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生探索活动为主线,精心设计各种活动方案,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各种数学问题,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尝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对树立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思维活跃,对外界新鲜事物有主动探索的兴趣,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学习诉求展开设计,为学生创设更多参与探索学习的机会,这样能够顺利启动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形成崭新的学习认知。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问题设计、主持学习活动、执行探索实验,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冲击,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经历中实现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3.
马占菊 《青海教育》2006,(11):43-44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生探索活动为主线,精心设计各种活动方案,启发引导学生发现、探索各种数学问题,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尝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对树立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科学态度,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综合数学素质等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对眉山市小学数学课堂的调查,发现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枯燥、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索然;学生不愿探索、不会探索;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师生负担过重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眉山市62所小学的百余位数学教师合作开展了“基于游戏的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机器人是进行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载体,机器人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综合创新活动提供了优秀的平台,利用机器人教学对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机器人教学活动是一项综合多种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科技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它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深受中小学生喜爱。是值得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活动是激发学生自觉参与教学过程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实践展示学习过程的主渠道,中学数学课改运用活动方式教学,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为开发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提供了亲身体验的机会, 调动起学生的心理、情感、认知等因素,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从而提高了学生创新意识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7.
云霞 《江苏教育》2006,(1B):36-36
一、用心引导。培养探索意识 教师要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存自主探索中自我发现新知识。对于学生的探索活动.教师要引导而不是代替,促进而不是强迫。  相似文献   

8.
探索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新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发现并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探索性数学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相似文献   

10.
现代的新课程教学理论认为,新型的课堂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生探索活动为主线,精心设计各种活动方案,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各种数学问题,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尝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对树立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数学素质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姚士林 《考试周刊》2013,(68):54-55
自主探索学习旨在将学习更多地看做独立获得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掌握探索的方法,由对知识的认知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索过程,由对知识的认知掌握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解决.把自主探索学习引入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结构将发生质的变化,教学的发展功能将得到充分落实.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诱发探索欲望;张扬学生个性,强化探索意识.  相似文献   

12.
王华军 《天中学刊》2000,15(5):95-97
所谓探索能力就是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诱导、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 ,引导学生从某些已知的数学问题出发 ,通过观察、分析、联想、比较 ,进行科学的猜想、归纳 ,使问题深化、发展 ,发现和总结规律 ,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1 通过特例发现一般 ,引导学生归纳探索为了使学生在遇到抽象性较高 ,涉及面较宽的问题时能打开思路 ,不妨引导学生退中求进 ,通过观察、分析其特例 ,从中探索归纳出一般规律 ,进而寻得解决问题的途径 .例 1 已知 mx ny=a 1 ,nx- my=b 2 ,且 m2 n2 =1 ,a…  相似文献   

13.
活动是激发学生自觉参与教学过程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实践展示学习过程的主渠道,中学数学课改运用活动方式教学,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为开发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提供了亲身体验的机会,调动起学生的心理、情感、认知等因素,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从而提高了学生创新意识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14.
张重喜 《宁夏教育》2005,(10):31-32
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中的探究学习,往往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这就不仅需要师生共同活动,民主相处,教学相长,更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要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并且开展观察、操作、比较、猜想、交流、调查等探索活动,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由浅入深逐步展开三个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在理解和掌握"确定圆的条件"的同时,体会和运用分类讨论、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季玉仙 《小学生》2013,(1):26-26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更新理念,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与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获得新知是促成学生主动发展最有效的方法。那么,该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探索呢?我不断地在思索:学生不懂探索方法怎么办?学生探索的空间如何合理安排?学生间差异如何调节等?经过几年的尝试,初见了一些成效。一、让学生有章可循,学习探索方法让学生掌握自主探索的方法是体现学生主动发展的标志之一。而让学生自  相似文献   

17.
在学生自主探索与教师的引导中,要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必须要互相平衡。重前者轻后者,学生的学习就显得很被动;重后者轻前者,学生的学习就显得很浮躁,达不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两者之间不能偏重任何一方,教师应该  相似文献   

18.
杨东亮 《成才之路》2009,(25):11-11
本文主要从数学教学中三个方面(课前预习、课堂活动、课后活动)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索低效的原因,努力寻找教师在预设和学生学习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教和学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幼儿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幼儿的好奇心比较外露,往往表现在探索的行为和问题的提出上。他们总是试探着去认识世界,想弄清究竟。而科学探索活动的启蒙,正是以幼儿渴望认识而又处于无知、想知之较多而又知之极少为切入点的。我们应该为幼儿提供探索有关周围世界知识经验的相应活动,并给予指导,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其对科学的兴趣,丰富他们的科学经验,从而促进幼儿科学探索活动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间接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以"原初事物"为中心进行探索与交流的一种教学。它具有三个特征:教师间接教导、学生间接学习、以探索和交流为主的教学实施方式。与直接教学不同,间接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敏感性,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间接教学需要教师采用如下策略:尽量呈现"原初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原初事物";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组织多元的教学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