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卡莱教授在《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一文中曾用“鱼的故事”和“鱼本身”来比喻新闻同“媒体”和“传播”的关系。他认为新闻应当是“鱼的故事”,而媒体和传播则是“鱼本身”。把新闻比喻为“鱼的故事”,旨在表明一个观点:新闻应当成为一种有血有肉有本源的鲜活的东西,应当用自己的灵魂和思维去讲述人间故事。  相似文献   

2.
一、从看电视和听电视说起 我有位朋友,是看电视的热心观众,他每天从中央台《新闻联播》看到各级地方台的新闻,几乎日日不漏。一次,他与我说起“看”新闻和“听”新闻问题。他说,听广播看电视已成俗定词语,广播靠“听”,电视靠“看”,为什么给人“看”的电视新闻,常有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大鱼沉底,小鱼浮面。要捉大鱼,必须进人深水。否则,只能捉小鱼、小虾。新闻记常把抓新闻比作抓鱼,常有抓住了一条“鲜鱼”、“大鱼”、“活鱼”之说。然而,真正有价值的、能被称之为“鲜鱼”、“大鱼”、“活鱼”的新闻,又何尚不是隐藏在最基层纷繁复杂的生产生活之中?翻开新中国的新闻史,有多少优秀新闻作品不  相似文献   

4.
一个热心的通讯员就像精通生意经的商人一样,十分注意在“新闻市场”中抓“行情”.我们在阅报纸、看电视、听广播时往往有这样一种感受:“市场上的货”,自己身边就有,或是自己没动手抓,或是抓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体会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不识货”,二是出击的“火候”没把握住.要解决这类问题,办法很多,作为一名通讯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要和群众交朋友.  相似文献   

5.
“不重视新闻报道工作的领导不是好领导。”这是第106医院党委“一班人”的共识。正是在他们的热情关心和支持下,医院的新闻报道工作才取得了突出成绩,连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李院长热心当顾问李炳汝院长是新闻报道的热心人。他经常这样对人说:“新闻报道工作不能只靠报道骨干单枪匹马拼杀,领导要靠上去,帮到位。”李院长抓工作时时处处留心,经常给报道骨干提供线索。去年10月初的一天,他到治疗区检查工作时,耳闻目睹了许多医护人员热心为兵服务的事迹,感觉这是一条不可多得的好线索,他当即打电话把这一线索通知报…  相似文献   

6.
读到徐兆荣先生的新著《实用新闻评论写作教程》,很高兴。兆荣先生是我近年才结识的新朋友——源于嘉兴日报实施“评论记者”工作机制。他对于新闻评论的这项改革很热心,多次参加会议,发表论文予以高度关注和热情支持。正是这样的交往让我们一见如故。大致相同的经历,让我们有了许多共同的理念和语言。他的新书出版,也是给我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大鱼沉底,小鱼浮面。要捉大鱼,必须进入深水。否则,只能捉小鱼、小虾。新闻记者常把抓新闻比作抓鱼,常有抓住了一条“鲜鱼”、“大鱼”、“活鱼”之说。然而,真正有价值的、能被称之为“鲜鱼”、“大鱼”、“活鱼”的新闻,又何尝不是隐藏在最基层纷繁复杂的生产生活之中?翻开新中国的新闻史,有多少优秀新闻作品不是来自基层?  相似文献   

8.
张祥 《军事记者》2013,(12):64-64
“抓活鱼”,新闻界的流行语,比喻稿件的时效性、生动性和指导性。“活鱼”难抓,“做鱼”更难。煎、炒、烹、炸,各有滋味。但一种口味食之日久必索然无味。作为新闻从业人员。要写好稿、出精品.不光要有发现“活鱼”的火眼金睛、抓“活鱼”的过硬本领,更要具备把“活鱼”做鲜美的技巧手段。  相似文献   

9.
有人曾经说过:企业的新闻与经济状况成正比。企业越兴旺,新闻就越多,抓起来也容易;企业不景气,新闻不但少,抓起来也十分困难。似乎新闻也有了“嫌贫爱富”的毛病。但事实并非如此,企业在困难和不景气时,新闻工作的确不好抓,各方面重视力度也不够,但正是此时,新闻舆论更显得特别重要。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企业新闻工作者采写出更多、更好的引导人、鼓舞人的作品,无疑是一  相似文献   

10.
抓某项工作,从接受任务、作出部署、检查督促、分析调整,到搞调查、写材料、出经验,在这套工作程序之后,还能不能再抓出一篇新闻稿件来,向部队官兵和社会群众展示一下这项工作的价值?“~手难抓两条鱼啊!’一些同志在谈到结合工作搞报道时发出这样的感慨,“伯是稿件发不出来,工作也耽误了。”笔者和不少机关干部对业余搞报道的难处,都有切身体会,但我们仍然可以自豪地说:一手可抓两条鱼,工作、报道两不误。而且工作和报道还可U相得益彰,相互弥补,相互促进。一、份外之“鱼P有抓头首先要弄清这条工作之外的“新闻鱼”,应不…  相似文献   

11.
旧话重提     
重提新闻摄影的“抓”与“摆”,实在是令人闻而生“倦”了。国内摄影界爭论了三四十年,仅《爭鸣集》中收入的文字就达几十万言,着实是“吵”不动了。据说前几年在大连会议上,把“摆”拍交给了摄影艺术,将“抓”拍留给了新闻摄影。那么,新闻摄影真的只剩下“抓”拍这一着了吗?笔者曾请敎过新疆摄影界的多位老同志,他们对中国著名摄影家、老一辈的新闻摄影工作者郑景康的“抓抓摆摆,摆摆抓抓,抓中有摆,摆中有抓,宜摆则摆,宜抓则抓”的拍摄方法颇为赞赏。这“二十四字诀”,是郑老于60年代初在新疆  相似文献   

12.
秦家明——新闻从脚板底下出,好新闻该怎么抓?猎奇不行;“守株待兔”不行;就新闻抓新闻,笔下生花也不行。有效的办法是,着眼于新闻队伍思想、业务两个方面的建设去抓好新闻。这正是“贫困乡村徒步采访团”活动目的之一。目前,我们采编队伍面临着一个“吞吐失调”的问题;吞的不多,吐的不少;占有(材料)的不多,使用的不  相似文献   

13.
刘保全 《新闻界》2000,(2):9-11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说 :“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 ,是有着广阔的驰骋空间的事业 ,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 ,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手法 ,不断写作有新意的优秀作品。”这段精辟的论述 ,对于新闻写作出精品 ,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常言道 :“鱼吃跳 ,猪吃叫” ;“宁吃鲜桃一口 ,不吃烂杏一筐”。新闻本姓新 ,求新是新闻写作的规律决定的 ,求新是新闻的主要特征和写作新闻的第一要求 ,是新闻生命力所在 ,也是时代的需要和受众的呼唤。著名记者、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同志在《新闻要抓新和实》一文中说 :…  相似文献   

14.
把近期本报刊发的新闻稿件在脑子里过过电影,有一个镜头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蹿出来。点一下“暂停”放大来看,正是记者王译齐采写的《一土篮果“赢”了一拖拉机鱼——磐石市红旗岭镇草莓产业发展探秘》,刊发于4月14日《江城日报》6版头题位置。单纯从专业的角度看,这条“活鱼”却是“赢”了诸多新闻文字!  相似文献   

15.
梁嵩山,1993年6月转业到河南省盖州市公安局任宣传干事。近5年来,他利用手中的摄像机。照相机和一支永生牌的钢笔,共在焦作市级以上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表稿件600余篇(部、幅),曾先后5次受到新闻单位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嘉奖。梁嵩山有个信条:闻警而动,随警作战,抓新鲜的活鱼。只要有了案情,不管半夜三更,还是雨天雪夜,他总是一跃而起,紧迫采访。有的同志曾开玩笑地对他说:“你又不是技术员,有没有你都行,何必那么辛辛苦苦上一线呢?”他总是一笑置之:“我的工作就是在第一线,没有第一线就没有新闻。”1996年9月1日夜…  相似文献   

16.
“抓活鱼”是6年以前天津日报总编辑鲁石同志提出来的。当时人民日报社邀请全国省、市、自治区报纸的总编辑来开会。座谈新闻改革。天津日报的“抓活鱼”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都认为“抓活鱼”是改善党报面目,增强报纸活力,扩大报纸影响,锻练新闻队伍的有效手段。如果一个记者,能经常抓到“活鱼”,像“活鱼餐厅”那样,总是把“活鱼”奉献在读者面前,那他一定是最受读者欢迎的、最有影响的记者。  相似文献   

17.
新民晚报资深摄影记者夏永烈有一下“杀手锏”,就是“抓拍”。夏永烈当摄影记者可以说是一种“机缘”。他毕业于太仓师范,1953年分配到上海自行车厂。由于他爱好体育、热心群众体育,当上了厂体育协会主席。又由于他是个“工人秀才”,当上了厂报主编。1957年上海举办“报刊训练班”,罗竹风当主任,旨在选拔培训一批人才充实新闻工作单位。夏永烈在翌年进了新民晚报,由于他有“两手”,自然安排他当体育记者。 1958,黄浦工人体育场,夏永烈在球门底线处捧起了一只“蔡司120皮老虎”相机,对准带球攻门  相似文献   

18.
“题材少,写稿难,见报更难”,这是大多数通讯员尤其是初学新闻写作者所面临的问题。作为一名由基层通讯员成长起来的新闻工作者,笔者在总结个人和众多通讯员在“浅水”中抓“鱼”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以上问题粗浅地谈以下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从事新闻工作10余年了,前些年,总认为会议无新闻可抓,参加会议没有什么意义,因此对参加会议采取应付态度。近几年,随着参加会议次数的增多及对会议的留心与探索,逐步认识到:会议,不仅有新闻可抓,而且是开掘新闻的“富矿”。“上情”与“下情”汇集。新闻工作者担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任务,所以必须吃透“两头”,即吃透中央、省、市的方针政策和摸熟基层的实际情况。而会议,正是“上情”与“下情”的汇集之处。一般来说,一些大型的工作会议,往往都要传达上级文件或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安  相似文献   

20.
怎样写活新闻,是许多新闻工作者热心探索而又感到十分棘手的问题。笔者体会到,要写好一条新闻,一个重要方面即必须善于抓细节描写。先举一个例子:1985年全国优秀广播节目中,有一篇获一等奖的新闻《六孔秤盘卖鱼翁》。这篇新闻不长,不妨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