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常说 :人间自有真情在。不错。然而另一方面 ,真情又常常被人误解、被流言扭曲。因此 ,“被误解的真情”就成了文学作品中一个常见的主题。这篇《与爱情无关》通过对郭老师与王端的真情被人误解的故事 ,在讴歌真情的同时也针砭了市侩之心。在写法上 ,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技巧 ,从而使全篇显得起伏有致 :由郭老师患病、王端悉心照料 ,郭老师爱人却无醋意 ,引起同事们议论纷纷 ,作者设置了一个“悬念” :在这一男二女之间 ,到底有怎样不一般的关系 ?人们猜测郭老师艳福不浅。可郭老师和王端各拿一根筷子敲饭盒 ,边敲边神经兮兮地又哭…  相似文献   

2.
一看“废墟”这个文题,我们就会生出很多疑问,作者写的“废墟”到底是什么?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是怎样的?作者到底怎么写这个“废墟”?这些问题会使我们想去读这篇文章,会使我们在读这篇文章时产生一种种预测,涌现一个个期待,然后也就能使我们在阅读中有所排遣,有所认同。  相似文献   

3.
一公元一四四二年兰茂的《韵略易通》到底有没有价值?怎样评论才令人信服?这里先从《韵略易通》的凡例说起。凡例有一条说:“此篇只以应用便俗字样收入……。”于是,《四库总目提要》的作者“高人雅士”就抓住这句话评曰:“其凡例称惟以应用便俗字样收入  相似文献   

4.
周瘦鹃的《杜鹃枝上杜鹃啼》(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在结尾处有这样一句话:“我以为杜鹃叫声并不悲哀,为什么古人听了要心酸,要断肠,多半是一种心理作用吧?”这句话是值得深思的。想当年,作者以“瘦鹃”为名,钟情于花鸟风月,沉湎于哀情凄艳,潜心于“鸳鸯蝴蝶”派作品创作.为什么老来却一改初衷呢?如果作者仅仅想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情感上的超脱,那就未免有失风雅。因为文中总是不经意地流露着一股淡淡的凉意。所以,这句话的底蕴应该是作者对中国文化意象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学生读完第三自然段中的第八句。) 师:这句话中的“受益匪浅”是什么意思? 生:受到了很深的教益。 师:对!那么作者受到了哪些教益呢?请同学们再读第九句,想想这句话写了几层意思?强调了哪一层意思?联系课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其意的?  相似文献   

6.
王永祝 《学语文》2003,(2):40-40,19
一、导入师: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这样的两句话: 情动而辞发情者,文之经也(板书这两句话) 那么,这两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生(1):人们是因为有感情的震动才说话、写文章的。感情是文章的根本。师:是这样的。因此大家作文时,一定要“写出你的真情”。因为真情是文章的根本;因为只有真情,才能打动读者的心。(板书:写出你的真情) 下面是我们同学的一篇习作。大家先读一下,然后想一想,文章主要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放投影片:《最亲切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俄国著名作家果戈里曾经说过: “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这句话指出了肖像描写的重要意义。那么,到底该怎样写活人物外形呢? 我们先应该明白,描写肖像并不是文章的写作目的,其目的旨在以“形”传“神”,即:通过肖像描写为表现人物性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的末段有这么几句话:“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相似文献   

9.
【总体阅读思考】这篇新闻的全标题还有两句话:“实事求是的结晶”。“知识界的集体奉献”。这两句实际上就是我们阅读思考的两个基本点,因为本文的内容重点也就是这两条。从这两个基点出发,还要拓宽阅读的思路,即: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两个基本点的,因此,下面几个问题要搞清楚。一、作者是怎样叙述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态度的?在述中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一、导入 师:我们学过了《我的老师》,感受了蔡芸芝先生与作者浓浓的师生情,但“文章不厌百回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表现浓浓的“师生情”的. 二、感悟作者如何表现“难忘”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读文章的第一句话,感受作者希望强调的是哪一个词. (生读.) 生(齐):“难忘”. 师:围绕“难忘”,作者写了与蔡老师有关的七件事,写一件事或两件事可以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一、让学生走进背景寻找作者的身影让学生走进背景寻找作者的身影。如果用发展的思维来衡量这句话,这个背景是值得质疑的,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背景?这个背景就应该是涉及课文主人翁、作者、故事内容背景及写作背景的相关资料。有时,简单得只是一首音乐或是一幅画……。或许花长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学者莫提勒·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合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一个阅读者的责任,就是要提出并必须尝试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作者说了什么?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这四个问题是一般性问题,适用所有的阅读。这四个问题指向“整本书”的文本内容、作者观点、读者观点、现实意义。只有明白了以上四个问题,我们才算是读懂了“这本书”。那么,实际的教学中怎样解决这四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学科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说语文不是“学科”。于是一些“语文专家”不高兴了:这分明是恶意贬低语文教育,“这是视数十万语文教师如无物。”“学科”是什么?“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是学科怎样?“语文”不是学科又将如何?语文是不是学科的问题是一个直接涉及到语文课到底应该怎样上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讨论这个问题,本期我们摘选了一些有关的材料,供大家思考。  相似文献   

14.
关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历来有一种观点认为,文章抒写的是作者“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见人教版教学参考书)。“难得偷来的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是符合文章和作者处境实际的。但对所谓“淡淡的哀愁”,笔者却不敢苟同,倒是认为,作品抒写出来的哀愁是浓重的,深沉的,是不可排解的。首先,就当时的政治背景和作者的写作心情来看,作者的哀愁不是“淡淡的”,而是浓重的和极其压抑的。文章写于1927年7月,这一年,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中国的前途命运如何?凡正…  相似文献   

15.
林黛玉教香菱学诗,说“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这句话有明显的错误,这到底是作者笔误写错了,还是有意这样写?如果有意这样写,那用意又是什么?这就需要从《红楼梦》整部著作出发,把握作者这样写的真实用意.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阅读教学大赛中,笔者执教了《安塞腰鼓》一课,现撷取其中两个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所思所得。【片段一】师:同学们自主学习了课文,那么,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儿?作者又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汇报你们的体会和收获。生:好在这是"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我从"骤雨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句话中感受到场面的豪放。师: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出这种豪放场面的,谁能说说?生:作者把鼓点比作像骤雨一样急促,非常具体,让我们感受到场面的壮阔、豪放、火烈。  相似文献   

17.
关于《荷塘月色》一文的文眼,一般的观点认为是“这儿天心里颇不宁静”。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文眼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那句话,也是最能反映怍者情感的那句话。《荷塘月色》一文中流露出的情感,是“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而“心里颇不宁静”是不是反映这种情感的,说里面也含有哀愁尚可;说它有喜悦,则显然讲不通。 那么,将哪句话作为文眼更好呢?我以为应当是“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相似文献   

18.
一位教师教学《小珊迪》一课,当教到“这个男孩在破衣服里找了一会儿,然后问:‘先生,您是买珊迪火柴的那位先生吗?”’这句话时,先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话,接着要求学生分析这句话在内容上的顺序是怎样的。学生在议论中得出结论:这句话在内容上的顺序是,小男孩先在衣服里找钱,后问作者。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句子中拎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相似文献   

19.
故乡与远方     
<正>故乡是我们成长的地方,它让我们魂牵梦绕。作者笔下的故乡是美丽的、韵味十足的——“森林中松针淡淡的清香,脚下的落叶在低吟浅唱,流水击打在岩石上溅起的清亮水珠……”这山有母亲的味道,我们一起走进故乡,品味故乡吧!(小好奇)远方,有多远?在我居住的这座小城,最远处可以看到西天边的一道山脉——昆嵛。它巍峨,连  相似文献   

20.
徐彤 《江苏教育》2000,(3):33-33
苏教版教材第二册《进城》一课第一句话是这样的:从前,有个人拿着一根竹竿,急急忙忙进城去。由于这句话总领了全,也为后作了铺垫,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急急忙忙”地问学生:“急急忙忙”是什么意思?当学生说出“着急”、“很急”等等之后,随之就要求学生用“着急”的语气朗读这句话。怎样的语气才是“着急的语气”?学生无所适从:这样解词、朗读训练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