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质教育是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发挥教师主导性,以学生素质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素质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故而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生物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成为初中生物教学成败的关键。一、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教学”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形成有个人特色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具有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会学。“会学”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在教学中发现,刚上初中…  相似文献   

2.
董玲 《河南教育》2004,(8):19-19
富有匠心的教师一般在经历“模仿、独立、成熟”三个阶段后,就会熟能生巧,追求创新,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多年来,我深深体会到,一位好的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教给学生多少学习的方法,在于抓住语文能力这一根本。重视学生心灵的塑造、思维能力的发展,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就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内涵和特征,促进主体性发展的学习方式,构建主体性发展的教学策略,谈谈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班洁 《中学文科》2006,(12):36-36
俗语说得好:“名师出高徒”。名师之所以出“高徒”,不在于他们教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在于他们善于指点学生“会学”。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在课堂上加强学法指导,教给学生思考的习惯和探索、研究、调查的技能技巧,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了中学各学科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会学”呢?  相似文献   

5.
今天的语文教学该教给孩子们什么呢?有的老师说:“该教给学生知识。”有的老师说:“该教给学生能力。”我想说:“我们不仅该教给学生知识、能力,还应该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心境,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发自内心地体验语言文字。”以下就谈谈小学语文课文感悟的一些方法。一、激发想象就学科教学而言,一般教师都非常注重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其目的很多,如,想象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助于学习自主学生意识的构建等等,这些优点往往是教师所能注意到的。其实教学研究表明,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激发还有助于学生感悟所学知识。就小学语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教给学生怎样学习”。所谓“会学习”和知道“怎样学习”,实即具备一种自我探求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应尽量培养学生这种能力。  相似文献   

7.
开创主体性的中学数学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数学教育要“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主体性数学教学的目标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数学教学,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能力。为了适应数学教育观念的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呼唤“主体性”,反对“客体性”教学。  相似文献   

8.
程丹 《华章》2013,(17)
新课改的实质是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死记硬背的学生也很认真,其主体性发挥了吗?在实践中,我逐步认识到:主体性在于学生“思维”的激发,只有教会学生学会思维,才能培养出“会学习”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龚彦 《文教资料》2005,(30):144-145
当前,主体性教育思想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其基本认识:主体性教育是对传统的继承,古人把教育作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教师作用在于“启”,在于“发”,在于指点学生学习的门径,而不是代替学生做出结论。在主体性教育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是意义的直接构建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导者、组织者、帮助者、服务者。其作用在于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条件,发现儿童的才能、帮助儿童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学生自由、活泼、有朝气,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强。在自然教育中,主体性教育显得尤其特出,因为在自然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为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教给”学生知识的过程。而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体现了现代的主体性教育思想。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教师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过分教给固定方法。我们的语文新课程更应“轻分析重实践”。在读、演、听、说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潜能。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无时不在呼唤着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富有创造性的教育,而创造性的源头来自主体性。那么,如何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一、创设氛围,激发兴趣,营造创新环境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教师要创造各种机会,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教给他们学习方法,使他们乐学、善学,使他们主动进入学习的情景和氛围中。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  相似文献   

13.
于涛 《学周刊C版》2019,(20):72-72
学贵有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引导学生质疑善问,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需要,也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指导学生高质量发问,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从而引导学生质疑发问。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教育渴望并呼唤人性的回归,要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求还给学生人性的课程。教师不能满足于教给学生以知识,更要帮助他们成为“完整”的人,简单地说,为师应该有“四到”。  相似文献   

15.
素质是一个整体的、非均衡的结构,其本质是人的主体性。所以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主体性有没有充分发挥,并非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技能。“自学素质”即学生会学习的素质。在学生形成  相似文献   

16.
正在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并非唯一的教学目的,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自我教育与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使其主动地学习,不再是让其等待灌注、被动地接受知识。同样,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上述要求思考怎样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对此,笔者总结出如下策略,供大家参考。一、转变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要确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结果,而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学习怎样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或“一言堂”,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教育渴望并呼唤人性的回归,要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求还给学生人性的课程。教师不能满足于教给学生以知识,更要帮助他们成为“完整”的人,简单地说,为师应该有“四到”。  相似文献   

20.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结果,而首先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学习怎样发展自己,以及离校后继续发展。”可见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重视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是现代教学论的重要思想,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趋势,这就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与学同步,智与能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