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玉<讽赋>、<登徒子好色赋>与司马相如<美人赋>,结构雷同,内容相近.因此,在宋玉作品真伪的研究中,三篇赋的承继问题便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焦点.有人认为宋玉的两篇赋是后人抄袭<美人赋>的伪托之作,更有人认为司马相如<美人赋>是模仿宋玉两篇赋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详细地分析研究了这三篇赋的结构、内容、艺术表现、文化环境和散文赋体的"借用"、"模拟"现象,认为<讽赋>、<登徒子好色赋>在艺术上较之<美人赋>显得稚嫩,在文化信息方面符合战国末期的文化环境,应当是宋玉的作品;<美人赋>较之宋玉的两篇赋在艺术上更为成熟,在文化方面符合西汉的文化环境,应当是晚于宋玉时代的作品;<美人赋>与宋玉两篇赋结构雷同、内容相近,是散文赋体创作中"借用"、"模拟"现象的具体反映,司马相如"模拟"和"借用"宋玉赋创作<美人赋>,是赋家创作中的正常的不必惊怪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关于宋玉的作品,《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载“宋玉赋十六篇”,但未列出篇名。当前学术界一般只承认《九辩》一篇为宋玉作品,其他都有问题或不足信。本文认为:宋玉作品,除《九辩》(辞)外,尚有赋体文章《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多篇。  相似文献   

3.
关于宋玉的<风赋>,大多数学者认为是讽谏之作,但也有少数学者认为是"帮闲文学",二者都以<风赋>文本立论,各取所需,似乎都有所据,一时是非难辩.本文跳出了文本的樊篱,以战国时谋臣策士的进谏策略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战国一代谋臣策士的"无婴人主之逆鳞"的进谏策略,影响了宋玉赋体讽谏文学的创作,从而认为宋玉的<风赋>是一篇曲折委婉的讽谏之作,作品运用了借谀而讽、由谀入讽的写作手法,其讽谏之义艺术地蕴含在"雄风"与"雌风"的对比描写之中,寄寓于发人深省的文字之外.  相似文献   

4.
“宋玉赋十六篇”,最早见载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载“楚大夫宋玉集三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载“宋玉集二卷”,到《宋史·艺文志》便不见著录。据郭沫若推测,《宋玉集》大概失传于南北宋之交。现存相传是宋玉的赋作共十三篇:《九辨》、《招魂》(王逸《楚辞章句》所收)、《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昭明《文选》所收)、《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和《舞赋》(《古文苑》所收)。另《艺文类聚》卷八二“菰”字条下有“宋玉之(《太平御览》九九九作“赋曰”二字)主人女为炊雕胡饭”一句,似为宋玉  相似文献   

5.
关于宋玉文赋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宋玉的作品出发,结合宋玉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其自身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我们认为可将宋玉作品的主旨概括为“娱君说”,即宋玉作品的创作动机是为了娱悦君主。宋玉赋作多体现出诙谐幽默的娱乐性与游戏性,以娱乐君主为创作动机成为宋玉赋作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所谓"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准确地评价出宋玉在赋体文学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宋玉赋和汉赋在结构方面具有三个特征,即有"序"文,"对话先抑后扬,后来者居上"以及"相同题材重复写作"。宋玉创造出真正可称为"赋"的这种文学体裁,他是赋体文学创作的第一人,他的"赋"作,对汉赋的形成,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说宋玉“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贾生列传》),明确指出宋玉擅长赋体文学,并以此著称于世。程廷祚称宋玉为“赋家之圣”,在其《骚赋论》中说:“赋何始乎?日:宋玉。”宋玉以瑰伟之才,崛起骚人之后,……由是词人之赋兴焉。”(《青溪集》卷三)宋玉在赋史上的首创地位和巨大贡献,是不可泯灭的。《汉书·艺文志》称“宋玉赋十六篇”,多早已失传,现存者亦喜伪难辨。《古文苑》所载宋玉赋六篇,实为伪托,几已成定论。多数人判为宋玉所作的《九辩》,属骚体,《昭明文选》即列入“骚”类。至于《文选》收入赋类的  相似文献   

8.
宋词与宋玉     
宋玉感伤之形象、悲秋之意绪、文人才士沦落不偶之坎壈生平,以及宋玉作品,尤其是宋玉赋中对男女情事之描写,凝练为多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语典,这些意象、语典大量出现在宋词之中,显示了宋玉及其作品的深入而持久的影响力。对《全宋词》中运用、提及"宋玉""巫山""巫阳""阳春白雪""云雨""高唐"等意象、语典的作者作品进行深入探论,必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细致地认识相关作者及其词作,并从中觇视宋玉及其作品的特殊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先秦时期的文体虽然以诗文为主,但一些文学作品在句式、结构上已为赋的兴起和独立创造了条件。宋玉始以"赋"命名作品,不但继承了先秦文学的对问和讽谏传统,而且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改革、发展,使对问和讽谏成为赋的传统。除此之外,宋玉赋专注写物、辞藻华美、句式整齐等特点都对后代赋的创作有着深远影响,为文赋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试从形式和结构来分析宋玉赋对文赋体制形成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宋玉赋《好色》,意在微讽,有足观者"。本文对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的秦章华大夫这个人物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1.
宋玉的作品,据<汉书·兰文志>说共有十六篇.但除<九辩>历来得到公认外,其他篇什大多认为不是宋玉作品.本文对<登徒子好色赋>序中的"阳城"和"下蔡"两个地名作了考证,找出内证,从时空两方面说明这篇作品的著作权还应还给宋玉.  相似文献   

12.
宋玉赋受《庄子》影响甚大。研究者在探讨《庄子》对宋玉赋的影响时,多从赋体文学的特征着眼,认为宋玉赋中的对问体与铺陈手法等艺术特征来自《庄子》。然此类观点显非圆照,因为对问体与铺陈手法等乃赋体文学长期发展广泛吸纳沉淀而成的结果,并非专得自某一家。全面考察《庄子》与宋玉诸赋,最具《庄子》"个性"而又被宋玉赋所接受的,当是题材、作法与语言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宋玉被奉为赋体文学的开山鼻祖,后世赋体文学的发展一直都没能脱离宋玉所开创的赋体文的文体特征.宋玉赋的主要特征——问答体形式,更是被后世赋家一直沿袭传承,几乎成为赋体文的固有格式.究其原因,问答体的形成与宋玉娱君的特殊身份有一定的关联,更与同样用于娱君的优语有着很深的渊源.  相似文献   

14.
我们从《文选》对宋玉辞赋的著录、《文选》编者的文学思想及其文体设立与选篇标准、《文选》的编排体例和收录特点,分析了《文选》对宋玉及其作品的批评与评价,我们的结论是,《文选》认为:1.宋玉是赋体文学特别是散体赋的开创者和奠基人;2.《文选》著录的宋玉作品可谓周秦至梁初期间文学作品中的“清华”;3.《文选》重评宋玉,欣赏宋玉作品的理论基础是主张“文质彬彬”而又并偏重于“翰藻”的新文学理念。总之,《文选》对宋玉辞赋的著录提升了宋玉的文学地位,传播了宋玉作品,扩大了宋玉的影响,对于宋玉批评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宋玉的作品,据《汉书·兰文志》说共有十六篇。但除《九辩》历来得到公认外,其他篇什大多认为不是宋玉作品。本文对《登徒子好色赋》序中的“阳城”和“下蔡”两个地名作了考证,找出内证,从时空两方面说明这篇作品的著作权还应还给宋玉。  相似文献   

16.
<正>【宋玉研究专题】试论西汉士人的宋玉情结………………………………………………………………………………………………谷口洋(1.1)"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解——论宋玉在赋体文学形成中的地位…………………………………………………………………………………王洲明(1.6)宋玉主要作品创作时地考……………………………………………………………………………………………金荣权(1.11)宋玉赋风传统的回归与新变——论赋史上的拟风赋…………………………………………………………………………………………………孙晶(3.1)宋玉作品的时间意识考论………………………………………………………………………………………………陈咏红(3.7)【专题论坛:外宣翻译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语用学视角下外宣翻译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思考…………………………………………………………………章彩云(2.1)目的论视域下博物馆外宣翻译的失误与对策——以信阳博物馆为例…………………………………………………………………………………………………蔡威(2.7)外宣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沈军(2.12)  相似文献   

17.
宋玉辞赋作品中蕴涵着浓郁的平民意思,其辞赋作品描绘了社会底层"庶人"的生存环境、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平民女性形象、表达了平民阶层祈盼政治清明的美好愿望;坎坷人生的磨难(生活基础)、儒家文化的浸润(思想基础)以及《诗》《骚》作品的熏陶(艺术修养)是宋玉辞赋作品平民意识形成的主要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8.
雍寒清 《文教资料》2020,(1):26-27,38
宋玉是中国赋体文学的开山祖师,他的赋体文学对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词作具有重要影响。辛词中伤春悲秋的主题、以文为词的句法及谐谑词均可在宋玉赋中找到古老的源头。  相似文献   

19.
赋的起源与定型,常常涉及屈原、荀卿、宋玉三人。就讽谏而言,屈原用比兴;荀卿是“隐语”,但看起来是直述;宋玉是“讽谏”,是从反面说。就赋的问答体而言,屈原是诗的自问,荀卿是说理的自问自答,宋玉是叙事性的“客主以首引”。就“铺叙”与“劝百讽一”而言,屈原是反反复复的情感抒发与铺叙式地叙写山水景物,荀卿的“隐语”理所当然铺叙事物特点,宋玉赋,体制为铺叙之“百”与点题之“一”,构成了效果上的“劝百而讽一”。就篇末有诗而言,屈原有“乱日”,苟卿有“饱诗”,宋玉以后可有可无。屈原赋寓实于虚、肆以南方地域的荒唐谲怪之词,荀卿赋有中原地域的端庄严正,宋玉赋在“荒唐谲怪”基调上又有荀卿赋的理性“讽谏”,所谓舍南北之风而成。此三人的影响分道扬镳,屈原为骚体文学创始者,荀卿盛为诸子之名,宋玉则成为赋文学史第一人。  相似文献   

20.
自司马迁说宋玉"莫敢直谏"以来,宋玉的人格精神就被打上了不敢直谏、懦弱的符号,其作品中的劝百讽一、微讽曲谏更是为后来众多文人所诟病。放眼汉代至宋这段文学历史长河,文人们多从儒家诗教的正统文学观出发,对宋玉的人格精神及作品内容的旨趣多否定,少赞美。直至元代,散曲家们以全新的接受态度对宋玉的文学作品及其人格精神进行评价,宋玉文学中与艳情相关的女性形象、男女之情等被无限放大,其本人也被异化为风流多情的浪子形象,赞美仰慕之声不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