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灵活应用“1+X”证书制度,并将“岗位所需专业能力(岗)、课程教学改革(课)、技能大赛能力要求(赛)、职业资格考证能力(证)”进行相互融合,融入高职物流专业核心课程物流运输技术与实务的具体教学建设,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增强创新创业能力,推进高职物流课程改革,培养高技能技术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基于“1+X”证书,介绍了“岗课赛证”课程设计思路,制订了“岗课赛证”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提出了“岗课赛证”课程教学保障措施,探讨了“岗课赛证”课程教学应用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以岗位技能需求为导向,以学生技能大赛为引领,将“技能竞赛、创新创业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探索“专—赛—创”融合教学模式。以“PCB设计与应用”课程为例,该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课堂满意度提升了14.3%,学生技能大赛的获奖率提升了12.45%,教学改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向云南  吴爱华 《教师》2023,(36):105-107
文章以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为例,按照零件数控加工的工作流程对职业能力内涵进行重构,强化了对学生育训结合的要求。文章作者依据数控编程员、操作员等岗位技能需求,对接AHK证书标准、结合数控技能大赛项目修订课程标准,重构教学内容,着力解决学生学习数控程序编制不精确、零件数控加工不规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曼  万嵩 《成人教育》2011,(10):95-96
高等职业教育以“淡化理论,够用为度,培养技能,重在应用”的原则,在课程改革中突出应用型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阐述了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用模块化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组织设计教学过程,目的是突出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创新探索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课程体系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数控机床电气能力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通过调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重建课程知识和技能学习领域;在教学方法上,用生产性实训代替实验性实训,选用具有生产背景的任务,使学生按照企业生产、装配的真实情况进行技能训练;课程考核注重学习过程,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用学习过程成绩来代替期末考试,将“试题”转变为“试能”。  相似文献   

6.
以培养技能人才为出发点,结合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介绍了构建以受训者为主体,以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为核心,以训练任务为载体的“任务引领型一体化训练模式”在PLC教学中的应用。该训练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尤其是培养具有生产实际的操作能力很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理应在培养乡村人才、建设乡村人才队伍方面发挥优势,承担责任。为解决农业类专业学生的技能提升和创新创业质量的提升,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和国家“三教改革”,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学团队构建了“赛教融合+双创融合”型课程体系,通过将专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内容本地化、案例化,充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成效明显。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明显,教师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8.
“双减”政策下,教师要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究,根据新时代对教育学习的需求,创新教育模式,归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取得更大进步。然而,现阶段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理论知识和书面解题技能的培养,高强度的数学训练使学生压力不断增加,同时也未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因此,本文基于“双减”政策,切实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深入探究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性问题,优化教学环节,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促使学生数学能力提升,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刘爽 《科幻画报》2023,(2):237-238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持续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逐渐被广大高职教师接受,掀起了课堂教学改革新浪潮。这不仅提升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也提升了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高职教师要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积极开展智慧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立足就业导向,做好岗位技能和专业课教学对接,提升学生岗位胜任能力,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职业技能大赛发展,打造“赛教融合”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0.
加强应用性大学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训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性大学实训(实验)基地是教学、科研、培训、生产多功能性的实训场所。实训(实验)基地建设以行业岗位群为标准,具有专业技术技能的仿真性,使学生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同时应用性大学通过实训(实验)教学也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各种比赛,从中得到锻炼成长和发展,成为高层次应用性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1.
办好酒店管理高职特色专业,应始终坚持贯彻高职教育的特点,充分发挥校外兼职教师及实践教学基地作用,以培养饭店服务业岗位高素质应用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力为主线,贴近企业对人才规格需求。突出学生实践能力是高职的办学特色,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是实践能力的价值体现,“双证制”是我们高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姚晓霏 《亚太教育》2023,(17):101-104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背景下,社会对当今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有新的标准。在此背景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师应思考开展怎样的课程创新和改革,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交流应用能力、跨文化协调能力、创新性能力,用新思维胜任国贸岗位的技能型人才。基于此,提出“四融三全”的教学创新理念,以课程为依托“融入课程思政”“融入双重教学模式”“融入产教融合”“融入信息化”,对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进行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评价,以达到提升学习效率、提升岗位技能、提升职业素养的效果,旨在为中职学校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创新提供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试论高职学生岗位技能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项活动,每个层次的教育都存在技能训练的任务,而高职学生的技能训练是岗位技能训练,必须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体现专业技术发展水平,按照岗位技术标准和岗位规范要求,通过有效的教育和训练,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岗位技能素质。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高职教育的教学应当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科学地设计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职业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问题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以能力为中心”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本文就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发掘高职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所进行的教学尝试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职学生的技能训练是岗位技能训练,必须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体现专业技术发展水平,按照岗位技术标准和岗位规范要求,通过有效的教育和训练,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岗位技能素质。  相似文献   

16.
所谓面向岗位群的成人教育“双元制”模式,是指在培训过程中,始终以学生职业能力、就业能力的形成为目标,所有课程围绕岗位而设置,坚持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涵盖的各个职业岗位来确定知识和能力结构,并以此为依据设置专业岗位能力培养计划,以及为每个岗位能力培养所制定的课程体系和各个教学环节。并且在实践中,合理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办学的某些理念和方法,使成人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适应企业技能需求的变化,做到产业跟着市场走、专业跟着产业走、课程跟着工作流程走、教学跟着学生需要走、教材跟着课程需要走。  相似文献   

17.
高职学生的技能训练是岗位技能训练,必须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体现专业技术发展水平,按照岗位技术标准和岗位规范要求,通过有效的教育和训练,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岗位技能素质.  相似文献   

18.
在智能建造的行业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培养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的角度,提出“理论精讲、重在实践、智造引领、追求创新”的改革思路,按照学生能力培养的递进关系及工程项目实际工作流程,纵向上设计了四个递进层次,横向上设计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和智能建造管理三个能力训练模块,形成了“双能力”培养的工程管理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注重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融合、智能建造与创新培养相融合,培养路径清晰,培养目标符合行业需求。  相似文献   

19.
报检实务课程是报关与国际货运、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的岗位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建立报检意识,形成报检岗位能力的实操课程。为提高教学实效,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应在高职院校开展报检实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出台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一项重大创新,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各高职院校对职业技能竞赛都非常重视,参赛学生选拔与训练机制成为校重点研究的课题。对于如何选拔参赛学生并形成选拔机制,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训练体系、选拔方法、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