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来自古希腊神话传说、被《荷马史诗》赋予了形象造型的奥德修斯,是早期流浪者的典型,也是对流浪作为一种生存方式进行思考的文学尝试,后来的流浪文学作为一种文学模式在它的催生下枝繁叶茂,对于流浪母题的渊源追溯自然就指归于《奥德赛》这部作品。旨在通过流浪母题的原型塑造的诸多方面对人物形象和基本主题予以深度理解,以充分展示作品的文本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炜的小说中常常出现关于流浪的书写,包括为了生存的流浪者和精神流浪者。这些流浪叙事的书写,不仅是小说情节结构的一部分,还蕴含着作品现实审视和精神追寻的意义和价值。张炜小说流浪叙事的生发主要有三个原因:作家自身的因素;文学中的流浪母题的传承;社会时代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流浪"是世界性的文化母题,更是深埋人类内心的永恒欲求。"流浪"也总是和"家园""出行""回家"等情愫联系,交织出丰富多样的创作和研究主题。然而,由于地域、民族、文化的不同,"流浪"在母题的共性之外也凸显出显著的差异。以往对此命题研究的相关文献、著作颇为丰富,但大多是从某个特定地域的人们的"流浪情绪"或者"流浪心理"作以分析。另不少是针对文学作品中的"流浪"、"流浪汉"等意象的总结探究。文章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发现"流浪情结"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之处,并且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亦是纷繁复杂。  相似文献   

4.
《浮士德》这部作品洋洋大观,涉猎极广,出现了多样母题,如死亡与重生、爱情、巫术等,而行文紧凑,结构精巧,母题的纷呈没有影响其整体意韵,反而赋予其独特的魅力。通过分析其中的主要母题,从全新的视野解读了这部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5.
《兔子,跑吧》是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兔子系列"中的第一部。以往学者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作品的主题、人物、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和对其宗教观和女性主义的解读上。该文将从叙事视角、结构形式及修辞手法等角度入手,分析这部作品中不朽的叙事艺术特色,从而为这部作品研究同时也为厄普代克研究着添新的色彩。  相似文献   

6.
“流浪的基本属性是就物质和精神生存境遇中那种失根或无归属感,以及与此相应的流动不定的生存状态。其范畴包括了主动的与逼迫的、行为的与精神的、显性的与隐形的、历史的与现实各个层面的各种形态的流浪。”陈召荣从形态学的角度将“流浪”分为显性流浪、中介形态、隐性流浪三种类型。显性流浪主要指的是行为层面的.隐性流浪主要指的是精神层面的。在当下,越来越多的涉及“流浪母题”的作品倾向于描述现代人的精神流浪,隐性流浪占据着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女性作家艾丽斯·西伯德在小说《苏茜的世界》中,用真情演绎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本文运用诺思洛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解读分析了小说《苏茜的世界》中所蕴含的有关《圣经》的宽恕的主题、流浪的故事情节、天堂的意象,并探究了这些元素对这部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芙蓉 《文教资料》2014,(21):27-28
本文以美国小说家比彻·斯托夫人的首部反奴隶制著作《汤姆叔叔的小屋》为切入点,讨论主人公汤姆颠沛流离的奴隶遭遇,分析作品中流浪母题和死亡母题对黑人奴隶悲惨命运的凸显,揭露美国南方黑人奴隶制度的暴虐残忍,刻画汤姆仁爱的博大胸怀,彰显基督教博爱和救赎精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文学创作中,同一母题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作家的笔下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风貌。笔者试就彝族民间剧《阿左分家》和蒲松龄笔下的《阎王》等作品,从叙事学的角度比较同一时代下,同是冥游母题,民间文学和文人作品在叙事中的不同策略和技巧。  相似文献   

10.
郑赟 《文教资料》2012,(24):17-20
露西·莫德·蒙哥玛利是加拿大著名的女作家,因其作品安妮系列小说尤其是第一部作品《绿山墙的安妮》而一举成名,成为世界范围内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加拿大作家之一。近一百年来,尤其是近几十年中,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分析和解读过《绿山墙的安妮》。这部具有经久魅力的作品,追寻其原型,属于"灰姑娘"系列。若对该作品从"灰姑娘"原型批评角度进行研究,探讨作品中与之相对应的原型情节和人物关系,可以帮助读者从一个新的视角解读与鉴赏这部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1.
法国小说家阿尔伯特·加缪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作家,其成名作《局外人》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从情感表现的角度来分析阿尔伯特·加缪的《局外人》,首先,从默尔索情感表现的不同之处入手,分析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紧接着,结合默尔索对情感、工作、死亡的漠不关心来分析在这部作品中情感表现的审美距离变化。最后,从读者对作品的独立判断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放逐"母题作为文学史上众多的母题之一,受着作家群体的推崇与评论家群体的争相讨论,二十世纪的台港文学舞台也活跃着这样一个"放逐"母题所构成的隐性作品群,他们用放逐感书写内心,用人与时空的变化感表达凄凉,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重构精神世界,成为了二十世纪台港文学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劳伦斯的《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性爱母题的解读,探讨这部作品的内部因素——在性爱母题下重返伊甸园的人性主题及性爱母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并从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出发,发掘创作主体的性价值取向,最后肯定了其性爱母共同意义:复归人性达至性爱涅槃的现代伊甸园。  相似文献   

14.
维谢洛夫斯基认为:“母题是基本的叙述单位,即指日常生活或社会现实领域中的典型事件。”对于作家来说,与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连在一起的母题选择是一种推动构思和结构的力量。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都有着自己的生活域界以及伴随他的个人化的心理体验,这种个性化的生活域界及心理体验会成为他母题选择的重要源泉。在朱自清的文学创作中,作为创造主体“天才的能动表现”(马克思语)的母题选择同样与作家的社会生活以及生命体验有机交汇和化合在一起。这样的母题就是女性母题。作家从这个母题出发,形成了他文学创作的系统,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5.
余华是当代中国先锋作家中成就最突出的一位,他的作品突破传统小说在形式、语言方面的限制和常规模式,在叙述形式、叙述语言、叙述母题、叙述结构等方面体现出自己特有的品质。本文将从他作品的先锋话语、暴力与死亡母题、叙述模式等几个方面探究其小说作品的先锋性表现。  相似文献   

16.
<正>一、美国犹太文学宗教母题(一)美国犹太文学宗教母题代表作这里要阐述的是三位犹太文学巨匠——贝娄、辛格和马拉默德的作品及相关作品分析。这三位犹太作家从不同的角度体现美国犹太文学中的宗教母题。莫里斯是马拉默德的代表作《店员》中的主人公。小说描述的是莫里斯逃离沙皇军队来到美国,开了一个小杂货店。小店里还有一个店员,名叫弗兰克,是个有意大利血统的流浪汉。莫里斯身上有着鲜明的宗教烙印,自己过  相似文献   

17.
维谢洛夫斯基认为:“母题是基本的叙述单位,即指日常生活或社会现实领域中的典型事件.”①对于作家来说,与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连在一起的母题选择是一种推动构思和结构的力量.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都有着自己的生活域界以及伴随他的个性化的心理体验,这种个性化的生活域界及心理体验会成为他母题选择的重要源泉.在朱自清的文学创作中,作为创造主体“天才的能动表现”(马克思语)的母题选择,同样与作家的社会生活以及生命体验有机交汇和化合在—起.这样的母题就是女性母题.作家从这个母题出发,形成了他文学创作的系统,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8.
从新时期至当下的女性散文创作中,上个世纪末叶的新潮散文作家扮演了一种过渡的角色,她们一方面反抗传统,另一方面又不得已回归传统,这就决定了她们散文的主题:抗争与宿命,而其代表作家就是叶梦.在叶梦的散文中充斥着抗争与宿命的矛盾,而这矛盾的结果便造成了叶梦散文中无处不在的透脊入髓的孤独气质.叶梦散文有四个关键词:益阳/资水、女人、月亮和巫,其中前三者是其作品的母题,但凡其佳作都不是对那一个单独母题书写的结果,而是女人母题与益阳/资水母题或女人母题与月亮母题相结合书写的结果,而巫则是弥漫于其主要作品的一种独特氛围,这种"巫"性氛围正是叶梦的独特之处,它与叶梦生长之地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9.
曹文轩是一个致力于追求美的作家与学者,其作品常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根鸟》是曹文轩成长小说之一,故事的主人公根鸟是一个纯真的孩子。小说讲述了根鸟西行追梦的过程,并最终到达梦中的大峡谷的故事。整部小说充满了浪漫色彩和流浪意识,有一种潜在的教育意义。浪漫色彩和流浪意识再往上一层,可称之为自由意识。自由意识弥漫在这部童话般的成长小说之中,从环境到象征,从语言到人性,从往复的空间安排到重复的思想斗争。曹文轩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的自由意识可贵如他的文学理念,从心出发,是一种主观上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黑夜之马》具有丰富的象征含义。分析了作品标题"黑夜之马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与作品主题之间的关系。然后进一步分析了这部作品所体现的加拿大文学的生存主题。最后分析了,第一人称的叙事模式对于这部小说创作有哪些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