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节日的祈福     
中国有句谚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浓郁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人们不同的习俗。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节日文化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无论走到哪里,民族的节日都会让你找到自己的“根”。与西方的传统节日相比,中国的节日更注重亲情和友谊,注重对先人的怀念和对长者的孝敬,这是我们一份珍贵的民族遗产,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的生产劳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天文气象、宗教信仰、文化娱乐……无不体现着祖先的生活智慧和精神寄托。鉴于此,我们试图开展“节日的祈福”主题教学,通过“欢乐端午”、“月圆中秋”、“红红火火过大年”、“热热闹闹元宵节”、“牛郎织女情人节”等一系列单元教学,挖掘其中可以用美术等形式来表现的传统节日内容;对比西方的节日介绍,吸收和融合外来节日中的热闹、谐趣的成分;借鉴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使学员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节日,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传统节日中蕴含丰富的礼仪文化教养资源,加强节日礼仪的传承创新,既能增强中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同,又能深化中学礼仪教育,培养健康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3.
人们经常把中国的七夕和西方情人节相提并论,通过对两个节日在中国的现状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七夕比西方情人节更有文化底蕴,更浪漫,感情比之更持久,而西方情人节的节日氛围远胜七夕。作者针对中国的七夕在本土的冷清现状,分析原因,最终倡导大家应该重视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保留节日固有的习俗,恢复传统节日的地位,使我们自己的节日成为中国节日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愈加繁密,过"洋节"甚至成为一种时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传统节日场面相对冷淡,大有"洋节"要取代传统节日的趋势.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传统文化的缺失是传统节日遭受冷落的根本原因.加强节日文化宣传、革新传统节俗、以开放的心态吸纳"洋节"的积极因素是促进中国传统节日兴盛的有效途径;不固化,不他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人们经常把中国的七夕和西方情人节相提并论,通过对两个节日在中国的现状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七夕比西方情人节更有文化底蕴,更浪漫,感情比之更持久,而西方情人节的节日氛围远胜七夕.作者针对中国的七夕在本土的冷清现状,分析原因,最终倡导大家应该重视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保留节日固有的习俗,恢复传统节日的地位,使我们自己的节日成为中国节日的主流.  相似文献   

6.
<正>如今,不少中学生对很多洋节耳熟能详,而对有些传统节日却不甚了解。这提醒我们,在提倡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政治课必须引领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在《文化生活》"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民族精神"等教学内容中,可以民族节日情境为依托,促使学生融入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引领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如何在传统的节日情境中引领学生增强对民族节日文化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在青年群体中出现了不爱过传统节日、不重视纪念节日,热衷于追捧西方节日并自我创设一系列在同质群体内流行的另类节日的现象,这些都反映了在青年群体中存在着节日文化"泛化"的趋势,应当引起青年研究、青年工作部门和组织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通过对青年群体中的节日文化"泛化"现象和成因的理性思考,应通过重视媒体责任、开展仪式教育、吸纳先进外来文化、包容和发展青年个性等路径对青年群体中的节日文化进行重建与创新,从而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节日文化价值观,并为发展先进文化而发挥青年的创造和引领功能。  相似文献   

8.
林幼莲 《时代教育》2013,(4):164-165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知识内涵。挖掘传统节日活动教育价值,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认同,能激发幼儿"爱"的情感,符合《纲要》指出要培养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节日是道德的寓所,道德成就了节日。中国传统节日历久弥新,文化底蕴深邃,德育价值丰厚。国、家、人既是人们自我定位、民族认同、追根溯源的重要单元,也是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分析与整合的重要线索。国是传统节日德育资源之"根",家是传统节日德育资源之"线",人是传统节日德育资源之"本"。  相似文献   

10.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我校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系列的德育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培养了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弘扬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一、认识"我们的节日",把浓郁的节日文化深植心底"我们的节日"是指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传统节日,寄托着炎黄子孙的特有情怀和文化,是美好的、幸福的、希望的节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一些洋节日也被传入中国,比如父亲节、母亲节,一些中学生在母亲节时送母亲一些礼物或做一些家务,很让人感动,也尽了孝心。但现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中学生只过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日,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却不闻不问,或者凑合过一下,有的中学生甚至连春节都住在学校不回家。在中国传统节日里与家人交流一下思想、了解一下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很有意义的,但一些中学生却错失了这些机会。另外,洋节日中也有一些我们不宜过,比如情人节是成年恋人过的,有少数的早恋中…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国积极引进西方文化。随着西方文化的流入,我国文化却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很多人开始崇洋媚外,觉得外国的节日要比我们的传统节日更"高大上",传统节日文化的逐渐淡薄对我国未来的文化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应鼓励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平时的教学课程中,让学生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微博短评     
正在一些私立幼儿园,西方一些节日成了孩子必过的盛典。而在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时,学校方面就没这么热心。作为一种文化建构,节日体系的确立并不单纯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更是为了进行深度文化整合。过传统节日,人们以协调一致的行动,来诉说本民族的古老故事,表达共同的情绪,是一套完整的文化认同仪式。正是借助这些习俗仪式的从小熏陶,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作为学校,不应淡漠这样的意识。(《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4.
<正>11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尽管属于"舶来节",但有不少人发现,如今这个"洋鬼节"正和圣诞节、情人节一样,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熟知,节日的气氛也越来越浓。在广州的很多幼儿园和教育培训机构,都组织了万圣节的主题活动,"一个西方节日如此受国人青睐""我们的孩子该过万圣节吗"等成了舆论关注的话题。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的喧嚣已经让国民惊呼不已了,而今即便在国外也不算一个重要节  相似文献   

15.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在特定的时间举行庆祝或祭祀仪式的日子.以苗族民间传统节日“赶秋节”作为桥梁,通过研究苗族民间传统节日“赶秋节”中的认同主体,剖析节日文化中神话传说、传统习俗、语言、服饰等民族认同的构建要素,进而探讨民族节日对民族认同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4月1日,西方愚人节。不少中学生翘首等待这一天的到来。恐怖的整人玩具,古怪的整蛊计划,以成功地捉弄他人为最大乐趣。而对随之而来的清明节、端午节,很多中学生却表示不清楚、没兴趣。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热衷于热闹好玩的西方节日,而对我们的传统节日越来越淡漠。“洋节”为何红火?“土节”为何冷清?青少年应该树立怎样的节日观?由此引出本期话题——  相似文献   

17.
【辩论材料】随着西方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交流加强,西方的节日越来越受到一些年轻人的喜爱,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却相对呈现“冷清”之势。一些年轻人甚至对春节这样重要的传统节日也少了很多期待,而在洋节日里却表现活跃。有人说,年轻人觉得洋节日更有意思,也许今后大家都只过洋节日啦!也有人说,我们的邻国韩国都已经把“江陵端午祭”向联合国申报为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这说明传统节日正在受到重视,我们的传统节日,就是我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肯定不会消失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西方节日相比传统节日在我国显得更为“火热”,这种现象值得深思。受全球化浪潮冲击、西方文化渗透、西方节日高度具象化、节日内涵特性契合现代人精神需求等因素影响,西方节日对厚植于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统节日带来一定挑战。通过对西方节日中的典型代表圣诞节进行研究,聚焦跨文化传播,从不同的思考角度与方向探究圣诞节在我国近年来有效传播的原因,并基于此从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形式等角度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从而深入解读我国的传统文化,并进一步促进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相似文献   

19.
[作文试题] 也许沈从文《端午日》中那赛龙舟的场面曾让你激动过,也许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中那乡土气息的年俗曾令你向往过。是啊,我们有那么多充满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近年来,像圣诞节、愚人节、母亲节这些西方的节日,也开始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土地上“闪亮登场”,而且受到了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你了解某个节日的来历、风俗吗?回首往事,哪个节日最令你难以忘怀?对于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你有哪些看法和感受?请你从以上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20.
我爱中国年     
<正>一、教育背景《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应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笔者课前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春节的了解并不全面,还停留在"吃好喝好玩好"的层面。因此,笔者在班上组织开设了一次以"我爱中国年"为主题的班会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