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在早期,可能补语“V得O”相应的否定形式是“VO不得”。这种不对称的格局形成的原因是:从和“得”相关的可能补语的产生和发展等方面阐述和探析其成因所在。  相似文献   

2.
付文萍 《考试周刊》2012,(28):46-47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了"和"动"是可能补语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二者有时可以替换,而有时却不行,本文将对这两个词在作可能补语时所存在的异同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3.
表比较的“有”字句的两个比较项在深层结构中应当是对称的,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受经济原则的制约。它们在句法结构和语义类型上往往表现出种种不对称现象。本文详细地考察了其不对称的情况.将其归纳为句法结构不对称、语义类型对称和句法结构、语义类型均不对称两类,并认为比较项的省略、空缺、任指,以及该句式的特殊用法“比况”是造成比较项不对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英语中表达观点、信念、推测及臆测等心理活动的主从复合句句式在表示“认为……不”等带否定的宾语从句时,常需要进行否定转移,即主句中的谓语动词用否定式,宾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用肯定式,从而构成“主句否定形式,从句否定意义”,达到正确表达句子的意思。可使用于该主从复合句句式的动词有think,guess,believe,guppos,:,expect,imagine,feel等。例如:  相似文献   

5.
蔡瑱 《现代语文》2006,(10):49-51
○.引言 (一)语言中的不对称现象(asymmetrical phenomena)普遍存在,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对称/不对称的界定,更多是从意义分布、语义搭配等来考虑.不同学者对"对称"、"不对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有分歧,造成他们在描写同一语言单位的不对称现象时有一定差异.为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就界定本文讨论的"对称"和"不对称"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网络中常出现如“笑翻(了)”“美翻(了)”“萌翻(了)”等流行语,针对这样“V/A翻(了)”结构的普遍使用,从共时的角度考察“V/A翻(了)”构式的语义类型及用法,进而讨论“V/A翻(了)”构式语法化的过程以及语法化的机制和成因。  相似文献   

7.
在关汉卿八种杂剧对白不带“得 (的 )”的结果补语中 ,动词作补语比起变文时期有了十分迅速的发展 ,且V、C结合得更紧密 ,V与C中间很少插入宾语 ,到现代汉语中很多都凝固成动结式合成词或短语。语义指向方面 ,结果补语的语义联接对象可以是语句中的诸多成分 ,这较接近现代汉语。动补结构演变为合成词是汉语构词法的一条重要规律  相似文献   

8.
"这""那"的指示作用在篇章中的运用及不对称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那"是一对指示代词,"这"用作近指,"那"用作远指。吕叔湘在《指示代词的二分法和三分法》里明确指出,指示代词有三种作用:指示、区别和替代,并指出,指示是根本,可以兼替代,也可以不兼替代。本文主要综述前人关于"这""那"的指示作用在篇章中的具体运用,探讨"这""那"在运用中的不对称现象,并提出作者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汉语大词典》中“短”不可描述身高,而在词的层面上有“长人”、“长子”的说法: (1)她在女人中可说是个长人,但是比起男子来,还矮了半个头光景。”——茅盾《你往哪里跑》  相似文献   

10.
杨波 《现代语文》2008,(6):39-40
我们对于语素“得、不”的实义用法略去不谈,而把重点放在分析他们附加在词中间虚化的、类似中缀用法的特征和来源;并对各种“得、不”放在词中不同用法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1.
李莉莉 《学语文》2012,(3):65-66
"上"、"下"二词在现代汉语中作为一对反义词,在使用过程中经历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发展,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上均有所体现。由于反义词存在的不平衡现象,以及这两个词语法化方向、程度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