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晋冀鲁豫边区各地土地集中趋势日益明显,封建剥削依然沉重,存在着减租的迫切性和实践空间。边区各战略区结合本区实际,在维护统一战线的原则下,确定减租具体政策。减租运动对边区土地关系的变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地主的土地占有比重显著下降,中农、贫农的土地占有显著增加,农业生产率相应提高。但是,由于减租斗争对地主阶级采取的是经济手段的削弱,所以土地占有状况仍然不乐观,有待通过更深入的土地改革获得实质性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在晋冀鲁豫边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又从中做梗,破坏救灾工作.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胜利战胜灾荒,保障边区人民的基本生活成为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必然要求.边区政府采取紧急救济灾荒,号召各地踊跃募捐,调剂余缺,发动运输、纺织等使边区人民顺利度过灾荒,成为根据地时期抗旱救灾工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1946年晋冀鲁豫边区天灾人祸并存,水灾、虫灾、雹灾、兵灾接连发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直接威胁到边区社会的稳定与政权建设.为了有效应对灾荒,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积极开展灾荒救济工作,在大力倡导互助互济的同时,采取了发放救济粮和贷款、兴修水利、节约备荒、扑蝗灭虫、突击下种等方式来发展生产与救济灾民,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中枢。1942--1944根据地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中国共产党人以人为本,采取了一系列的发展生产等自救措施,他们一方面同敌人作斗争,一方面开展生产救荒活动,通过具体的计划和救灾措施,不仅粉碎了敌人的封锁,而且渡过了这场罕见的灾荒。这次救荒也为今后战胜灾荒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人民日报是在特殊的战争年代诞生,又是在战争时期逐步发展的。她在当时作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的机关报,指导了全解放区的各项工作,起了巨大的作用;她在邯郸创刊、成长,体现了邯郸对中国革命的独特贡献;她留下了丰厚的革命精神和众多的史迹,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市的红色文化资源宝库。  相似文献   

6.
《邢台学院学报》2017,(1):138-140
1939年是晋冀鲁豫边区大灾之年,这年7、8两个月,一场特大水灾席卷整个晋冀鲁豫边区,给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面对破坏力极大的水灾,晋冀鲁豫边区采用标本兼治的两套治理措施,充分调动了政府、百姓、乡绅、商人等诸方面的力量,展开了力度相当大的救灾和治理水患运动。边区政府减轻灾民负担,加紧拨粮拨款;平抑物价,发行新币;勤俭节约,社会互助;转移难民,发行公债;赈济灾民,并将救灾与生产结合起来,兴修水利,以工代赈;抢种补种,发展生产;安置灾民,发展合作社;发展工商副业、合作社,大力展开堤树等植树活动。在共产党和边区政府领导下,根据地军民战胜了六十年一遇的大水灾。所以理清1939年晋冀鲁豫边区的水灾治理情况,对治理水患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民日报是如何在邯郸创刊的?对背景与具体过程的产生、对人民日报这一报名的形成和创前期特别是创刊号的基本情况作了描述。强调尽管《人民日报》在邯郸的时间短暂,但她却是当时边区革命史上和邯郸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很值得我们进行纪念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人民日报创刊于邯郸,但围绕报名的形成、其后迁徙流转的情况、报社在邯郸市内的社址等问题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该文认为报名的形成是集中了大家的智慧的提法是正确的,报社为了适应战争需要由邯郸市先转移到武安南文章村,之后落脚在河西村,直到1948年6月15日以后随着革命需要才离开邯郸、武安。文章还对社址进行了认真调查和考证。  相似文献   

9.
冬学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推行社会教育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同其他敌后根据地一样,晋冀鲁豫边区的冬学与边区的创建和发展是同步的,主要经历了初创、发展巩固、坚持和恢复壮大四个阶段。在学校的组织领导、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师资培训、经费解决等方面都尽量适应敌后农村经济不发达、文化落后的实际情况。边区冬学对于动员边区民众支持抗战,扩大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推动妇女解放等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的医疗卫生组织有军区和边区两大类,创立了公立医院、诊疗所、医药合作社等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服务前后方兵民、治疗国民党伤兵等服务,创新性提升了医疗专业技术,培养了大批医护人才,并带领人民开展了卫生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11.
西北苏区经济工作继承了中央苏区合作社经济的积极成果,有效维护了财政体系的完整和良性运作。随着长征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西北苏区的经济工作较中央苏区有一定程度的调整。但是富农政策的调整并不意味着阶级路线的放弃。正是由于对阶级路线的坚决贯彻,党领导苏区军民积极开展春耕、夏耕生产斗争,集中解决粮食问题,克服陕甘宁地区恶劣经济条件带来的困难,并采取灵活手段促进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为迎接全民族抗战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2.
乌兰夫统战思想的鲜明特点是:民族和地区、广泛和包容、连续一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党的领导等。由这些特点决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即对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精辟概述、准确表述党的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阐明党的统一战线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重要性、运用党的统战政策以民族形式解决民族内部阶级问题;内蒙古各革命阶段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成功贯彻执行党的统战政策密不可分、成功团结民族上层人士顺利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改革喇嘛教与民族的繁荣发展相适应、改造旧军队使之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在新时期恢复和发展党的统一战线以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是高校统战工作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党的统战理论方针和政策,结合高校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了高校统战工作传统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使用B/S体系设计高校统战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对统战成员管理、统战业务、统战政策宣传和建言献策等信息内容进行收集、整理、查询、存储和共享,加强统战成员个人信息管理,促进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强化统战信息公开和发布,广泛收集民意,提高统战工作的质量与工作效率,降低统战信息管理的成本,实现高校统战工作信息化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就发生在1942年的香港秘密大营救进行研究,概括其四个特点。指出:中共组织运转的高效、充分发挥武装斗争在白区斗争中的作用、把武装斗争与统一战线直接结合起来、把统一战线和地下工作进行结合是大营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乌兰夫同志担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长后,带领广大统战干部和统战人员,大力进行拨乱反正,全面落实统战政策,消除统一战线长期“左”的错误思想的影响,特别是肃清林彪、“四人帮”破坏党的统战工作的罪行和流毒,做艰苦细致的工作,使党的统一战线从瘫痪、混乱走上了正轨。他深刻阐述新时期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确定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方针和政策,开创了统战工作的新局面。为了使党的统战工作进一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他大力加强统战部门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为建设一支优秀的统战干部队伍做了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规范新时期统战工作与现代化建设密切结合的战略方针,而且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时代特征。认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时代特征,把握新时期统战工作与现代化建设的结合点,是构建和谐社会赋予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与要求。"国、亲、新登陆"后,海峡两岸的和平与发展、和谐与共荣是新时期统一战线时代特征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一大法宝。王明在理论上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在实践上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实行。同时他也有明显的错误。对于他这个时期的功过是非,应该从当时的历史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以得出尽可能客观公正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积极作用主要有四点第一,率先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和纲领;第二;积极在东北地区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第三,首次提出完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第四,及时提出联蒋、逼蒋的口号,促进了中共中央对蒋政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习仲勋军事统战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在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时期初步形成,在抗战时期逐渐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全面成熟,在解放初期主政西北时达到了"炉火纯青"。这个发展历程,既是习仲勋军事统战实践历程的体现,也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与政策发展历程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国际统一战线是我国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近年来,国际统一战线的研究已成一个薄弱环节。针对国际统一战线出现的一些新的特点:组成成员复杂化,具体任务多元化,组织形式分散化,提出了要坚持“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沉着应对、刚柔相济”,“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国际统一战线策略,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