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周明 《视听界》2001,(2):46-47
2000年8月8日,江苏有线电视台新闻节目《星网传播》进行了全新改版。《星网传播》的改版,简单地说,就是三个字“播,说,聊”,我们把它称之为“换个方式做新闻”,具体地说,就是将25分钟的一档新疗分为“播,说,聊”三个单元,既独立成篇,又有机结合,播就是时讯播报,属于发布式,以明快的节奏播报时政要闻,它是时事精选,是信息“快餐”,说,就是我说你看,属于休闲式,它以轻松自如的方式,说社会生活,看市井万象,聊,就是你聊我听,属于茶座式,它把普通百姓请进演播室,与主持人交流,聊群众关心的话题,听新闻背后的故事,改版以来,已显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中华文化标志城”战略规划设计首席专家葛剑雄,正身陷争议。本刊记者提出希望和他聊一聊,葛剑雄回答说:“聊一聊?聊两聊都没有关系。都说清楚好了,这样对我个人也是对方案负责。”  相似文献   

3.
李华  李娅 《传媒观察》2003,(10):48-49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新闻都是一个严肃的东西。所以,当“聊新闻”在电视荧屏上出现后,人们对它褒贬不一。不过笔者认为,“聊新闻”现象的出现,给了“新闻”一个亲切的面孔,是可以提倡的。因为媒体作为信息的发布中心,只有新闻被受众接受,其传播的最终目的才达到。亲切的面孔无疑能使受众更加关注新闻。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谓“聊”,并不是说我们以平时“聊天”的心态来对待新闻,而是指处理新闻的一种方式。笔者认为,《湖南晚间新闻》就是“聊新闻”的一个典范。本文即以它为研究对象,探讨一下“聊新闻”节目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写了快一个整版的人物访谈,踩着岁末年初的时间点,请青年作家们聊聊一年来的心得体会,编辑还拟了一个特别诗意的主题“时间是我们遇到最好的摆渡人”.看着报纸印出来,我突然想到,这句话也可以说给自己听.身为记者,总是在记录别人的喜乐哀愁,也该留点时间写写自己.  相似文献   

5.
补课     
《今传媒》1999,(4)
笔者有一位年轻的朋友,姑且称为小C,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在某报社当记者、编辑。既然是朋友,隔三岔五免不了“聚一聚”。5月23日,是个星期天,他又约我想在一起“聊一聊”。然而,这一次“聊”的内容,特别是关于“新闻自由”的话题却对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C...  相似文献   

6.
“唯一 ”的东 西 肯定 是新闻 ,“第 一”的东 西 也肯 定是新 闻,搞新 闻的 人 谁都 明白这 一点 。 因此 ,时 刻不 忘在 “唯 一 ”、“第 一 ”上做 文章,找 由头 ,也就 成 了某 些记 者 和 媒 体 惯 常 使 用 的 拿手好 戏。 至 于真 的是 不 是那 么一 回 事,一是难 得有  相似文献   

7.
“调查采访”,不就是为新闻写作搜集素材吗?既然通过看文件、打电话、跑机关也可以为写作某一篇稿件得到足够的材料,又何必非要我劳神费力地跑到下面去呢?既然下去找几个人扯一扯、聊一聊就可以把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某项工作的经验体会搞清楚,又何必非要我住到老百姓的炕头、工地的工棚、连队的集体宿舍里去呢?”——有些同志这样说。无可否认,新闻采访作为记者、通讯员必须不间断地进行的社会活动,它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情况,搜集材料,积累资料;也无可否认,有时候,看文件、打电话、跑机关也能得到新闻素材,甚至可以得到很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但是,新闻界有一句十分流行的名言:“涉深  相似文献   

8.
《大观周刊》2006,(36):24-24
游走在城市中的“享”美族.大多都只熟悉国际化妆品牌,一方面她们抱怨高昂的价格,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使用。同时.她们对密集的广告宣传真实性将信将疑.重金属超标的报道又加深了疑虑。当各种味道混淆了嗅觉.我们发现肌肤是有生命的.它也会有“喜怒哀乐”.它需要真真正正的爱“肤”。今天.两位使用过药妆产品的MM亮相“漂亮女人”。让我们来听听她们的新派护肤“药方”。[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编辑改稿是责任重大、需细致认真地做好的一项工作。笔者以为一个称职的编辑,改稿时需要注意“三位”,这就是:防止“越位”,不可“缺位”,必须“到位”。要而言之,“第一要改对,第二要改好”。如果此议可以成立,则编辑“三位”似可聊备一说。  相似文献   

10.
只知道唐僧肉好吃,吃了长生不老。没想到好新 闻也像唐僧肉,人人都想咬一口。不信你查看有关资料,就可以发现许多获奖新闻屁股后面缀着作者、编者姓名一大串,有的是作者一个、编者几个,有的是作者二三个、编者五六个。反正,五到上十人“集体创作”的好新闻多的是。 这些好新闻真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吗?不可否  相似文献   

11.
她们越过一条线,从中学生变成“援交妹”。什么地方出了问题?穿上校服,她们被认作是稚气未脱的孩子;脱去校服,她们就变成陌生男人怀中的“伴侣”。她们脱去那件标识身份的衣服,只为了满足虚荣,甚至只为一点零花钱和零钱。  相似文献   

12.
写下标题上的“送花”二字,脑子里想到的是一首古人的诗——陆凯的《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江南乃富庶之地,什么好东西没有,诗人却只选中了一枝梅花,送给远方的友人。这就是品位,这就是情怀。寥寥二十个字,留下了一个千古传颂的送花故事。“一枝春”从此成了梅花的别名。  相似文献   

13.
“慰安妇”是日军推行的性奴隶制度的受害者,她们是被日军蒙蔽、欺骗乃至强征的性奴隶。这些性奴隶并非自始至终都被称为“慰安妇”。除了“慰安妇”这一称呼外,她们还经历了“P”“卖淫妇”等蔑称以及“妻子”“大和抚子”等敬称,体现了性奴隶“配给”制度下受害女性在日军心中的复杂定位。战后,“从军慰安妇”一词拉开了声讨“慰安妇”制度的序幕,“性奴隶”则恰当地阐释了“慰安妇”的本质,也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慰安妇”制度的罪恶和日本政府不承认历史甚至歪曲历史的用心。  相似文献   

14.
什么叫托儿     
《出版视野》2009,(2):40-40
“剩女”,是那些大龄女青年得的一个新称号,这些人一般具有高学历和高收入.条件优越。比他们年纪大的女人.孩子都上小学了,比她们年纪小的也在挑三拣四之后喜气洋洋地嫁人了;比她们聪明的没她们漂亮.比她们漂亮的没她们聪明——可偏偏被剩下的就是她们。  相似文献   

15.
早在战国时期,中医学的奠基人之一扁鹊就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笔者认为这与新闻人物细节报道有异曲同工之处。因为细节是构成整篇新闻人物报道的基本要素。要使一篇新闻人物报道绘声绘色,人物刻画更具有典型性,最重要的是记者应挖掘精彩的细节。形象一点说,也可以借鉴中医”望、闻、问、切”之法。  相似文献   

16.
编辑聊天记     
正好赶上个周末,几个搞编辑工作的朋友凑在一起,海阔天空地聊开了。不知是哪位饶有风趣地谈到了本行。他说:“咱们这班人在家当编者,出门访问是记者,自己写文章又成了作者。作者和编者往往是对立面,可在我们身上却统一了起来。”另一位搭腔了:“也别一概而论,咱们写文章的时候,也难免和编辑部闹些小意见,且不说他们改稿有  相似文献   

17.
李晓红 《青年记者》2007,(24):81-82
如今,“有偿新闻”作为一种媒介腐败现象,对媒介的公信力造成了严重危害。与此同时,“有偿不闻”现象也在悄然升温,成为媒介腐败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有偿不闻”是指媒体从业人员在进行舆论监督的时候,主动或者被动,直接或者变相收受报道对象的“封口费”,对监督的对象不再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18.
我所在的报社在淮海路上,原来的法租界,有哈根达斯,有真锅,有花园洋房,这里是上海时尚的极致,飘一代也不例外。每天,我都会遇几个五颜六色的飘女郎,她们自由地呼啸而去像一道风景。我羡慕她们,可以没有责任,没有未来,只剩下感官,剩下刺激。她们是专为享受而生的,奇怪的是,在物欲的海洋中,她们又深恐自己消失,于是要生些事,要打扮怪异引人注目是她们的一个目的。  相似文献   

19.
秋高气爽的午后,通县的小堡村,岳敏君新剃的头,穿了一件高级灰的衬衫。岳敏君的笑一进院门,夹道列队迎接我们的是两群用稻草扎起来的“玻璃钢岳敏君”雕塑。在画室里也有几个,其中一个只“穿”了一半裤子。油画颜料的味道很好闻,弥漫在空气里有很多岳敏君完成的和没完成的画。岳敏君所有作品中的人物全部  相似文献   

20.
吉军 《兰台内外》2007,(1):63-63
十年动乱时期,“牛鬼蛇神”是一个使用频率特高的贬义词,泛指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但溯其本源,它却是一个褒义词。“牛鬼蛇神”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杜牧的《李贺诗序》:“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幻荒诞也。”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虽只活了27岁,却才华横溢,诗名闻天下。他的诗别具一格,常写神仙鬼怪形象,以描绘精灵鬼魅著称于世,号称“鬼才”。杜牧给李贺诗集作序,为了形象地说明李贺诗的这一特色,便用“牛鬼蛇神”作比喻,指出即使是长着牛头的鬼和有着蛇身的神,也比不上李贺描绘的境界虚幻荒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