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教前聚焦: 《变形记》是奥地利表现主义大师卡夫卡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小职员格里高尔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暴露了西方社会家庭关系的虚伪性及其利己本质。小说这一主题,生动地通过格里高尔与家人关系的描写,逐层深刻地揭示出来,从而撕破了笼罩在家庭关系上面的温情脉脉的面纱,让我们看到了亲情的冷漠,人性的扭曲。理解这一主题并不难,关键是作者如何通过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一步一步深刻地把生活幽暗处这个令人惊悸的真相展现在读者面前。所以,教学时,抓住格里高尔与家人矛盾的冲突点,层层剖析,小说的主题便水到渠成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相似文献   

2.
从表象来看,《变形记》形象地表现了人为了谋生而不得不从事的所谓职业是如何压迫着人的精神和肉体,是如何贬低人作为人的价值、夺走了人的自由和支配的权利,甚至把自己的身体也从他那里异化走了。格里高尔作为长子(也是家中惟一的儿子)肩负着家庭的重担,长年累月地干着旅行推销员这个累人的差使,为了保住这个职位还受尽了屈辱。他白天疲于奔命,晚上一头扎倒在床,提心吊胆地睡几个钟头,只是为了迎接第二天机械的重复。这一点与开头依据的“从不安的睡眠中醒来”呼应上了。在这种种压力下,劳动创造的欢愉彻底消失,格里高尔被异化为“职业”,…  相似文献   

3.
4.
弗朗茨·卡夫卡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短篇小说《变形记》以其极富特色的创作构思和深刻的寓意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小说在荒诞的故事情节中揭示真实的现实生活。本文试从写作手法、小说反映的主题及其现实意义这几个方面对小说进行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5.
提到卡夫卡的《变形记》,人们往往立刻会反应出一个词:异化。说起人的异化,往往认为其社会性因素是最为主要的。但是。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人的异化的唯一原因吗?昆德拉说:“如果我们不愿意被一些关于卡夫卡的神话和传说欺骗。我们就找不到弗兰兹·卡夫卡对政治感兴趣的任何一个重要迹象。”他又说。“人们试图把卡夫卡的小说解释为对工业社会.对剥削、异化、资产阶级道德的批评,可是。在卡夫卡的世界里,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构成资本主义的东西:既没有金钱及其力量,也没有商业,  相似文献   

6.
《等待戈多》体现的是被异化了的西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这是现代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成为人类异己的力量,人的行为从而全面扭曲和严重异化。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被异化为荒芜寂寥的荒原,这是精神虚无的象征;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语言也退化成两个流浪汉一系列机械、毫无意义的重复与符号。这是贝克特对失去精神支柱的现代文明的"否定",将无力自救的西方现代人试图寻找出路异化为"等待戈多"。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变形记>这篇小说进行了公允的评论.卡夫卡通过格里高尔"变异"的故事毕竟让我们如实地看到了"畸形变态"就是那个社会活生生的现实.但他没有也不可能正面地展示引起这种异化的真正原因--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这个不可调和的矛盾.从小说来看,格里高尔的"异化"只是一个个体现象,是一个偶然,然而从其社会本质来看,它是一个普遍现象.由于那种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本质所决定,必然要出现格里高尔的这种悲剧;"异化"只能是那畸形社会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作者在悲哀的情绪流露中,完成对人和现实的异化审视.主要体现在人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人的软弱和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以及荒诞的真实,本文也正是从这四个方面对西方社会异化现象进行分析和阐释的.  相似文献   

9.
《变形记》的主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卡夫卡《变形记》主题的解读,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体验和理解。笔者在仔细研读该文后发现,它叙述了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小人物格里高尔为了追求理想而奋斗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艰辛、孤独、执著和绝望。可以说,此文是一首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孤独的奋斗者而唱的哀歌,为何能这样理解呢?下面,笔者就通过对文中意象的解读来试析之。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旧上海卓尔不群女性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她的小说主要以新旧文化交替的上海为背景,就题材而言,大多是不如意或不幸的恋爱婚姻故事,表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金钱价值观对中国传统封建伦理冲击以及社会小市民在这一过程中性格变异和心理的扭曲。她从婚姻家庭的角度表现了平凡的小人物尤其是女性在金钱社会的驱动下人性的退化。本文从这一角度向读者展现了张爱玲小说独特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
孔孟儒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资本主义因素有很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而且反映了资本主义因素发展的进步要求,正如西欧封建社会的文艺人,启蒙运动等思潮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时代要求一样,然而,秦汉以后的儒学出现了“异化”的趋势,这种“异化”的儒学完全背叛了孔孟儒学的民主精神。  相似文献   

12.
“异化”在现代社会呈现出有别于传统的含义,人作为审美主体已在审美中萎缩,客体却在无限“物化”,这样使得审美个体的三种状态交织存在,主体的回归也只是虚幻性的自足。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的“异化”概念,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其一是意识、精神分裂为二或树立对立面;其二是指意识发展到精神阶段出现的人类的对抗性社会;其三是指人的本质是通过劳动外化,转化为对象。通过这三方面的分析,揭示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性质和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14.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系统理论介绍到中国后已被用来解释阐述了多种文化现象,其深刻性和指导性不言而喻。本文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来看鲁迅先生的异化翻译理论,发现异化理论的出现并非偶然的个人行为,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文化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网络人文生态是一种以人文精神为系统的意义支撑的人文生态,强调人文关怀。网络人文生态由环境系统和网络人系统构成。网络人文生态构建必须遵循“辅人技术”“人文精神”“技术人文”和“系统和谐”四个基本的原则。从技术、精神和制度三个维度来建设和谐、健康、文明的网络人文生态。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翻译应以异化为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归化与异化作为翻译的基本原则,是译界近年来所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人们对于归化与异化众说纷纭,见解不一。然而,在跨化翻译中归化与异化是译必须面对的选择,应该坚持哪一种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通过分析归化与异化的利与弊以及化信息的传递效果,认为跨化翻译应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做过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卢卡奇的“物化”是贯穿《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的重要思想,法兰克福学派则继承了其中的批判思想,着重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媒进行分析和研究。随着电子时代的来临,异化更加严重,文章就传媒所造成的三个方面的异化进行论述,力图为媒介批评提供一个新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知识的激增与速衰,对知识和信息良好的敏感性和发达的加工处理能力是现代学习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怎样使纷繁复杂的知识信息得以简化、统整和完善以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需求,是学习者面临的重大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学习者在对知识和信息处理过程中却出现了认识上的模糊和困惑、矛盾与冲突,继而引发了学习实践上的偏差,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绝对化的做法,这种现象被称为学习异化。此研究从现象到本质对这些异化进行剖析解读,试图找出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以期引起业界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大众文化已成为大众的“第二自然“,它满足了大众的生理需要和心理欲望,使大众从中获得了幸福与快乐.但大众文化又使大众满足于现状,逐步丧失自身的主体性和个别性,从而出现了大众的“异化“现象.本文着重阐述现代社会中大众的同化、物化和退化三种异化现象,对大众文化作一些善意的批判,希望对精神文明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消费异化不仅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社会道德现象,它与道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消费异化的形成有其道德上的原因,因此扬弃消费异化的途径虽有多种,加强道德制约应为不可或缺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