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技能的主要途径。为了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所以我们会牢牢地存盘在头脑中,这些是他们的兴奋点,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利用。提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每位教师都要高度重视数学课堂过程的研究,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够成为学生们喜欢的学习过程,而我们则会在这样的过程的引领下给与学生更精致的教育,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的成长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生活的课堂。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游戏具有种种教育的价值。儿童既然喜欢游戏,我们就可以利用游戏活动来支配他们,来养成他们的学习习惯,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得到协调发展。"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着让游戏活动走进数学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4.
许多老师发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有了灵气活力,许多同学在数学课中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上课时总是让老师感觉他们心不在焉,更谈不上什么创建生态课堂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个人觉得,是由于他们失去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找不到"求知的火花",找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创建和谐的生态课堂呢?这个问题值得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们进行深深的思索.我个人认为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那的欲望”,因此,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然而,中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的课堂上存在一种可怕的危险——这就是一些中下学生坐在课桌后丽无所事事,课堂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索然无味,我们的教师也认为他们的大脑象一潭湖水,平淡九奇、不可丌窍,这些学生整天就生活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日复一日。针对这种教育现象笔者痛心疾首,极力呼吁同行们共同努力,拯救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僵化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6.
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对于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正确评价同伴和认识自己,发展自身的素养。然而课堂倾听的现状并不都能令人满意,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孩子敢说了、爱说了、会说了,可是他们的耳朵也同时"失聪"了,听的能力也缺失了。学生会动脑、会思考、会质疑、会创新的前提应该首先要学会倾听。倾听才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源泉,而我们现在的数学课堂却忽略了它。这是一个值得每位老师深思的问题,我们必须对小学数学课堂倾听能力的缺失进行深度分析。  相似文献   

7.
陈绍山 《考试周刊》2009,(12):75-75
生活是创新思维的源泉,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需先要让他们融于数学;要想让他们融于数学,必先让数学融于生活。只有将枯燥的数学理论回归于生活,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实现理论、生活、学习者的有机融合,数学才会成为一种追求、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8.
徐燕 《课外阅读》2011,(7):204-205
猜测是植根于经验和事实之上的一种合情推理。有效的数学猜测,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有着独特魅力,能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有人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如今,数学猜测已经成了学习数学的一种重方式引入我们的课堂,有利于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意志,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吴建国 《考试周刊》2014,(97):83-83
<正>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取决于学生探究数学活力的形成程度,学生学习数学活力不仅来自于学生自身的智力和智慧,而且来自于课堂学习活动的愉悦程度。下面笔者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实践中所做的思考。一、愉悦课堂生发灵感需求教学情境的优化数学是抽象的、深奥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费力,尤其是那些学习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中更显得无从下手。人们往往认为数学课堂不可能像阅读感悟文学作品那样生动有趣,学生容易在受到感染中增强学习能力。数学教学总  相似文献   

10.
数学作为一门很枯燥的学科,它是抽象的,所以讲起来缺乏语言类学科的生动形象的特点。故而数学课堂一般都很沉寂、枯燥、乏味、没活力,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学进程和课堂效率。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他们的自律性更低、好奇心更强、爱动爱跑,让他们坐在那乖乖地听教师讲课几乎是很难的,更何况是这枯燥乏味的数学课。所以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脑思考能力,我们引进了游戏教学的理念,并通过研究游戏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应用,来改变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徐英 《考试周刊》2014,(5):62-63
我们研究数学课堂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要以学生为本,建构以提高每个学生数学素养为宗旨的教学体系和课堂模式.数学教师要以有限的课堂为起点,在有限的数学课堂中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更好地发展的追求是无限的,要用尊重和信任去构建、用理解和鼓励去启迪、用智慧和耐心去引导,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会更具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2.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本文从"有生命"的数学、"生活化"的数学等层面进行探究实践,得出:只有构建这种层面的教学课堂,我们才能够真正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和教师都能体验到一种生命的尊严、生命的欢乐,才能使我们真切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的涌动.  相似文献   

13.
信息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也不断地尝试新技术,应用新模式,呈现出数学课堂教学的多姿多彩,其中微课在课堂上的应用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模式,也深受师生的喜爱,微课也开始走进数学课堂,走进学生生活。所谓微课,就是一种直观的、高效的、小型的教学片段,通常一个微课只解决一个小问题,特别是在难点突破上,微课有其特殊的优势。微课给我们数学课堂带来了新的教学活力,促进了教学更高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4.
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活力成为当前众多老师研究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很多初中教师开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深受初中生的喜爱,他们将初中数学课本内容以及数学课堂都变"活"了,这种充满活力的初中数学课堂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5.
创设有效情境是数学教学的一种手段,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一种途径。为了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创设情境成为数学教师教学的重头戏,也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些生动活泼、新颖有趣且富有思考价值的教学情境创设,激发了课堂活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但是,有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狭隘的教学情境,淡化甚至扭曲了激趣教学的初衷,降低了数学教学的实效。究竟如何来创设课堂有效情境呢?我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在中职数学活力课堂应用游戏化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改变课堂枯燥、乏味的氛围,为中职数学课堂注入活力,以此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游戏化教学在中职数学活力课堂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丁淑君 《广西教育》2013,(13):60-60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从原来的死气沉沉变得热闹起来,各种实践操作、合作学习、游戏竞赛层出不穷,这些形式给我们的数学课堂注入了很多活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数学课堂的进步。但细细想来,我们的数学课堂好像缺失  相似文献   

18.
袁锦嫦 《师道》2007,(6):45-45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让知识活起来,让课堂动起来,让其洋溢生命的气息。让真情充盈课堂没有"爱意"的课堂算不上是理想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意",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然而,中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的课堂上存在一种可怕的危险──这就是一些中下学生坐在课桌后面无所事事,课堂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索然无味,我们的教师也认为他们的大脑象一潭湖水,平淡无奇、不可开窍,这些学生整天就生活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日复一日。针对这种教育现象笔者痛心疾首,极力呼吁同行们共同努力,拯救这些学生的学习兴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在生活中产生的,离开了生活这个源泉,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只有让数学课堂扎根于生活的土壤,才能拥有活力和生机。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数学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他们眼中的数学成为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下面就谈谈本人在平时的课堂上的一些简单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