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中国近代社会最主要矛盾的变化,教师有必要向学生阐述清楚。即:“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理由有二,一是能正确解题。  相似文献   

2.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学课本中是这样表述的:“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可以说这是对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高度概括。然而,如果我们仅仅拘泥于课本的表述,就无法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把握。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史是指从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历时110年,是以社会性质作为分期标准的。整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又是中国人民获得翻身解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的历史。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本文试就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及其演变,浅谈自己的认识。一1840年前后,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英国…  相似文献   

4.
求索 《考试》1999,(10)
一、首先,要从宏观角度、从全局的高度对中国近代史有一些基本的理解和认识1.“一个形态”: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2.“两大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最主要的矛盾。3.“两大历史任务”:“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杨祥芳 《新高考》2007,(12):40-45
1.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误以为仅仅是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近代史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应该是两对,国内阶级矛盾和中外民族矛盾,其中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6.
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过去在史学界就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近代中国存在有三种不同的相互交替变化的主要矛盾形式;一种意见认为,近代中国只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主要矛盾形式。最近,林华国同志在《怎样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一文中,明确提出了近代中国社会只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主要矛盾形式的意见。读过之后,我感到他是把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提出的三种主要矛盾形式的学说,与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提出的“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的论断,进行了割裂和对立,因而作了片面的、错误的理解。结果,不仅把近代  相似文献   

7.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  相似文献   

8.
一、单项选择题: 1.鸦片战争后 ①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③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④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9.
政史不分家,如果在历史复习中,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来分析、解决历史问题,一些原本很棘手的难题,就会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即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这里所讲的重点即主要矛盾,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因此,我们处理、解决问题时要抓住主要矛盾,如不分主体,抓不住中心和关键,眉毛胡子一把抓,十个指头按跳瘙,势必在错综复杂的事物面前如坠烟海、手忙脚乱,结果往往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不可能把事物办好。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即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使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由主权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社会性质的变化又引发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从鸦片战争前的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且贯穿于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开始到终结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民主革命从发生、发展到胜利的历史。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但在不同时期,主要矛盾也发生着不同的演变。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内容包括四方面,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面对屈辱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斗争的历史;又是先进的中国人民探索各种救国道路,直至最终取得民主革命伟大胜利的历史;同时,还是中国近代化及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产生和缓慢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课本第 10页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从此 ,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教学参考书》第 2 2页关于“旧民主主义革命”又是这样解释的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从 1840年鸦片战争到 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 79年 ,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既然…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旧民主主义时期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之一 ,其结果与影响极大 ,但课本第 12~ 18页从正文到练习题均未正面提及。而《教学参考书》第 2 5页在“思想教育目标”中 ,明确指出 :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仅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而且促成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此“目标”怎样落实呢 ?一是通过课堂小结。二是通过练习。三是列为单元测试题目。这才能让学生领会并掌握。“思想教育目标”得靠自己落实$福建省永春侨中@潘贤铺  相似文献   

13.
在一些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教材以及其他有关的论著中,都说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还常见有这样的考试题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规定的标准答案也如以上表述。我觉得这样的表述是不准确的。在《矛盾论》一文中说:“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又说:“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这就是说,主要矛盾只能有一个,而不能有两个。上述把主要矛盾表述为两个的根据,显然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的“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  相似文献   

14.
一部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鸦片战争以后,由于中围社会性质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相应变为外国资本主义(19世纪末开始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成为中国人民的两大革命任务。从世界历史的一般规律来看,这两大任务是在资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5.
主题内容认知  鸦片战争是中国步入近代社会的开端 ,自此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 ,逐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两大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既要反对外国资本主义 ,又要反对本国封建主义 ,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近代化。 10 0多年来 ,从农民、地主到民族资产阶级再到无产阶级 ,从自发的斗争到有组织的斗争 ,从向西方寻求真理到向俄国学习 ,从器物到制度 ,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抗争与探索 ,最终在中…  相似文献   

16.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页。在这期间,纷繁复杂的种种历史事件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启示,以警示后来者吸取沉痛教训,圆满完成中华复兴的历史责任。一、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被突如其来的外来因素打断1840年鸦片战争,世界列强接连不断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并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对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控制和干预。中国在实际上被纳入不平等条约体系,在国际上没有民族独立地位,使中国一步步陷入了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由此而引起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构成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矛盾有二,其一是成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其二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因此,中国近代史革命性质就成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人民大众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因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阻碍、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势力。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才能为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乃至国家富强。二、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同时造成了中国社会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89页)在我国近代,正是由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发,也由于中国保守落后而一再挨打的教训,促使一些志士仁人,如康有为、梁启超等努力向西方寻找救国的真理,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政治学说、文化教育.这就产生了一个向西文学习的潮流.广东的近代体育正是在这一潮流中兴起的.  相似文献   

18.
课本第 3 0页《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略的加剧》一目与所述内容不符。内容在讲述 19世纪 60至 9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同时还讲述了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干涉 ,即赫德向总理衙门递交《局外旁观论》和美国人蒲安臣代表中国出访欧美。因此建议将标题中“经济”二字去掉 ,改为“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加剧“题”与“文”不尽相符$安徽省合肥市铁四局合肥中学@彭江龙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变是全方位的,也是多层次的。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社会性质上,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又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中摆脱出来,成为享有完全主权、独立自主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社会矛盾上,从原来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矛盾成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在革命性质和任务上,中国革命从旧式的农民革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发展是极其复杂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在多种多样的社会矛盾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它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它则处于次要的,服从的地位。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因此,革命政党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并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是正确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关键问题。斯大林同志说:“我们党的政治战略的最大优点之一,就是它善于在每一个时机找出运动的基本环节,抓住了这个基本环节,然后就把整个链条拖向一个总的目标去解决任务。”(《斯大林全集》第12卷第171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