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中国彝族在方国时代已经建立了毕摩制度,其宗教信仰形成了“国家—民族宗教”的一种特殊形态——彝族社会“宗法性传统宗教”,即“毕摩教”.贵州省黔西县彝族属于彝族六祖分支后默部的后裔,黔西地方属于默部建立的水西政权故地.自清朝改土归流三百多年来,黔西彝族经历了“礼崩→俗变→言改”的文化变迁,黔西毕摩的传承方式也出现了变异.只有“重拾母语”和“抵达翁靡”才能使黔西彝族在路径和观念上具有与文化传统接轨的可能,也只有“重拾母语”和“举办毕吐”才会让黔西彝族毕摩获得继续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和经济方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毕摩文化与彝族教育关系初探——兼谈彝族教育发展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其早期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进入阶级社会后,彝族社会主要靠家支来维系。各个家支为了生存,就必须重视教育。毕摩作为彝族传统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便常常被家支头人请去做教师,并成为头人的幕僚。因此,家支教育中浸透了毕摩文化,而毕摩文化也对家支统治及森严的等级制起到了维护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家支教育不存在了,但毕摩文化对彝族教育发展的消极影响还远未消除  相似文献   

3.
毕摩文化与彝族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原始宗教即毕摩教是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以祖先崇拜为核心,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为一体的传统信仰,属于本土民族信仰的宗教。毕摩教对彝族人民的生活、风俗礼仪、精神气质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结构,被称之为“毕摩文化”。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有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4.
毕摩是彝族民间主持宗教祭祀的祭司,是彝族民间传统知识和生产经验的集大成者,掌握彝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被称为是知识最丰富的人。毕摩技艺在师徒间的传承,实行心口相授、耳提面命的方式,遵循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原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毕摩教与学的因素越来越多,保护与传承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要摆脱传承过程中出现的困局,需在毕摩教学中引入开放和共享的传习理念,创新教学模式,让毕摩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5.
通过彝族毕摩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比较研究,探讨毕摩的权利义务、教学目的、内容、原则、方法、过程,充分肯定毕摩传统教育的积极性。同时,根据现代教育的方针、要求和目的,提出现代毕摩教育的理念,明确毕摩的权利和义务,使彝族毕摩更好的传承彝族文化,为彝族地区教育扶贫、教育脱贫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在彝族毕摩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毕摩场域是彝族社会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场域,具有自身独特的运作逻辑、规则、特征及其效果.全面理解和把握毕摩场域的意涵,有助于对彝族毕摩进行一种新视角的诠释与解读.  相似文献   

7.
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向学术界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迄今为止,尽管研究者甚众,著作颇丰,且多所建树,但许多重大学术问题仍如同千古之谜。三星堆青铜神坛文物价值极高,内涵深不可测,目前学者们只能大致推测它是三星堆古蜀国某代王朝神庙中的国家祭祀重器。用彝族毕摩文化来解读三星堆出土文物青铜神坛,经过对比研究发现其与彝族相关神物有惊人的相似性。所以,提出几点意见,与诸位商榷。  相似文献   

8.
彝族人民创造了许多生动、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样式,毕摩绘画就是其中一种。本文拟从毕摩绘画的起源、毕摩的根本职能、毕摩绘画的内容、彝人原始宗教同外来宗教相通相融四个方面来理解毕摩绘画的宗教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浅析甘孜彝族毕摩的职能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语称祭司为“毕摩”,毕摩是彝族社会中的主要宗教职业者。在彝族聚居的甘孜州九龙县和泸定县都有毕摩居住,并且开展正常的宗教职业活动。毕摩不仅是宗教神职人员,而且是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毕摩不但精通彝文,收藏了大量的经书,而且还收藏了大量的有关彝族天文、地理、历史、历法、医药、美术等方面的书籍。毕摩是彝族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他们在彝族社会中普遍受到人们的尊重。同时毕摩阶层也热情为信教群众服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0.
毕摩文化是彝族传统文化体系架构的核心部分,毕摩文化传承方式具有特定的机制,其传承条件和动机彰显了毕摩父系传承的合理性,学习毕摩文化过程则体现了毕摩文化传承制度的师徒式教育特点,毕摩文化传承制度促进了毕摩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核心,是各地彝族人民的精神依托,也是祖国文化遗产之一部分。在广西,彝族人口不多,居住也比较分散,但毕摩文化的影响仍然相当深远,不仅彝族同胞信奉自己祖先创建,并世代传吟毕摩经,而且彝族住地周围的壮、汉、苗、瑶、仡佬等各族人民,也对毕摩文化怀有一种崇敬的心理和尊从的态度。毕摩文化牵动着岭南西路彝区民俗民风,促成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事象,激励着彝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鼓舞世代彝族人民战胜强敌和自然灾害。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广西彝区,毕摩文化亦呈现淡化和消失的趋势。抢救和保护广西彝族毕摩文化,同样是彝区各级人民政府、民族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工作。各级人民政府、民族文化工作者和广大彝族同胞,都应该以这一抢救和保护工作为已任,认真抓好这项工程的实施。具体说,一要注意保护毕摩文化的形成条件和生态环境;二要注意培养毕摩的后继人;三要加强发掘、整理和研究,纳入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四要与旅游事业联系起来,促进经济生产和四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彝族体育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起源和发展与彝族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映了彝族人民的历史文化观、审美观和价值观,是一种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文化。研究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彝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途径进行探讨,对当前丰富全民健身内容,促进彝族体育文化和运动方式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会产生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网络革命性地影响了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充分认识彝族网络文化的现状及其内涵,增强彝族网络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建设彝族网络文化的步伐,为全方位地传承和发展彝族文化提供综合性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4.
世居祖国西南边陲的彝族是喜竹爱竹、崇竹敬竹的一个悠久的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具特色的竹文化,并且彝族竹文化渗透于彝族整个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且既有惟妙惟肖的竹生彝人的神话传说,也有顶礼膜拜的竹图腾、竹祖灵及务必恪守的竹禁忌之风,还有应有尽有的竹制法器之习.  相似文献   

15.
"五色"文化是彝族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特有现象,它来自于彝族的天文学和人类的起源学说,在彝族古老的医学、文学和天文学著作中有较多体现,并充分体现在彝族的祭祀活动、传统建筑、传统服饰以及彝族人民的审美意识等日常生活中。彝族"五色"是相生相合共生繁荣,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东巴文化传承的内涵和机制概念的阐述,从东巴文化传承的内部要素和外部因素的分析来探讨怎样建立更有生命力的东巴文化传承机制,研究所构成的机制对于其他同类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丰富纳西族文化传承理论。  相似文献   

17.
据汉文史料、考古材料及彝文文献资料,可看出夜郎、可乐与彝族古代先民有密切的关系。夜郎古国族属虽然复杂,夜郎主体民族属彝族先民和仡佬族先民的可能性更大,而彝族古代先民当居于领先或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篮球教学中篮球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篮球文化的内涵作了具体分析以及对高校篮球教学中篮球文化缺失现象进行了反思。重点阐述了篮球文化的传承问题,笔者认为对此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体育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第二,提高学生的篮球素养;第三,改革篮球课堂教学;第四,改革课外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