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华 《文化学刊》2009,(4):152-155
“道”是什么?对于此问题,许多人存在着形而下的误读。有人将其解释为科学意义上的“本质”、“规律”。“道”到底是什么呢?本体论意义上的“道”,非本原,非本质,非规律,非终极所在。它超越了一切经验,它是以“反”而生的“无”。它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相似文献   

2.
庄子云:"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这句话表面上论述的是捕雀之术,实则阐述延揽人才之道. 对于企业而言最关键是如何留住人才.那么,企业的"天下"是什么?这就是企业多年积累、凝聚、提升而成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3.
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在刘勰的文学思想之言说中可赋予全新的含义:道可以被言说,但必须以非同寻常的言说方式。故刘勰意义上的"道可道,非常道"可转换为"道可道,如何道":前一个"道"系指刘勰文学思想之本原(源),即儒道释三家思想文化;后两个"道"则指刘勰文学思想的言说方式。刘勰以自然喻道,以梦释儒,以体示佛,其对"道"的非常之"道"给予当下文学思想之言说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万江心 《职业圈》2010,(1):34-37
“道”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几千年?老子所说的“道”.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孔子所说的“道”.是“中庸之道”.是一种方法:佛家所说的“道”,是“中道”.是佛家的最高真理、所述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为中道:道:一首一走.  相似文献   

5.
鬼谷子与赫拉克利特以观察世界为基础,发现了世间万物的不断变化,进而对世界本体做出思考。赫拉克利特明确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活火,鬼谷子则认为世界"端于一",两者都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性质。而对于世界运行背后的规律,赫拉克利特发现了"逻各斯",鬼谷子则批判继承了道家学派的"道",在这一点上,二者高度相似。不同的是,鬼谷子虽没有明确指出,但是其学说却表现出了实践的思想,而以此为基础产生的实用主义倾向则为后人所非议,但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却是历史时代的产物。通过赫拉克利特与鬼谷子的横向对比,厘清二者的思想差异,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中西哲学、文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道德经》的剖析,力图阐释老子所宗尚的"道"实乃"自然之道",或者说一定程度上二者确有同一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老子"自然之道"美学内涵的三个主要特征:以烘云托月的反衬手法揭示"道体"所推崇的"真";以正反两种态度强调与"大道""规律"同一即为"善",反之即为"恶";通过倡导"朴""拙""啬"等观念,突显其反对人为矫饰、扭捏造作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7.
春秋时代的老子是我国最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和观点主要集中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他用"道"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运动变化的规律。道是客观存在的,又是虚无的。"道"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孕育万物。"反着,道之动。"在老子的思想里,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一分为二的,对立的双方是会互相转化的,这种物极必反的微明之理,正是提升个人品质、治理国家的最好修为。"无为"即是道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庄子·天下》篇对墨家学派进行了多方面的评点,具体评述了"非乐""节用""自苦""后世弟子倍谲不同"等主张的不合理之处,最后得出"为之大过,已之大循"的结论。《天下》中对墨子个人的评论"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存在明褒暗贬的意味。《天下》中对于墨家学派的评论是以"道"为参照的,即是以道家的原初性理念为依据,得"道"才能算是至境,自然就会主张顺应自然、遵从本心、无所凭借、顺"道"而为,所以最后才会认为墨子"才士"也,对他的"才"因不得道而无法施展感到惋惜。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任何国家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皆离不开它们文化本原最高存在,离不开它们的安身立命之教,总是从那里引出理想、信仰、信念、伦理、道德及精神世界存在,并以此为内在的目的论,寻求历史发展道路,不断实现社会进步和经济创新的。本文认为,以天道为本体的礼教文明,不仅是中国经济创新的大文化背景与哲学基础,而且是它也为经济创新提供最为根本的动力、广大悉备的知识体系及最高价值判断。创新思维,终究是文化思维;经济创新,终究是文化创新。因此,经济创新,在于文化创新,在于本原处提出创新;一切没文化创新,离开本原的创新,不过是功利之求的胡乱折腾!现在西方已经抛弃由新教伦理发展起来的原始资本主义精神,走向了帝国战争、杀戮、掠夺之路,造成了整个价值体系崩溃。实证科学虽然异军突起,统治、霸占了整个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然它的"两个坎陷",则造成了人类精神大厦坍塌,及伦理道德难以挽回的颓势。挽此颓势,必须回到礼教文明的天道本原,回到它的宇宙原理,及生化人类万物的大法则,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为最高教理,从重新教化人心人性做起,并从其最高源头处,提出社会经济法则,创新社会经济体系,建立法则秩序,开出新的文化历史局面。  相似文献   

10.
本期语萃     
《文化学刊》2011,(1):1
总之,红学版本上的问题很复杂,稍有不慎即酿误判,大家有必要警惕"因为没见过所以不存在"的逻辑失误。鉴于以上甲戌本独同于张新之评本变文的例证,笔者认为,由所谓"甲戌本独出"的异文最正确的现象,并不能证明它就是曹雪芹的原本原笔,而且,这不但  相似文献   

11.
“可信”与“可爱”的悖反性命题 ,是纠缠王国维一生的根本问题 ,也引起后来学者对之的无数论证与阐释。本文以王国维前期文本为依据 ,通过对其所推崇的三种思维方式即充足理由原则、直观经验论、思辩原则的递进式考察 ,揭示其以“可信”求“可爱”的内在精神旨向 ,即追求一种“可信”所及的“可爱” ,及将之作为人文学术理想状态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13.
德国生态哲学家萨克塞说,生态哲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告诉人们用广泛关联的整体观点看问题;美国学者卡罗琳·麦茜特则认为,生态学作为一门自然哲学扎根于有机论。①其实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告诉我们的无非都是同一个信息: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孤立存在的,所有的东西都彼此联系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粗略地说这就是所谓的“生态观”。20世纪的下半叶,西方学术史上最具纪念意义的事件之一就是生态学突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成了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全新的世界观。它与西方传统的科学世界观明显不同。在传统的科学世界观看来,世界是由一群基本而独立的…  相似文献   

14.
希腊"规则"     
  相似文献   

15.
"北大醉侠"     
  相似文献   

16.
"离婚"模式     
  相似文献   

17.
野猪"缘"     
  相似文献   

18.
说"何其"     
  相似文献   

19.
赢得"过客"     
赢得顾客,是企业赢得市场之本.应当怎样去赢得顾客呢?笔者以为,须首先赢得"过客." 泰国一位酒商曾别出心裁地在曼谷繁华的大街上造了一个小木屋,四周打上个小圆孔,并挂上一块写着"不准偷看"四字的醒目标牌,诱发过往行人的逆反之心,策划者越是不让偷看,行人们越是想看个明白.结果引来了无数的"过客",通过小圆孔扫描看到的是"美酒飘香,请君品尝"的诱人字样,而偷看时鼻子所处的位置,又恰好是一坛敞开的美酒,散发出浓郁的香味,这对那些过客来说,真乃挡不住的诱惑,于是一个个慷慨解囊,争相购买.  相似文献   

20.
"没有"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