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习"即学生自主进行的预先学习,不仅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纽带,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农村小学教育迫于教学环境的限制,留守儿童、单亲家庭越来越多等现状,教师要得到来自家长的帮助很难、很少,往往预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应该并可以结合实际,使预习成为学生能够并乐于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在预习中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地索求的意识。一、转变思想,师生共重预习态度决定一切。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重视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预习能力作为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老师应该要创新预习设计,保证预习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预习活动,提高预习的效率。因此,本文从初中数学的预习现状入手,探究了初中数学的预习设计策略,以期提高预习的质量,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李海燕 《考试周刊》2010,(19):86-87
数学课堂教学提倡有效性,而有效的课堂与学生的预习是分不开的,预习要真正地落实到位.需要教师对预习作业进行一些思考和设计。本文作者从预习现状入手.对数学的四个学习领域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针对各自领域的特点设计学生的预习作业,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又改善了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提倡探究性学习,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实现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探究学习并不排斥对知识的事先预习,在预习中每一个学生都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因此,高效或者说有效的探究活动需要课前预习来扩充学生的认知背景,提高探究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提倡探究性学习,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实现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探究学习并不排斥对知识的事先预习,在预习中每一个学生都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因此,高效或者说有效的探究活动需要课前预习来扩充学生的认知背景,提高探究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教苑时空·教研经纬 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提倡探究性学习。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实现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探究性学习并不排斥对知识的事先预习,在预习中每一个学生都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因此,高效或者有效的探究活动需要课前预习的学习方式来扩充学生的认知背景,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0,(49):75-76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对学生的数学预习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预习是学生接触新知识、实现新旧知识融合渗透的第一步,所以,教师需要对数学预习提起重视,通过预习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敏感性,鼓励学生在预习阶段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这些都是预习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基于此,本文将以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为例,探讨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预习方法,以此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唐萍 《广西教育》2013,(33):38-39
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课堂变得热闹了,形式也丰富了,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东西。究其原因,很多教师将数学课上成了活动课、手工课、美术课,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开展必要的操作和交流讨论,其中必须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一、设计各种预习作业,关注学生思维的起点预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预习明确新课将要学习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预习就是学生在上课之前,把老师要讲的内容预先自学一遍。它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下面就数学学科谈谈预习的利与弊。一、预习的利1.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  相似文献   

10.
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的过程。"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去建构对数学的理解。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经历自己"做数学"的过程,而数学预习活动正好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  相似文献   

11.
吴文林 《考试周刊》2012,(74):151-151
预习是生物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预习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本文中.作者简单阐述了预习在生物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高中生物学科的特点,总结了一些教师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的方法.希望在有效的预习活动的引领下,学生的生物学习活动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都能够得到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12.
预习是学生听课前独立地对新教材进行准备性地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序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预习,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积极的进行自主探索和思考,并能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也为教师各种课堂教学的设计、运用带来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体系中,高中教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决定着学生是否会进入一所优质的大学,这对高中生未来的发展意义深远。在高中教学课程中,数学是重要课程之一,且此阶段的数学知识点难度大、涉及范围广、学习压力大,为保证课堂学习效果,做好前期的预习工作极其关键。但是高中数学知识更加复杂,一些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问题,影响预习效果,这就需要不断提高高中数学课堂预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预习是学生学习个体的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动,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仅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更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却认为数学预习是鸡肋,丢了不舍得,留着没用处。也有的教师认为:学生若课前预习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失去新奇感,上课时会缺乏求知的欲望,养成不好的听课习惯。在学生知道了知识的有关结论后,上课老师如何讲?对学生学习数学到底需要不需要预习,教师争议颇多。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重视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预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积极思维;要创设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在成功的探究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张立静 《新疆教育》2013,(11):57-57
现代科学日新月异,知识如浩瀚的大海,新时代要求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不再只是掌握知识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获取知识的技能,即学会学习。学习技能一旦形成是终身受益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应切实的把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摆在重要的位置上。所以培养学生有效预习的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课前预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习·质,提高其自我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因为对预习的要求不到位,使得预习太流于形式,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鉴于以上原因,我们不妨尝试一下利用预习学案来引导学生的有效预习。  相似文献   

17.
仲崇健 《考试周刊》2011,(15):72-73
新课改模式下,要避免教师的满堂灌,就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更离不开预习。学生一旦掌握了预习方法,就能搭建起新旧知识的桥梁,引发探究知识的兴趣,从而更深层次地掌握技能。  相似文献   

18.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序曲,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有效交流的保证。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数学预习的目的,掌握数学预习的步骤,创设良好的预习氛围,分层次、分梯度设计具体、细化的数学预习任务,采用实用、可操作的预习方法,为学生数学预习搭建平台,架起学生原有经验与新知学习的桥梁,培养学生数学预习的习惯,提高学生预习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学习知识的过程需要温故而知新,教学的过程需要预设,这都是说要有准备地去学习新知识。初中英语教学中预习环节是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有的教师认为学生预习了知识,就会失去兴趣,就没了新鲜感,这是错误的。预习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一堂课所要学习的重点,在听课时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为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预习能力,培养学生主动预习,抓住预习重点。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应用非常广泛,它随着知识和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在不断更新,学好数学与其他基础课是当代人立于不败之地的必备素质,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则是当下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换句话说学会预习是取得成功的良好开端,也是展示课顺利进行的有利保障.下面谈一下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些关于数学预习课的做法与感悟.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较强运算能力和分析能力,而这种思维能力对初中生来说是相对缺乏的,因此在预习课上针对不同的预习内容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一)概念的预习,预习新的一章内容,教师应该让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