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载,曾有一个中国教育考察团到美国一所小学听课。这是一堂自然课,老师讲的是蚯蚓。上课了,老师将课前准备好的一包蚯蚓放在讲台上.要求孩子们捉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由于孩子们都很小。或从来没有捉过蚯蚓,教室里顿时乱做一团,不时有孩子们惊恐的尖叫。老师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了15分钟。终于每一个孩子都捉了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了,这时老师才开始上课。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看桌上的蚯蚓有什么特点,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蚯蚓身上是一环一环的。”有的学生说:“蚯蚓贴地的一面是毛茸茸的。”老师都给予鼓励。一个学生说:“我做了一个实验,把蚯蚓切成两段,结果两段都还不停地动,说明蚯蚓生命力很旺盛。”老师大加赞赏。又一个学生说:“我也做了一个实验,我用一根线拴在蚯蚓身上,然后把蚯蚓吞到喉咙里,过了一会儿再拉出来看,结果蚯蚓仍是活的,这也说明蚯蚓生命力很强。”  相似文献   

2.
一家之言     
创造需要宽松的氛围 某小学三年级上“蚯蚓课”。老师拿一盒活蚯蚓分发给学生,蚯蚓到处乱爬,于是学生满教室抓蚯蚓,然后教师让学生观察蚯蚓并组织讨论。 一个孩子说:“我看见蚯蚓没有脚,可是能爬。” 老师说:“好。” 一个孩子说:“那不是爬,是蠕动。” 老师说:“你说得更好。” 一个孩子说:“我发现蚯蚓身上是一环一环的。” 老师说:“你观察的很细致。” 一个孩子说;“我尝了尝,蚯蚓是咸的。” 老师说:“我不如你,你很勇敢。” 一个孩子说:“我拴一根线,把蚯蚓吞了下去,又拉出来,我发现它还活着,说明它的生命力很强。…  相似文献   

3.
电视上的一节美国幼儿教师上的“蚯蚓”课深深触动了我。说实在的,这节课远没有我们国内的一些观摩课华丽,但他们师生间平等、亲密的关系,教师对幼儿自始至终鼓励、称赞的态度,以及幼儿无拘无束的自主探索、自由发展是我们永远不及的。 这位美国教师一上课就让幼儿到教室的后面去捉“蚯蚓”,然后观察,教室里闹哄哄的。我们或许会说,这像在上课吗?我们的幼儿敢捉蚯蚓吗?可这位美国老师却说:“孩子连蚯蚓都不会捉,怎么去认识?”提了蚯蚓的孩子们兴致高昂,纷纷做着各种尝试,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老师。老师听后总是简短、肯定而又真诚地赞赏幼儿。  相似文献   

4.
张书献 《师道》2015,(2):14
曾有一中国教育考察团,在一所美国小学观摩一节自然课。上课了,教师将一包蚯蚓放在讲台上,要每人捉一条放到课桌上面。学生的年龄可能太小了,从来没有过这种体验,一下子乱成了一团,不时发出惊恐的尖叫声,15分钟后才静坐到课桌前。下课了,听课的老师问:"学生捉蚯蚓的过程持续了15分钟,您为什么一言不发,不让他们尽快安静下来呢?""假如这些孩子连一条蚯蚓都捉不住,那我今天的课还有什么价值呢?"美国  相似文献   

5.
我曾到某小学的一个班级听课。这个班级的最后一排有张课桌,课桌边单独坐着一位男生,这个学生粗看衣服整洁,眉清目秀,但是上课了竟然有书不拿出来,有作业本不用,却旁若无人地玩着纸飞机。我就坐在他身边听课,忍不住提醒这位学生说:“上课了,快做好准备。”前面的同学马上转过头来对我说:“老师,他不算的。”我忙问“什么不算?”同学答:“我们老师都不去管的,只要他不影响上课。[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一天晨间散步,孩子们发现了一条蚯蚓。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向孩子们介绍蚯蚓的再生能力,当即把一条蚯蚓切成两截说:“你们看,蚯蚓会不会死掉?”不料,我的话刚说完,孩子们便用惊奇的眼神望着我说:“利老师,你把蚯蚓切断了,它疼不疼呀?”有的问“它会死吧?太可怜了。”还有孩子对我说:“蚯蚓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7.
夜里下了雨,校园里低洼的地方湿漉漉的。一些小朋友围在一起,我以为他们在做游戏。这时,一位孩子跑来对我说:“老师,巴冒和一些小朋友在操场上捉蚯蚓,还把蚯蚓抓在手里吓唬人。”“咱们也去看看。”我对身边的小朋友说。孩子们有的拉着我的手,有的扯着我的衣服,跟我来到正在玩蚯蚓的幼儿跟前。  相似文献   

8.
一天晨间散步,孩子们发现了一条蚯蚓。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向孩予们介绍蚯蚓的再生能力,当即把一条蚯蚓切成两截说:“你们看,蚯蚓会不会死掉?”不料,我的话刚说完,孩子们便用惊奇的眼神望着我说:“利老师,你把蚯蚓切断了,它疼不疼呀?”有的问“它会死吧?大可怜了。”还有孩子对我说:“蚯蚓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工》2014,(7):39-39
初二(3)班的数学课上,学生小金没有听课,而是用纸叠出许多“小飞机”,左边飞一个,右边飞一个,让全班同学都无法认真听课,此刻,上课的王老师走到学生小金课桌旁,温和地提醒他:小金.你的功课已经落下了,为什么还不认真听课呢?气盛的小金霍地站起来:我成绩不好,管你啥事?王老师见小金这般状态,顺着说了一句:你再这样下去,没准儿毕业就难啦。“啪”的一声,学生小金抬手甩了王老师一“耳光”王老师的眼镜被打碎,落在地上,全班同学都愣住了。  相似文献   

10.
我曾到某小学高年级的一个班级听课。这个班级的最后一排有张课桌,课桌边单独坐着一位男生,这个学生粗看衣服整洁,眉清目秀,但是上课了竟然有书不拿出来,有作业本不用,却旁若无人玩着纸飞机。我就坐在他的身边听课,便忍不住提醒他说上课了,快做好准备。前面的同学马上转过头来对我说:“老师,他不算的。”我忙问“什么不算?”同学答:“我们老师都不去管的,只要他不影响上课。  相似文献   

11.
一、认识“对称”孩子们午睡后起来,围坐在我的身旁。我说:“我们来做一个‘想想、找找、说说’的游戏好吗?找的两个东西不在别处,在你们每个人的身上,但这两个东西要大小一样,形状一样。”孩子们只想了一会儿,就七嘴八舌地讲开了,有的说:“我的两只眼睛,一样大小,都是椭园形的。”有的说:“我的两只耳朵也是这样的。”也有的说:“我衣服上的两只口袋。”“我裤子上的两只贴花。”“我的两只手。”“我的两只鞋子。”……孩子们说得很多很多。这时,朱立小朋友一本正经地举手说:“两只奶奶头(乳头)也是一样的……”孩子们不约而同“哗”地一声笑开了,但朱立不但不笑,反把自己的衣服拉起来,坚持说:“老师,您看,它们的大小、形状都一样……”.孩子真是天真无邪,他确实找对了,我强忍住了笑,肯定了他的回答。接着,我把孩子们找出来的东西进行归纳,并说这些东西都是对称的,就这样,孩子们初步理解了什么叫“对称”。  相似文献   

12.
活动室的每张桌上摆着苹果、梨、香蕉、西红柿等水果及一盆水,桌上还放着幼儿记录用的卡片和水果小图片。随着老师一声亲切的招呼,孩子们活跃起来了,情不自禁地指点着、议论着各种水果。有的描述它们的形状;有的在回忆吃这些水果时的情景……大约过了5分钟,老师请孩子们安静下来,问他们有什么要求,孩子们有的说“我想吃”,有的说“我想把它们放在水里玩玩”……老师同意了孩子们的要求,先把水果放在水里玩一玩,然后再吃。孩子们高兴极了。接着,老师请孩子们思考一个问题:这些水果放到水里后会怎么样呢?孩子们议论开了,有的说会沉到水的下面…  相似文献   

13.
在评价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时,有的老师会说“学生不配合我上课”或者“学生积极发言,很配合我的教学”,而有的老师则说“我这样做是被学生逼出来的”,这两类不同的言论其实代表了当前我国教师的两类课堂教学观,也就是知识传递的教学观和经验改造的教学观。“学生配合教师”说体现  相似文献   

14.
陈晓华 《教育文汇》2009,(4):44-44,33
河南电视台《少年火力王》的播放后,学生都玩起了悠悠球,只要一下课,随处可见悠悠球在学生手中旋转。有的老师抱怨说:“学生都玩疯了,连上课都在摸悠悠球。”有的老师干脆下命令:“不许在学校玩悠悠球!”但我倒觉得不必太在意他们玩,这一玩不正是习作的好素材吗?  相似文献   

15.
李筠瑞 《师道》2010,(7):68-68
今天到六(1)班上课,铃声未响,却见孩子们都拿着一个个鸡蛋在课桌上摆弄。“你们在干什么啊?”我饶有兴致地问。哦!是语文老师让孩子们尝试把生鸡蛋竖着放稳在桌面上,并写一篇作文。“那有没有成功的同学呢?”我又问。一个男孩马上高声说:“有!校长您看。”我应声望去,果真一个鸡蛋稳稳地竖立在桌面上。  相似文献   

16.
看见老师捉蚯蚓做实验,我觉得有趣,也想捉几条来研究。下午放学,我来到校园里的花池边,不一会儿就凯旋而归。我把蚯蚓装进一个小盒子里,它们欢快地蠕动着。谁知过了几天,有几条蚯蚓死了。我把它们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盆子里。一个月后再去看,蚯蚓竟然不见了。为了解开这个谜,我决定认真地做个实验。恰好又死了几条蚯蚓,我还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盆子里,并且做了详细的观察记录。第一天,没有变化;第二天,蚯蚓的身体由淡红变为苍白;第三天,蚯蚓身上的环节看起来有些模糊了;后来几天,蚯蚓的身体渐渐缩短,变扁;再后来,几条蚯蚓的身体混在一起,成了一…  相似文献   

17.
我在美国听了一节小学的自然常识课,课题是“蚯蚓”。在我们国内的上法,一般不外乎,老师先板书“蚯蚓”,然后出示蚯蚓的图片或投影,再是介绍它身体的特征,最后讲讲它对人类的益处。美国的老师怎样上的呢?一上课,老师说这节课上“蚯蚓”,请同学们准备一张纸,上来取蚯蚓。同学们担着纸片纷纷上讲台盛蚯蚓。许多蚯蚓从纸片上滑落下来,学生们推桌子挪椅子地弯腰抓蚯蚓,整个教室顿时乱成一团,老师却一言不发,站在讲台上旁冷眼旁观。课后老师对我说,上了一节“蚯蚓”课后,假如连蚯蚓也抓不住,那么这节课还有什么意义。同学们抓住…  相似文献   

18.
剪断的蚯蚓     
为了向孩子们介绍蚯蚓的再生功能,我当着他们的面,把一条蚯蚓剪成了两截。“你们看,蚯蚓有没有死掉?”不料,我的话刚说完,小朋友们便惊奇地瞪着大眼睛看着我。有的说:“老师,你把蚯蚓剪断了,它疼不疼呀!”有的说:“蚯蚓会不会哭呀?”还有的说:“它会死的吧?太可怜了。”直到活动结束还有小朋友对我说:“蚯蚓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老师,你为什么要把它剪断呢?”面对孩子们充满疑惑的眼神,我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的确,把一条活生生的蚯蚓一剪为二,这样对天真善良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残忍了,他们怎能接受这残忍的举动呢?如果我在准备活动…  相似文献   

19.
吞吃蚯蚓     
在某小学的一次自然常识课上,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蚯蚓有什么特征。经过片刻观察后,学生们开始发言。一个孩子说:“蚯蚓贴着地面的部分是毛茸茸的。”老师说:“你观察得很仔细。”一个孩子说:“老师,我把蚯蚓放在嘴里尝了尝,有咸味。”老师说:“对,我很佩服你。”另一个孩子说:“老师,我用线将蚯蚓扎好后吞进了喉咙,过一会儿,  相似文献   

20.
有一天,一位幼儿园的老师问大班的小朋友:“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呢?”有的说要当航天员,有的说要当运动员,也有的说要当教授……老师听了很高兴,鼓励孩子们说,你们都很有志气。忽然,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长大了要当外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