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东丰县第二实验小学现为国家教育部、国家科技部“十五”重点课题中小幼现代科技教育研究实验学校。伴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学校管理不断迈上新台阶,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素质教育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课改絮语     
司庆强 《教育文汇》2005,(12):20-20
不要总想着归纳出什么模式来贯彻新课改理念,因为一旦模式化,语文课就走上了绝路。无论对什么文本。无论对什么课型,如果都按着一种套路走,教师个人的教学生命就会黯然无光。新课改理念是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是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理解了一些东西,就认为掌握了新理念。对于你来说,一旦缺乏了研究和实践的锐气,一旦失去了那些痛苦的困惑,就意味着落伍了,因为你的理念已不再是新的了。面对困惑,不断思考,敢于实践,勤于总结;排除了这些困惑,接着直面新的困惑。新课改的理念,主要应该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得以不断深刻地阐释。这些阐释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学习环境而异,所以说,新理念绝不是被某些人程式化了的,绝不是脱离实践的几个干瘪的术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变,是新课改不断深化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管彦丰 《上海教育》2007,(3B):53-54
课程教材改革,需要把“素质教育”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转变为教育行为;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设桥梁。这里脱离了学校的实际是不成的,没有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就难以转变和优化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4.
课改引路人     
1998年我刚参加工作,正意气风发,千劲十足。虽然教学业务及教学方法还不熟悉,但凭着刚毕业的热情与在大学学到的知识,认为自己能教好。那时见到《小学教学》,认为它同其他教育刊物一样,没什么特色,只是随手翻翻便置于一侧。  相似文献   

5.
如此课改     
近日,有幸参加了市里组织的一次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开课的是一些骨干教师。对于还是课改“小人物”的我来说,他们可谓是一些专家学者型的老师。连续几节课听下来,我对其中这样一节课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6.
课改资料库     
〔按〕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和依据,课程改革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   为了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我省有关专家曾就课程改革系列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在《课改资料库》陆续摘发他们学习研究的成果,供大家在实践中参考。   1.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关于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是这样叙述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提高学生思想…  相似文献   

7.
课改心声     
我是新课程改革实验区的一位普通教师,谈及课改,多少有些感触.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突破,教材的编写与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各区域校的教材的自主选订,师生互动关系的平等化,学习方式的更新,主动参与的合作精神,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全部个体的发展,评价方式的改变,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特点和其强大的生命力.在这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面前,作为实验区教师,存在不少困惑.面对这些困惑应怎样对待和行动呢?  相似文献   

8.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推进,教研工作步入了新的时期,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我们教研室将继续坚持把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作为教研丁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教研为教学服务,为教改服务,为学校服务,为师生服务,认真履行省级教研机构的职能,与时俱进,拓展新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推进.教研工作步入了新的时期,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我们教研室将继续坚持把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作为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教研为教学服务,为教改服务,为学校服务,为师生服务,认真履行省级教研机构的职能,与时俱进,拓展新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0.
课改文档     
校本课程的四个模式1.目标模式。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泰勒。泰勒将课程开发过程分解为确定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四个阶段。目标模式强调,以上四个阶段是一个按部就班的直线式过程。2.动态模式。动态模式把课程开发过程视为一个互动的过程,认为不必拘泥于目标模式坚持的直线式做法,课程开发既可以从确定目标开始,也可从其他步骤开始。3.过程模式。与目标模式相反,过程模式主张在课程开发中应详略说明学习的内容,但不必预先确定期望达到的行为目标。4.环境模式。这是校本课程比较常用的模式。环境模式主张,在课…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推进。教研工作步入了新的时期,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我们教研室将继续坚持把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作为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教研为教学服务,为教改服务,为学校服务,为师生服务,认真履行省级教研机构的职能,与时俱进,拓展新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2.
课改文档     
《宁夏教育》2005,(2):39-39,41,43
行动研究:教师教育科研的定位,课堂文化的重塑,基础教育改革哲学刍议,课改中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把握  相似文献   

13.
课改资料库     
▲实施新的课程计划要进行 哪些观念的转变   新课程计划的实施,必然首先触及到课程实施者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这主要涉及到教育观、学力观、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几个方面。   教育观 近现代教育界的教育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双基观——智能观——素质观。双基观在教育发展史上占据了相当长时期的统治地位。双基观把学习局限在课堂上,把知识内容限制在课本中,学生几乎无暇参加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导致死读书、读死书。双基观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中叶。智能观提出于本世纪 70年代中期,该教育观念主张加强基础、发展智力。从双…  相似文献   

14.
课改偶得     
王丰 《甘肃教育》2004,(3):23-23
一次课间休息时。为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我播放了几首乐曲。当美妙的旋律在教室里回荡时,室内的吵闹声渐渐平息。原先在教室的学生静静地听着。刚进教室的学生悄悄坐下后静静地听着,有些外班的学生也站在门口或窗户边静静地听着。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各种新的挑战。校长作为学校课改的引领者、推进者,如何带领师生走进新课程,如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为了推进南昌市基础教育的发展,我们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在教育内容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涌现了一批改革典型。近年来,我们遵照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部署,以课程教材改革为突破口,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即:以教材改革促进教育观念和手段的更新,以课程建设带动教育功能的提升,以科研教研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以机制创新谋求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在改革探索中,我们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冷眼看课改     
王在禄  石刚可 《现代语文》2006,(11):118-118
语新课程改革,经过众多专家学科学的深入研究和广大一线教师的辛勤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近来,似乎改革告一段落,不再像以前那样沸沸扬扬、热热闹闹,正好让人冷静地反思。静心沉思,就会发现,当前语教学改革,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不少的教师被改得迷惘困惑、无所适从,进而对新课改兴趣索然,冷眼观望,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作为一个工作在高中一线的语教师,根据自己的感受,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落实新课程理念,进一步转变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方式已成为广大基层教师的共识。可到底做得如何,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让我们从课改实验区教师的几句口头禅说起。  相似文献   

19.
“干什么呀,哪里是刹车,哪里是油门,怎么挂的档?”教官又是一通劈头盖脸的指责。眼下,人们都在学车,这不我也被这股热潮感染,学起了开车。可是初次上车不久就被严厉教官的一番指责浇了个透心凉,清醒的大脑变得一片混沌,本来胆怯的心更变得瑟瑟发抖,不由得对这个“庞然大物”产生了恐惧,对老师也产生了厌烦心理。  相似文献   

20.
课改的痛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眼于未来人才培养和人的素质提升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实验区全面展开,语文作为课改中的重头戏,当仁不让地走上了改革的前沿。淬取了西方后现代理论的新火,传承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秀特质,新的课改像一把锋利的钻头,正洞穿着传统语文教学的坚冰。浩大的课改声势,迎接课改的巨大热情,助推着课改猛烈前行。然而,开局并非想象的那样势如破竹、立竿见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