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晚清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震撼了古老的封建帝国,从闭关锁国被迫对外开放,从农耕文明被迫面对工业文明。面对西方的挑战,开始有先行者将眼光看向了西方那些遥远的国度,开始用审视的眼光看向西方,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奔赴西方试图探索富国强兵之道。继岳麓书社出版《走向世界丛书》,收集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走向世界考察西方的著作之后,本刊特设立专栏,陆续推出系列文章,以纪念这些早期走向世界、苦苦探索救国救民之道、不遗余力进行中外文化交流的先驱。  相似文献   

2.
正晚清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震撼了古老的封建帝国,从闭关锁国被迫对外开放,从农耕文明被迫面对工业文明。面对西方的挑战,开始有先行者将眼光看向了西方那些遥远的国度,开始用审视的眼光看向西方,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奔赴西方试图探索富国强兵之道。继岳麓书社出版《走向世界丛书》,收集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走向世界考察西方的著作之后,本刊特设立专栏,陆续推出系列文章,以纪念这些早期走向世界、苦苦探索救国救民之道、不遗余力进行中外文化交流的先驱。  相似文献   

3.
4.
正晚清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震撼了古老的封建帝国,从闭关锁国被迫对外开放,从农耕文明被迫面对工业文明。面对西方的挑战,开始有先行者将眼光看向了西方那些遥远的国度,开始用审视的眼光看向西方,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奔赴西方试图探索富国强兵之道。继岳麓书社出版《走向世界丛书》,收集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走向世界考察西方的著作之后,本刊特设立专栏,陆续推出系列文章,  相似文献   

5.
1890年,益智书会在第三次传教士大会上改组为中国教育会。中国教育会除继续从事编辑教科书和整理科学术语的工作外,还密切关注中国的教育问题。为确立在中国教育界的"指导"地位,中国教育会成员从各种角度对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批判,并引进了西方的公共考试制度,希望达到改良教育考试制度的目的。此外,中国教育会成员还积极介入晚清教育改革的风潮中,试图以自己的言论来影响晚清教育变革的走向。不过,中国教育会的教育活动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但仍对晚清的教育文化领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郝秉键 《寻根》2022,(1):32-40
作为制造影像的方式,摄影以其生动性、直观性、即时性革新了记录历史的方式.晚清时期摄影术传入中国,将中国影像由手绘影像引向机械造像,从而开启了影像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7.
郝秉键 《寻根》2021,(3):27-33
谁最先见到留声机? 留声机又称唱机,"蓄音或言语于其中,异日得再导出其音之器械也".其发明可上溯至1857年法国发明家斯科特(Leon Scott)所制声波记振仪.1877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研制出历史上首台留声机,并用它录播了其所唱美国儿歌《玛丽有只小羊羔》.据我国首任驻英公使郭嵩焘的日记记载,1878年5月20日,...  相似文献   

8.
廖平与晚清今文经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平 ( 185 2 -193 2 ) ,初名登廷 ,字旭陔 ,后改名平 ,字季平 ,初名四益 (译 ) ,晚年又号五译、六译 ,四川井研人 ,光绪进士。 1875年进张之洞创立的等尊经书院受学于王运 ,治今文经学 ,尤重《春秋》。廖平曾历任四川国学校长、华西大学、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廖平的一生学术发展道路以“变”为其基本特征 ,其经学思想共计发生六次大的转折 ,在中国学术史上是颇为注目的事。廖平早年研求宋学 ,主张尊孔。他自称“幼笃好宋五子书八家文。丙子从事训诂文字之学 ,博览考据诸书。庚辰以后 ,厌弃被碎 ,专求大义。”庚辰为光绪六年 ,廖平已 2…  相似文献   

9.
杨洪 《华夏文化》2000,(2):28-29
清代晚期,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戊戌维新思潮和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极大影响了中国社会,也在小说界掀起层层波澜。这样的社会背景,为小说家提供了丰富的写作题材和广阔的想象空间。他们当中有人通过小说倡言变法,  相似文献   

10.
晚清上海彩票轶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善龄 《寻根》2005,(1):57-61
晚清上海人将彩票称为白鸽票,葛元煦((沪游杂记》放白鸽条日:“豢鸽而放,必裹同类而归,获利数倍。”可见称彩票为白鸽票,是因其能以小钱获巨利。“放白鸽”则是指一种来历不明的妇女,或者卖身,或者自愿出嫁,然后在数月之后,“非卷资遁逃,即诬控拐逃,使买主人财两空”。无论白鸽票还是放白鸽,  相似文献   

11.
晚清湖南的经世致用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经世致用思想,使湖南名人辈出,比肩鹊起,对中国历史进程和传统思想的演变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清嘉道年间,湘籍经世派开始兴起,他们探究边疆史地、漕盐河农等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经世实政、倡言变法,主要代表人物是魏源,他编辑的《皇朝经世文编》影响颇大,当时“三湘学士,诵习成风,士皆有用世之志”(见黄氵睿《花随人圣庵摭忆》第200页)。他的代表作《海国图志》是魏源在新形势下产生的一种新的致用方法,也是当时极少数清醒的知识分子对鸦片战争开始的中西方文化撞击作出的一种初步反应。然而遗憾的是,该书读者寥寥,原因是鸦片战争的…  相似文献   

12.
黄利平 《寻根》2014,(5):117-121
壁画是清代至民国初年岭南特别是广府传统建筑上多种装饰工艺中的一类。现存的祠堂、庙宇和民居建筑等传统建筑上目前还可以看到相当数量的壁画。这些壁画题材多样,内容广泛,内涵丰富多彩,包含传统伦理道德、民间信仰崇拜、传说故事、文化风尚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清代至民国传统建筑壁画多绘制在民间祠堂、神庙建筑头门外墙上方和建筑内墙壁上部。民居建筑上的壁画多在头门外墙上方。  相似文献   

13.
阎明 《华夏文化》2000,(4):23-25
1840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此后,马克思主义学说在欧洲大陆和美国有了众多的信仰者。而且传播到与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直至19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学说才开始在中国较为广泛地传播开来。那么,在这个时期,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和西方社会主义运动有那些了解呢?  相似文献   

14.
雷锦 《华夏文化》2011,(4):62-64
1905年初,清末第一个以保存国学作为主要宗旨的知识、学术团体——“国学保存会”在上海成立。同年2月23日,《国粹学报》创刊,一批知识分子聚集在一起,他们具有政治文化使命感,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深谙古代典籍,对西学又有所接触,著书立说,风行海内外,形成了轰动一时的“晚清国粹派”。  相似文献   

15.
晚清语言变革运动是朝野上下为了应对西方威胁共同开出的一剂救亡药方。这一运动看似由知识人群体发起并引导,但与晚清之前历次语言变革完全不同的是,它是鸦片战争之后整个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运动的组成部分,与国家利益高度一致。从这一运动的全局看,它俨然成为晚清新政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强烈的国家意志,服务于救亡图存的国家目标。正是民间与政府、知识人群体与各级官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推进了晚清语言变革运动的广泛展开。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传统社会,针对女子教育的读物最常见的是“女四书”,即《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宣扬“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之久。到了近代,女子教育问题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宋恕、康有为、梁启超、经元善、康同薇等维新派人士曾为之奔走呐喊。20世纪初,中国人自办的女学堂数量从1903年的6所增加到1908年的512所,女学生人数也从1903年40名左右增加到1908年20557名。根据清政府颁布的《女子小学堂章程》、《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女子高等小学堂要求开设“中国历史”,“其要旨在使知中国历代重要事实,兼养…  相似文献   

17.
杨波 《寻根》2011,(1):24-29
2010年5月1日,第41届世博会在上海隆重开幕,一时间“世博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其实世博会早在晚清巳与中国结缘,不过因时代的原因,中国人只是作为旁观者,并未有机会以主办者的姿态与世博会近距离接触。晚  相似文献   

18.
夏晓虹 《寻根》2001,(5):94-103
赛马虽然是世界性的体育运动,但最钟情此道者,仍然非英国人莫属。电影、电视中常见的英国绅士漂亮潇洒的纵马跨栏镜头不必说,单是被英国统治百余年的香港,在回归之前,也曾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郑重宣布,“马照跑,舞照跳”,便不难窥见港入浸染此风,已痴迷到何种程度。  相似文献   

19.
廖平(1852—1932),初名登廷,字旭陔,后改名平,字季平,初名四益(译),晚年又号五译、六译,四川井研人,光绪进士。1875年进张之洞创立的等尊经书院受学于王阅运,治今文经学,尤重《春秋》。廖平曾历任四川国学校长、华西大学、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教授。  相似文献   

20.
黄兴涛 《寻根》2006,(4):41-46
在日本近代汉字新词传入中国的过程中,除了中国驻日外交官、考察者和游历人员自身之外,日本人有没有直接参与这一面向华人的传播过程呢?如果有,这一过程开始于何时?他们都做过什么,对于他们的传播业绩、意义又该如何估计?这是我近年来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最近,又读到一些相关的资料,故在此特以札记的形式将该问题明确提出,并略作分析,以供同道学者进一步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