工系统平台及网络服务系统。本项目的实施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强度,提供的配套子系统和丰富的功能,能实现多渠道、跨区域资源采集和提供科学便捷的筛选加工手段,并为档案利用的有偿服务创造良好的条件。依靠本系统的网络功能,加大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带动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为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9.
李颖  李桂英 《山西档案》2023,(6):95-102
京津冀档案资源协同开发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京津冀区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京津冀档案资源协同开发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对京津冀档案资源协同开发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探索发现面向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京津冀档案资源协同开发的提升空间,从完善顶层规划、强化多元主体参与、加强京津冀档案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升档案资源协同开发成果的吸引力四方面提出面向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京津冀档案资源协同开发的关键策略,有助于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档案力量。  相似文献   

10.
将知识管理中的一些方法和技术用到面向档案信息服务的知识网站建构中;在本体方法指引下开发一个基于知识技术的档案网站,实现档案知识网站的部分功能;利用Protégé等软件工具构建档案机构本体,对系统原型的实现作具体论述,从实践上促进了面向档案信息服务的知识管理平台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1.
<正>成都市档案馆于2019年10月顺利通过了"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的测评,标志着成都档案正式进入数字时代。同年年底,完成全市20个县(市、区)婚姻档案数据接入全市档案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馆际共享、区域共享。一、聚焦中心大局,创新档案服务为民服务始终是成都档案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牢固树立"大档案、大平台、大服务"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数据库是档案整理和开发利用的重要工具。近代广东海关档案数据库建设借鉴现有近代中国海关档案文献数据库建设经验,以旧海关刊载中国近代史料数据库和(GALE)1854—1949年中国海关档案数据库为例,从资源和功能两方面分析近代中国海关档案文献数据库的建设现状,并总结其对于近代广东海关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启示。针对近代广东海关档案文献的开发利用情况,从业务、用户和功能三个层次分析近代广东海关档案数据库的建设需求。结合经验借鉴和需求分析,进一步提出近代广东海关档案数据库建设策略,包括:构建多元协同机制,形成合作共享的开发整理模式;打造档案数据资源体系,实现档案资源数字化与数据化;实现档案语义组织,构建近代广东海关档案数据网络;面向档案知识服务,完善数据库平台架构和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以来,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日益成为智慧城市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国家和所在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政务网、互联网以及各类网络资源,搭建网络化、数字化的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更大范围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集成管理与社会共享,已成为新一轮数字档案馆项目的建设重点和目标。本文以绍兴市档案局组织开展的“面向用户的区域数字档案馆资源集成共享模式研究与平台设计”科研项目为例,就数字档案信息资源集成共享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求教于广大同行。  相似文献   

14.
近日,绍兴市档案局(馆)与中国电信合作,通过电信IDC机房托管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VPN光纤线路,正式启用市档案局(馆)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容灾系统。该系统通过光纤线路,对本地档案数据的变化进行监控,实时地将档案数据库、原文数据、多媒体文件等档案数据远程备份到异地的容灾备份存储器上,不但解决了系统损坏或崩溃时的数据恢复问题,更进一步强化了数据的实时性与安全性,为提升电子档案的运行质量与效率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数字档案资源交互推送服务的现状调研和问题分析入手,利用Web3.0时代用户兴趣图谱构建数字档案资源交互推送服务平台,并分析平台运行机制。从提升交互推送服务功能、动态数据的获取保证和用户隐私保护探讨数字档案交互推送服务的拓展。  相似文献   

16.
电子政务环境下的电子文件中心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政务环境下的电子文件中心,是档案部门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平台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所建立的一个面向本地区党和政府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服务系统,它将电子政务平台上流转的所有文件加以接收、整理、审核和发布,是档案部门服务党和政府工作、拓展政务信息工作的一个新举措。近年来,常州市档案部门通过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在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本文结合常州市电子文件中心建设情况,就电子政务环境下的电子文件中心建设构架、功能、要求及发展方向等作一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区域性红色档案资源蕴含独特的革命精神,对其挖掘弘扬是对中国革命历史整体红色记忆与红色精神的丰富与发展.以长三角为分析对象,剖析区域性红色档案资源协同开发利用的社会基础与现实价值,提出了参与数据化全过程、全资源多维度整合、纵向深化档案数据挖掘的开发框架,从跨区域联动系统布局、建立红色档案共享利用平台、联合应用全媒体多技术、研发档案创意产品四个方面分析区域性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路径,以期实现红色档案资源共建,开发成果共享,推动档案服务向知识服务、文化服务转型升级,为助力区域传承红色基因、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王玮 《兰台世界》2022,(11):69-71
丹麦国家档案馆利用馆藏档案资源建立了在线教育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以此发挥档案的教育功能。文章通过梳理、分析丹麦国家档案馆在线教育平台的内容设置、使用方式,总结其特色,以期对我国档案馆开展档案教育服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王婧逸  曹玉 《档案学研究》2022,36(3):100-107
档案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优秀的教育素材,对青少年具有独特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青少年群体知识获取习惯以及对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的喜好,据此来思考面向青少年的档案资源建设及档案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即通过加强各方合作,充分利用媒体以及社交平台,具体实现档案展览、教学辅助资源、影片资源等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从青少年的特殊性和实际情况出发,可以使档案资源建设更具有针对性,档案资源教育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20.
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构建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则是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本文介绍了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从建设原则、系统架构、建设模式及运行管理四方面提出了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的路径,并对平台可持续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