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来说,悲剧作品采用平视视角,喜剧作品则采用俯视。正是通过视角的转换,《呐喊》《彷徨》中的大多数小说达到了悲喜杂糅的艺术效果,本文分析了视角转换的三种方式:独特叙事情境的设置、情节和内容的悖反及隐喻功能的运用、从旁观到自省。  相似文献   

2.
鲁迅生前,如果有人替他开一个“内销”“帽子”展览会的话,那是大有可观的:“世故老人”、“有闲阶级”、“封建余孽”、“二重反革命”、“法西斯蒂”、“买办意识”、“调和论”,等等。这是“活在人间”的“一个常人”所交的“华盖运”。和尚交“华盖运”能成仙为佛。鲁迅小时拜的第一个师父是和尚,凭他这“小和尚”的身世、资历,死后  相似文献   

3.
叙述视角的成熟,是现代小说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鲁迅小说《呐喊》、《徨》中有五种叙述视角:即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与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叙述和第三人称旁观者叙述及第三人称人物有限视角叙述。因而《呐喊》、《徨》比之古典小说更利于传递作者的情感信息和认知信息,具有与古典小说完全不同的现代性质。从叙述视角角度来看,《呐喊》、《徨》的风格特征除了长期以来公认的"深沉幽默"外,还应加上"迸发"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4.
《呐喊》、《彷徨》是矗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丰碑.在这两部小说集中,鲁迅在塑造了多种类型的成人形象系列的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如酒店小伙计(《孔乙己》)、华小栓(《药》)、六斤(《风波》)、少年闰土、迅哥儿、水生、宏儿(《故乡》)、喜欢蝌蚪的孩子们(《鸭的喜剧》)、双喜、阿发等农家伙伴、迅哥儿(《社戏》)阿顺(《在酒楼上》)、学程、秀儿、招儿(《肥皂》)、社庙内玩耍的孩子们(《长明灯》)、大良、二良、(《孤独者》)……这样一组由少年儿童所所组成的人物系列.他们不仅同多种类型的成人形象系列一起构成了鲁迅笔下绚丽多姿、神采夺目的人物画廊,共同展示着《呐喊》、《彷徨》的基本主题和创作特色;而且又有着独立的,为成人形象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和意义.然而,长期以来,这组人物系列在研究界却未能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呐喊》、《彷徨》是鲁迅极具代表性的两部小说集,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相当高度。有学者研究后发现两部小说集中存在着"看/被看"和"离去—归来—再离去"两种结构模式。通过比较分析后,作者发现"离去—归来—再离去"模式下存在着一个更深层的结构模式——"审问/陈词"结构。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看/被看"这一结构模式的启发下,试对"审问/陈词"结构进行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小说,除取材于历史、神话、传说的《故事新编》外,只有《呐喊》《徬徨》两个集子.它们虽不是《红楼梦》式的鸿篇巨制,但却类乎《聊斋志异》式的短小精悍的佳作.解放以来,有的已经改编成电影、戏剧上演,如《祝福》《阿Q正传》《药》《伤逝》等,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究其原因除编导、演员的可贵努力外,不容置疑,原作的丰富的思想性和高度的感染力,却是基本的.  相似文献   

7.
叙述视角的成熟,是现代小说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鲁迅小说《呐喊》、《傍徨》中有五种叙述视角:即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与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叙述和第三人称旁观者叙述及第三人称人物有限视角叙述。因而《呐喊》、《傍徨》比之古典小说更利于传递作者的情感信息和认知信息,具有与古典小说完全不同的现代性质。从叙述视角角度来看,《呐喊》、《傍徨》的风格特征除了长期以来公认的“深沉幽默”外,还应加上“进发”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8.
《呐喊》与《彷徨》小说是叙事结构剖析文本的个案。围绕元小说创作倾向、双构叙事和复调文本叙事三个方面阐述其成因,凸现鲁迅作为现代小说大师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的<呐喊>与<彷徨>中,写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主要有14篇.在这14篇中,鲁迅真实地描述了当时知识分子中封建体制的捍卫者、抛弃者和反抗者形象.捍卫封建体制的<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等,被封建体制抛弃的<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封建体制的反抗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在酒楼上>的吕纬甫等.本文就其知识分子的形象进行了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呐喊》《彷徨》的悲剧性表现和成因是多方面的,鲁迅的悲剧艺术观折射出其艺术创作及审美价值趋向,而其创作《呐喊》《彷徨》时的动因及思想哲学基点直接影响和导致了《呐喊》《彷徨》浓厚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1.
早在一九二五年,鲁迅在谈到文艺创作时说:“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时候早到了;早就应该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论睁了眼看》)鲁迅正是以一个“凶猛的闯将”的姿态,为开辟“一片崭新的文场”而从事小说创作的.他以文艺为武器,投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鲁迅把他的小说作为政治斗争和社会革命的武器.他说:“我也并没有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是怎样做起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的《呐喊》、《彷徨》的心理描写,艺术地与其它诸种描写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其形式多样,可谓匠心独特。这一艺术形式起着塑造典型形象、表现作者观点、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小说,不刻意追求故事情节的连续性,也不特意注重人物塑造的完整性,而是在直抒胸臆的散文化倾向中,着力创造深邃的意境,极力渲染诗情的氛围。《呐喊》《彷徨》中的许多篇章,不拘泥于传统的小说格式,结构自由,章法多样,熔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是小说和散文的融合。“那是一个新辟的天地,那是他独自创出的国土”(郑振铎:《“呐喊”》)。  相似文献   

14.
在《呐喊》和《彷徨》里,鲁迅继承了中国古代文艺遗产表现手法的特点,又吸收了世界进步文艺的创作经验,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扬弃,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很大的艺术魅力.下面分几点来谈谈:一、主题的深刻性.鲁迅对于小说的创作,历来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他的小说正同他的战斗的杂文相似,锋利而切实.鲁迅从小就同农民的孩子有着深厚的感情,并从农民毕生受着压迫的痛苦生活中,感到阶级压迫的残酷.同时,辛亥革命以后的历史教训,加深了他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深感中国反动势力盘根错节,必须进行韧性的战斗.这种思想反映在他的小说创作上,就使作品的主题思想比同时代的作家作品有不可比拟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重要标志,《呐喊》和《彷徨》共同表现了鲁迅对20世纪初现代中国现实的宏观感悟,但是两本小说集的艺术风格在客观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并反映了作家主观思想精神的变化。本文试从由反讽而抒情、叙述视角的由高而低两个方面对这两本小说集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结合具体作品之间的关系做微观的剖析论证。  相似文献   

16.
鲁迅在他的小说《呐喊》《彷徨》中,塑造了中国社会二十世纪初知识分子的人物群像,侧重表现他们的精神危机,以内向的反省与忏悔对他们的痛苦灵魂进行了深刻追寻。按照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对政治和社会所采取的态度,他们基本上可以分为抗议、疏离、退隐和裂变四种。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他们似乎都掉进了一座精神与灵魂痛苦的“炼狱”而无法自我解脱,鲁迅的笔触总是紧紧地地集中在对主人公的痛苦灵魂的深刻追寻上。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其总体的表现趋向是给我们一种追寻意味。通过对主人公“怪异”行为的抓取,描绘出一幅幅痛苦灵魂挣扎图。  相似文献   

17.
《呐喊》、《彷徨》中的回溯性小说在所呈现回忆的风格上有所差异:《呐喊》中的回忆偏重抒情,《彷徨》中的回忆理性色彩则要浓厚得多。而无论哪一种风格的回忆呈现,其意义往往在小说文本提供的当下语境中被搁置或消解。从《呐喊》中痛苦到要去忘却的回忆,到《彷徨》更加决绝地契入回忆,这个过程体现了鲁迅抗争宿命的艰苦卓绝与生命主体意识的强大,而伴随着这一切的却是作家心灵的另外一面:无奈与绝望。鲁迅正是在这生命的两极状态的激烈对撞中执着前行。  相似文献   

18.
《呐喊》、《彷徨》中的回溯性小说在所呈现回忆的风格上有所差异:《呐喊》中的回忆偏重抒情,《彷徨》中的回忆理性色彩则要浓厚得多。而无论哪一种风格的回忆呈现,其意义往往在小说文本提供的当下语境中被搁置或消解。从《呐喊》中痛苦到要去忘却的回忆,到《彷徨》更加决绝地契入回忆,这个过程体现了鲁迅抗争宿命的艰苦卓绝与生命主体意识的强大,而伴随着这一切的却是作家心灵的另外一面:无奈与绝望。鲁迅正是在这生命的两极状态的激烈对撞中执着前行。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传统的旧小说到丰富多彩的现代意义上的新小说,是一个开世纪的伟大变革。而为后者起到奠基和示范作用的《呐喊》、《仿徨》,就不能不受到历代众多评论家的重视与研究。但若从数十年来鲁迅小说研究的大量论文中扫描过去就发现,对鲁迅前期小说的整体研究比较深入且热烈,而对《呐喊》、《彷徨》的比较性研究则嫌薄弱。即使到了“比较学”兴起的1986年,人们也只是注意了“对外”的比较而忽视了鲁迅自身的比较。其实,  相似文献   

20.
具象层面与象征层面显而易见的“互”呈现在《狂人日记》与《长明灯》之中,此为“整体性象征”。而象征意境的营造与“象征的抒情”几乎贯串于鲁讯先生《呐喊》与《彷徨》这两部小说中,这是鲁讯先生广泛地吸纳古今中外小说中的象征艺术,将之融贯与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