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学娟 《宁夏教育》2010,(10):55-55
数学源于生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体会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而不做不是真教,学而不做不是真学”的生活教育思想启示我们:数学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所以我们必须时刻记住:“学习首先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必须靠学生自己完成”.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知识,培养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树立信心,获得成功感,就必须改革教学模式,把数学知识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生活中来一形成理论性认识一再到生活中去,必将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有趣.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中把数学问题根植于生活,联系生活,扩大教学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去重新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使抽象的数学变得通俗易懂,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要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生活原型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现到数学的魅力。那么,在课堂中该如何密切生活与数学,使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学得趣味盎然呢?  相似文献   

5.
一、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使之喜爱数学 怎样才能使低段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呢?首先要抓住学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让他们去体会、去思考,从而感受到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体会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数学的影子,生活也因数学而美丽多姿.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利用学生的生活雏形将数学知识与之联系起来,让学生轻松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然而,由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有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上课时,多数是就教材讲教材,学生也是被迫地接受数学知识.再加上搞题海战术,使之数学课堂枯燥无趣.教师教得死板,学生学得无奈与痛苦.这样的教学,可谓与人类生活严重脱节,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扼杀了学生的智慧,更失去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也就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  相似文献   

7.
新的课程理念特别强调生活与数学学习的联系.只有让学生联系生活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体会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8.
一、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使之喜爱数学 怎样才能使低段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呢?首先要抓住学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让他们去体会、去思考,从而感受到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体会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一次,全校学生要开庆祝会,我便把学校要求告诉学生。如果每班按三列纵队坐,我们班每列坐几人?学生你一句,我一言,有的说用除法计算,有的问该怎样除。计算遇到困难,学生很着急。这时,我笑着对学生说:“明天我们就要学习除法计算了。”  相似文献   

9.
数学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更积极主动去学习数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何运用教材创造性地发  相似文献   

10.
李芳 《宁夏教育》2012,(3):44-44
数学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数学知识点融于生活当中,把生活融于数学学习之中,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从而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1.
李鹤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2):42-43
数学教育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和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用严谨的教学态度感染学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12.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数学课对高职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是广大数学教师在实践中应积极探索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合作性学习模式的大学文科数学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文科数学是培养文科学生数学素质和能力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开展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大学文科数学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大学文科数学教学实践中,应加强教师与学生对开展文科数学合作性学习的必要性、合理性的认识,精心选取教学内容,改革评价方式,以提高文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及其数学知识和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数学能力被分为“‘学校式’的数学能力”和“创造性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育长期背离正确方向所造成的。传统的数学教育只让学生去理解和记忆已完成的数学理论,而忽略了经验材料的数学组织化和数学理论的运用。数学教学应该是学生从事全面的数学活动的过程,数学教材应该是由系统的数学活动组成的体系。  相似文献   

15.
当前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制约着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数学思维是联接知识与技能的桥梁.本文从学生作业情况进行分析,来思考和寻找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障碍的源由,并提出从思维的求异性、批判性和敏锐性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6.
电大开放教育《经济数学基础》课程的教材及辅导教学中存在着课程教学要求标准过高,偏重数学理论,经济应用不足;学员数学基础薄弱且参差不齐,自主性学习意识不强,工学矛盾突出;以及由于上网条件受限,学习环境差、学习支持服务不够完善,课程远程交互学习难度大等问题。开放教育学员在学习《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时,普遍反映难学、怕学,合格率偏低。笔者认为,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经济数学基础》课程导学教学应着重于培养复合型的教师,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把握数学课程特点,注重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了解学生底细,坚持因材施教,补习必备的初等数学基础;以及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所以应通过有效合理地组织教材、加强课外数学实践活动、创设生活情景等方式,尽可能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这样就会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生活数学,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也为培养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石业娇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10):45-46,82
数学是为解决问题而产生的。数学教学的过程是针对不同的数学主题展开讨论的过程,将它载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鉴于数学与物理学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独特关系,恰当地选择并运用物理情境辅助数学教学,可以使数学教学具体、生动、形象,进而达到启发应用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数学建模是数学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素质的培养提高,已成为数学教育的目标。在初中阶段数学活动就是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处理,在教学中,让学生领会其思想和基本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数学的美是多方面的.数学美能够培养人们学习、研究数学的激情;数学美能启发人们探求真理的思路;在数学教学中,数学之美感能使人们达到以美启智,进而提高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