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2007年秋,我校教研组开展了以“有效教学”为主题,以“同课异构”为模式的主题教研活动。所谓“同课异构”,其基本程序是:发现问题-确立主题-学习理论-课前会课-研讨课例也就是递进式授课(行为改进-发现新问题-又进行新一轮研究)-课堂观摩-教师论谈-综合评价。具体而言就是“三阶段五环节”。  相似文献   

2.
正时下,许多学校都会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所谓"同课异构",是指针对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分别执教,或由一位教师先后两次以上执教(本文探讨的多为前者)。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给执教教师提供了展示和成长的舞台,给观课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那么,如何认识并处理同课异构中的"同"与"异"呢?笔者谈几点思考。一、"同解"教学文本说起同课异构,不少教师认为,就是要对同一教学内容解读出不一样的"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3.
正所谓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课文中同一课时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授课。观课教师通过对这些课的对比,结合他们所取得的效果,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领略"异构"带给人们的视觉、听觉盛宴。同课异构给教者提供了展示和成长的舞台,给观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那么如何认识并处理同课异构中的"同"与"异"呢?一、"同解"教学教材不少老师认为,同课异构就是要对同一教学内容解读出  相似文献   

4.
所谓"同课异构",即选用相同的教材内容,从追求多元价值取向的角度,以不同的切入视角与设计思路,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拓展教材,以研讨集体教学目标的多元定位与目标的有效达成。在我县的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同课异构"的模式,在相同的主题、目标、内容之下,体现创生的价值取向,获得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同课异构"是指同学科同主题内容,由不同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不同的教学班级演绎的教学系列活动。由于授课教师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和情感体验不同,所以教学的结构、风格、方法和策略等存在差异。"同课异构"能使授课教师在对比中发现自己与他人的教学差异,并发现其中的优点与不足;"同  相似文献   

6.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相同的授课内容而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与构思。‘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是指针对相同的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实施途径,来进行教学实践的一种教学活动。""同课异构"已经成为一般学校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探究"同课异构"的教研价值自然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需要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实践、研究和反思,而其中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同课异构"。文章结合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以高中思想政治课"传统文化的继承"为案例探讨在"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以及自己的思考。"同课异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采取最优化的方式去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同课异构"的活动方式应多样化;在"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被动走向主动,通过教师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多人一轮间的同课异构""一人多轮的同课异构""多人多轮的同课异构"三种方式,以及"整节课的同课异构""微课和教学片断的同课异构"两种呈现类型进行了分析,以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同课异构"模式,达到高效地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嘉应学院学报》2017,(1):82-86
"同课异构"是不同的教师因不同班级、学生而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构思和教法。以实习为契机、以同课异构为手段、以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进行研究型教育实习"同课异构"的实践探索。设计了教育实习中"同课异构"实施的六个步骤,并选取本校小学教育专业的部分大四的师范生在小学教育实习中开展了"同课异构"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正>时下,很多学校的校本教研课中,都会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所谓"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课文的同一课时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备课并上课。观课教师通过对这些课的对比,结合他们取得的效果,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反思自己上过这节课经历的过程或没上过的为自己准备上这堂课进行第二次备课。同课异构,就像一首歌曲,由不同的歌者进行演绎,最后的效果必然异彩纷呈。观课的老师,在"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中,领略"异构"带给  相似文献   

11.
童亚莉 《海外英语》2012,(8):25-26,52
为了提高英语教研质量,"同课异构"被引入到英语教研活动中。该文对"同课异构"与传统"集体备课"教研形式进行对比,介绍了"同课异构"在英语教研活动中的应用,并从三方面分析了"同课异构"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同课异构是当前比较普遍而有效的教研活动之一。但当下的同课异构多为同"题"异构(也就是一个课题,让不同的教师进行设计与执教)。为了进一步提升同课异构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我们探索着往前推进了一步,进行了同"的"异构(即在同目标下异构)的探究。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校一直开展"同课异构"的主题研讨活动.最近,在本组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我听了两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的课,同一内容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教学模式来呈现,收到截然不同的效果,由此引发了我深刻的思考: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那怎样的课堂教学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呢?下面,就以这两位教师所上的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4.
段天喜 《甘肃教育》2014,(23):98-98
正主题式同课异构的"同课"是指选用"同主题同课例","异构"要保证异构不异法,是在校情、学情、执教者、教学经验等诸多不同因素下,由执教者进行深度网状备课,采取批注式阅读、情感式朗读等教学策略,呈现一节节风格迥异的、令听课者眼前一亮的好课。该活动是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学习共同体思想,通过同学科教师开展的一系列"课例→研讨→再课例→再研讨"的活动,让每位同学科教师参与听、观、议、评、磨及备课等交流探讨活动,实现互  相似文献   

15.
“同课异构”活动是学校校本教研的一种新形式。所谓同课异构,就是对同一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法,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可分为一人同课异构和多人同课异构等形式,一般采取多人同课异构的形式。我们试图运用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科学课实施“同课异构”活动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以求探寻其客观规律,得出符合教学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开展集体合作备课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我校从2010年起全面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所谓同课异构,是指同学科同主题的内容,由不同的教师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在不同的教学班级进行教学的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7.
"同课异构",也叫"同题异构""同课异教",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是对同一内容,采用不同构思、不同教法,它和有责任心的课堂教学如影相随。基于师本教研的考虑,"同课异构"也是一种以教学理论为支撑点,以教师发展为着眼点,以教学研究为着力点,以教学案例为着手点,以教学评论为着意点的教研方式,一般采取多人异构的形式。从笔者参加的一些教研活动来看,可谓"异彩纷呈",但如果对热闹的现象作一个冷静审视,便发现其中有一些亟须厘清的问题:一部分参加者在课前既不了解教学内容,也不了解学生情况,甚至不明确活动的具体目的;把授课者当作表演者,自己当作"旁观者";在评课  相似文献   

18.
“同课异构”活动是学校校本教研的一种新形式。所谓同课异构,就是对同一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法,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物教学》2017,(22):45-47
传统的"同课异构"是教师执教同一课题,展示不同的教学风格,包括"选定课题一个人教学设计—同课异构付诸实践—课后评议互助提高"等环节。为了青年教师较快胜任教学,降低对教学质量影响的程度,通过对传统的"同课异构"模式进行创新:"同一年级教师选定课题—同一备课组集体教学设计(备课)—个人教学再设计—同课异构付诸实践—课后评议互助提高",从而体现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团结合作意识;帮助教师潜心研究教材、理解教材、激活教材,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打开思路,真正实现同伴互助;同时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尤其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20.
现下,教学观摩活动极为推崇同课异构。三五千人的大型活动同课异构,三五百人的中型活动也同课异构,三五十人的小型活动依然同课异构,同课异构这~形式风生水起、喧嚣目甚。但这些同课异构的课听下来,不少人摇头幽它一默:所谓同课异构,不过是俄罗斯套娃,一样的图案与空心,一个套一个,屡见“同”,而鲜见“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