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师的备课已从“备教材”走向“备学生”,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其实,备教材与备学生并不矛盾,备教材是备学生的重要手段,关键是教师不能为教材所限,要学会“用教材教”。笔者认为,“用教材教”主要是指教师备课过程中要对教材所涉及知识进行深挖与拓展。下面以“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中的曲辕犁为例,谈谈自己在备课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
备课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它是教学活动的准备环节,起着制定蓝图、预先谋划的作用。实践证明,传统的“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虽有便利性和实用性,但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已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完整的备课程序。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保证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我们要对以往的“三备”程序重新进行创造性设计,即洞察学情、聚焦任务、陈述目标、配置检测、关注过程,简称“五备”,也就是“备学生、备任务、备目标、备检测、备过程”。下面就对这五项程序做以简述。一、洞…  相似文献   

3.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备课怎么备”、“教学设计如何设计”、“写教案如何写”之类的问题。在大学读书时,教《教育学》的老师在讲到“如何备课”这一节时,苦口婆心地强调要“备教材”、“备学生”,以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情”作为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依据。记得期末考试时出的考题就是“怎样备课”。自己做了教师之后,我一直按“备教材”和“备学生”这两个要求来设计我的教学。后来我发现,“备教材”与“备学生”其实是合而为一的事情而并非分开的两个要求或两个程序。我将它理解为“根据学生的学情梳理教材的知识结…  相似文献   

4.
潘绍霞 《成才之路》2009,(34):57-57
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要求“鲜活”“丰富”“有趣”,教师就要更好的做好准备,备学生,备材料,备教具等,我认为要做好“三备”。  相似文献   

5.
石东方 《物理教学探讨》2001,19(9):12-12,29
备课通常分为三个环节:“备教材、备实验、备学生”.备教材、备实验我们把它称之为“静态备课”,而把备学生称为“动态备课”,很明显,教师只有在备课时采取动、静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仅就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进行“动态备课”.  相似文献   

6.
备课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备学生,但是有不少老师疏于对此项工作的研究。其实备学生很有学问,笔者认为备学生必须做到以下“三个了解”。一、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是备学生的一项基本工作。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认知水平也有所区别,甚至参差不齐。但是我们应从总体上针对该年龄段孩子的特征,综合学生所在地域等因素于不齐中寻找有规律的“齐”,抓住一些共性的东西,了解学生总体上的认知水平,以便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是备学生的一项关键工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  相似文献   

7.
陈恩华 《学语文》2013,(5):68-68
一、“同课异构”:对问题本身的追问“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同一课程,用不同的方法、形式完成教学内容,换句话说就是“同”的是内容。“异”的是方法、是形式。但是,笔者认为,对该问题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同课”之“同”不仅包括课程内容栩同,且应包括相同学生群体在教学理论中,教师备课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一个教师在面对不同群体的学生时,  相似文献   

8.
备教材先备大纲吉林程英杰,朱秀荣“备”教材,是基本教学环节之一,这在绝大多数学校和绝大多数教师中都始终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但也有一些教师确定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很大,在强调“备”学生、“备”教学条件的同时,随便删减教材内容,结果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  相似文献   

9.
1郾教学内容的资源库。“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已成为教师备课的三部曲,但对如何备学生还停留在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上,也就是仅仅考虑学生已学了哪些知识,而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思维方式、学习类型等考虑甚少。这说明我们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风格,千万不要“学的法子”跟着“教的法子”,“教的法子”跟着“考的法子”,否则这样的老师就是“拿书本来配学生”的老师。陶行知指出“依据生活来教育”、“过什么生活用什么书”,因此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才能对学生成长起到指导作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李葆春 《湖南教育》2002,(15):50-50
一、备学情学生是阅读课堂的主人,是教师实施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对教学设计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备课时,心有学生,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认知特点,并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二、备学法俗语说:“理儿只有一个,方法却有千万。”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自觉地运用着各种学习方法。学习心理说明,学生的学习方法总是因人而异的。心有学生,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法,更要备学法。例如,学法有“抓课题读文法”、“抓重点词句读文法”、“朗读体会法”、“资料查询…  相似文献   

11.
备课中有一项很重要的环节是备学生,但是不少老师自认为对学生已经很了解,从而疏于对此项工作的研究。其实备学生很有学问,笔认为备学生必须做到以下“三个了解”。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高职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师需要进行深度备课。要认真“备学生”,将“以学生为中心”落到实处;要认真“备内容”,着重把握“备目标”“备整体”“备逻辑”三个维度;要认真“备教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思考力和创造力,促进深度学习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刘红斌 《今日教育》2006,(7S):11-12
传统的数学备课要求我们做到“六备”:备大纲、备教材、备教参、备练习、备板书、备学生:钻透“七点”:钻透重点、难点、关键点、知识点、能力点、切 入点、渗透点:研究“二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实施新课程后.我与许多教师一样对现在如何备课产生过困惑。难道我们以前的“六备”、钻透“七点”及研究的“二法”还不全面吗?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学习.我逐渐认识到:传统的备课强调的是“以本为本”、“以纲为纲”.以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为本.脱离社会交际和学生生活实际,新课改则鲜明地体现出“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数学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备课思想.才能以崭新的教学设计代替传统的教案。  相似文献   

14.
王巧云 《农村教育》2007,(7):107-108
了解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教师不仅要“备教”,更要“备学生”。也就是说,一个教师在备课时,先要熟悉教材,并且在此基础上考虑针对学生的教学方法。那么,究竟要怎样“备”才是做到了“备学生”呢?作为一名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师,我有如下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一、“五五”教学理念的建构 (一)课前做到“五备”。即:备课标,做到脑中有“纲”;备教材,做到胸中有本;备学生,做到眼中有人;备教法和学法,做到手中有法;备流程,做到展开有序。其中,备学生是“五备”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6.
吃透“两头”上好思想品德课所谓吃透“两头”,就是指教师必须吃透学生思想和教材内容这两头,认真备课,把备课和备人结合起来,做到备课先备人,备人先备思想。吃透学生思想要求教师了解学生,教学有针对性。如,教学《谁最美》一课时,课前组织学生调查、访问。课堂教...  相似文献   

17.
1说课、备课和授课概述 1.1“备课”概述 “备课”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教师在授课之前的准备工作环节,它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法三个重要部分.备课是静态的工作程序,是教师钻研课标和教材以及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的独立思维活动.备课的必要性虽然在理论上是“人人皆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有...  相似文献   

18.
学习风格的研究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把握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备课是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它除了要求教师“备教材”外,还要“备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的特点,这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通过观察、谈话、作业分析等多种方法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同时...  相似文献   

19.
备好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传统的教师备课主要是“三备”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而在新课改实践中,教师备课不仅要重视“三备”,还应关注自身准备即“备己”。备课“备己”是教师学习、反思、成长与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清醒认识、深刻理解,并积极主动地加以实践,提升自己并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发展。一、教师备课“备己”的意义阐释1.备课“备己”有利于教师积极践行新课改理念要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新观念,转变角色,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其一,新课程要求教师再也不能将知识灌输作…  相似文献   

20.
备课过程中,一定要“备”学生。然而在实际备课活动中,许多老师却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对学生学情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思考与探究。本文在提倡“备”学生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去“备”学生和怎样“备”好学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