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以色列生活的中国人会发现,犹太民族是一个十分讲究家庭观念的民族,这在多元化的以色列化中,是一个引人瞩目的亮点。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犹太民族从流散走向聚集,来自四面八方并带来各不相同的生活习俗。在以西方犹太人主导的以色列社会,经常可看到欧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子。  相似文献   

2.
提琴被人们说成犹太人的乐器。至少在今天的以色列,这仍是人们通常的看法。在以色列,能说出“我儿子是提琴手”这话来的父母,无不感到莫大的骄敖。实际上,世界最优秀的提琴手里,犹太人占绝大多数。如:贾斯查·海费兹、内森·米尔斯(?)、已故的大卫·奥伊斯特拉(?)、雷奥尼德·科根、耶胡迪·(?)纽因、伊萨克·斯特恩等。  相似文献   

3.
谁是犹太人?     
阿瑟 《世界文化》2007,(5):51-52
犹太人最初被称为希伯莱人,以后才被称为以色列人和犹太人,这种称呼本身便是化变迁的结果。甚至可以说,一部犹太化史,也就是犹太人的名称和内涵演变的历史。犹太化史的开端是伴随着“犹太人的定义”这样一个问题而开始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正数月前,法国电视剧《特工科恩》(The Spy)的热播将伊利·科恩(Eli Cohen,1924—1965)这位历史人物重新带回到人们的视线。作为以色列的王牌特工,伊利·科恩被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奉为"无可匹敌的情报专家",享有"西方佐尔格"的美誉。科恩被以色列人尊为"国家英雄",在以色列网站评选的"最伟大的100位以色列人"中,他位列第26位,只与爱因斯坦相差四位。科恩的人生堪称一部谍战大片,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是一个移民国家,自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以来,一批又一批犹太人从世界各地拥来;以色列政府鼓励移民政策,凡能证明自己拥有犹太血统的人,都欢迎到以色列定居。  相似文献   

6.
正日本明治时期,一些宗教思想家提出了"日犹同祖论"一说,声称"日本人的祖先是犹太人",并在《圣经》中找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依据。乍一看,"日犹同祖论"是日本把自身与受欺侮的犹太人同化,呈现出对屡遭迫害的犹太人的友好和亲和。但实际上,这是日本在利用犹太教作为西欧基督教社会母体的优势地位来抬高身价,使日本能够在国际社会上免遭欧美强国的歧视,只不过表面上打着  相似文献   

7.
谢潇 《世界文化》2013,(5):47-49
犹太人给世人最大的印象之一是他们与金钱的紧密关系。孟德斯鸠说:"记住,有钱的地方就有犹太人。"犹太人以擅长金钱的操作和流通闻名,特别是在近代资本主义到来以后,犹太人与金融业的兴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犹太人在很多方面大大促进了资本世界的繁荣;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圣经》第二卷《出埃及记》记载了民族英雄摩西带领古犹太人迁出埃及奔往应许之地迦南的历程,这部气势恢宏的史诗性作品在以色列民族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乐曲《出埃及记》(Exodus)原为1960年美国同名影片的主题曲及片尾曲,而由被誉为"钢琴圣手"的克罗地亚钢琴演奏家马克西姆·姆尔维察(Maksim Mrvica,1975-)所演奏的同名钢琴曲,以其昂扬的曲调、高亢的音律,加上马克西姆高超的演奏技巧和传神的表现力,给人以强烈的视听冲击。  相似文献   

9.
张晰 《世界文化》2010,(10):37-39
<正>将"二战"期间在纳粹集中营以及犹太人区所使用过的所有小提琴加以维修、复原,这已成为阿姆侬?韦因斯泰的一项使命。如今,距离"二战"结束犹太人解放已走过整整65个年头,他终于将这些小提琴聚集在一起,来奏响那记忆中挥之不去的乐章。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历史上,犹太民族是一个独特的民族,由于深厚的宗教因素和一度在艰难中求生存的历史,相较于其他民族,犹太饮食文化也与众不同.一直以来,犹太人严格遵循犹太饮食法,这对界定"我者"与"他者"、构建犹太民族身份认同产生了巨大作用,使犹太人在数千年中即使丢失了领土,也还是能够重新凝聚在一起.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犹太饮食...  相似文献   

11.
黎海波 《世界文化》2005,(11):10-11
中东地区从整体上看经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然而以色列却是例外.1948年建国以来,以色列人的生存环境十分险恶,狭小的国土多为荒漠,十分贫瘠,严重缺水;政治上它又与阿拉伯国家矛盾重重,长期敌对,战火不断,流血冲突从未停止.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以色列依靠自身的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使得其经济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发达的工业国,人均产值达到17500美元;以色列的信息、通讯、电子、化工、生物技术、医疗设备、精细加工,不但达到国际水平,在一些高科技领域还跃居世界领先地位;以色列的军事工业也相当发达,武器出口已居世界第五位.由于以色列地域狭小,只有675万人,人们称之为袖珍超级大国.以色列得以迅速崛起的化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到以色列不久,我就认识了特拉维夫市文化局局长吉约瑟先生。这位外貌酷似德国总理科尔的犹太人,曾两次访华,为人坦诚,对中国充满友好感情。前两天,他收到一份北京市文化局发来的传真,一筹莫展。急中生智,他打电话说要与我共进午餐。见面后,他给我看了传真的复印件。原来,他97年8月给北京市文化局发去传真,希望邀请一个中国演出小组到以色列访问,并允诺负担往返国际旅费和在以费用。在以色列,能够提供这种不同寻常优厚条件是十分少见的,特别是作为政府部门,一般不愿介入操办具体的演出、展览项目。吉约瑟先生这样做的原因只有…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3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文件,宣布美国正式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这一举动立即遭到叙利亚、沙特、中国、俄罗斯、土耳其、阿拉伯国家联盟等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强烈反对。众所周知,戈兰高地是被以色列非法攻占的叙利亚固有领土。1981年,联合国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一致通过决议,宣布以色列"在被占领的叙利亚戈兰高地强行实施其法律、司法和行政的决定是无效的,不具备国际法律效力"。针对特朗普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人类心灵的创伤很容易被一些昔日的事物所触动.一提起"法西斯"这个字眼,人们肯定会怒发冲冠.而一看到" "字符,人们更是深恶痛绝,因为它会使人们自然地想起希特勒的纳粹党,因为它是纳粹党党徽的一个显著标志.当然,犹太人或许想得更多:"第二帝国";二战前夕德国的反犹浪潮;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种族灭绝式屠杀的600万犹太同胞等等!毫无疑问,在犹太人眼里," "字符已经成为憎恨的标志.但是" "字符只有这一种内涵吗?  相似文献   

15.
正"柠檬树,外表美丽,柠檬花儿又甜美,但柠檬的果实却不可能吃下去。"电影《柠檬树》(2008)以"彼得·保尔·玛丽"组合(Peter, PaulMary)的同名曲开篇,围绕"柠檬园的去留",讲述了一个充满政治意味的故事。影片由以色列著名导演伊安·瑞克利斯(Eran Riklis)执导,这是他继《叙利亚新娘》之后又一部反映中东现状的电影。影片的逻辑线索并不复杂。巴勒斯坦寡妇萨玛的果园位于以色列的边境线上,正对着以色列国防部长纳冯的新屋,部长以安全为由建立瞭望塔和铁栅栏,并下令砍掉萨玛的柠檬树以铲除潜在的安全威胁。萨玛由此开  相似文献   

16.
据《圣经·旧约》记载:古希伯来统一王国的第3代王所罗门在位期间(公元前977~937年),在耶路撒冷修建了一座宏伟的耶和华圣殿(简称圣殿),作为犹太教宗教活动中心。所罗门死后不久,统一王国分裂为南方的以色列王国和北方的犹大王国。公元前722年,亚述人灭亡了以色列王国;公元前586年,犹大王国被巴比伦所灭。犹大王国境内的耶路撒冷落于巴比伦人之手,圣殿为大火所焚。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征服巴比伦,统治了巴勒斯坦地区,波斯统治者对犹太民族实行了较为宽容的政策,允许被虏至巴比伦的犹太人回国重建圣殿。公元前516年,在耶路…  相似文献   

17.
去年夏季,在巴以冲突日趋升级的以色列特拉维夫国土博物馆雕塑公园里,一个名为“中国康氏绢人彩灯展“的活动隆重开幕,以色列外长佩雷斯利数千当地观众出席了开幕式这是继1999年“中国彩灯展”在耶路撒冷以色列国家博物馆和特拉维夫国土博物馆成功举办后,中国在以色列举办的又一次大型民间化活动。  相似文献   

18.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既是全人类的一场浩劫,也是法西斯国家掠夺受害国艺术品和财宝的饕餮盛宴。据德国人赔偿犹太人财产会议估算,德国纳粹"二战"期间从犹太人手中夺取共计65万件艺术品,其中10~20万件至今下落不明。这尚且只是纳粹掠夺的一部分。但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政权为何对艺术品情有独钟?与其他集权主义的文化政策和意识形态倾向相同,艺术也总被用来为其统治正名。此外,最直接的原因与纳粹高层都受过比较优良的教育,或与他们的一些艺术情结有关,仅以希特勒为例窥其一斑。  相似文献   

19.
<正>一索尔的故事,是一场对死亡的挑战。索尔是匈牙利犹太人,集中营囚犯特遣队员。在纳粹集中营的语境下,此特遣队特指一群特殊囚犯,亦被称为"秘密搬运工",为纳粹打扫毒气室、焚尸炉、万人坑。毒气室处死一批人,他们整理衣物和犹太人最后藏匿的贵重物品,清理堆积如山的尸体,装上拖车送去焚烧,擦洗、冲刷墙上地上的秽物和鲜血。毒气室再成"浴室",继续"运转",周而复始。索尔,一个瘦削的黑眼睛、黑头发的中年男子,目光  相似文献   

20.
卡梅里剧团是以色列五大主要专业剧团之一,目前是以色列最活跃和最成功的剧团。该团于1944年由以色列著名戏剧家约瑟夫·米罗等人创建,1970年成为特拉维夫市剧团,现有180多名演职员,其中演员有80名。剧团团长诺埃姆·塞默尔,董事会名誉董事长是以色列前总理拉宾的夫人利尔·拉宾。这是第一个上演描写以色列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的剧团。在其50年的历史中,卡梅里已成为一个国际公认的著名剧团,曾代表以色列参加过世界一些主要戏剧节,应邀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阿根廷等十多个国家演出,均受到好评。卡梅里剧团以演出以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