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一方面,它深受东正教福音教义的影响,理想主义色彩相当浓厚;另一方面,无情的现实又不断侵蚀和冲击着它。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托尔斯泰的内心时刻遭受着痛苦的煎熬,他的文学作品《复活》深刻而直观的反映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裘德的《圣经》人物原型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代小说《无名的裘德》中的男主角裘德,是《圣经》人物参孙、耶稣和约伯的变形再现。作家通过对这三个《圣经》原型的重塑与整合,不但塑造了裘德这一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形象,而且还集中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后期英国社会的真实全貌。  相似文献   

3.
语言在其发展历程中深深地烙印着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反映和折射着某一社会独特的文化传统。《圣经》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经典之一,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语言尤其是英语注入了充足的血液。习语作为语言的核心和精华,也受《圣经》文化的影响。《圣经》中的人物对英语习语的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4.
乔叟一方面受到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生百态,热情讴歌冒险发财的商人,指责教会的腐败堕落;另一方面,他又执著于精神救赎,唯恐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影响自己获得彼岸的永生。本文通过分析《坎特伯雷故事》中的宗教主题,试图阐明乔叟宗教观中的两重性。  相似文献   

5.
崔彦超 《文教资料》2007,2(8):75-76
本文探讨托尔斯泰晚年代表作品《复活》与圣经的互文问题。在《复活》中作者大量引用了圣经中的原话、人名及一些圣经的典故,据克里斯特娃对互文的定义,可以认为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引用的一些圣经典故、原文等是对圣经的互文。这些互文又可分为人物形象、叙事模式和主题等三个主要方面。同时这也就决定了《复活》与圣经在思想上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但也是一位载入俄罗斯哲学史的思想家。他的宗教道德思想不仅仅体现在其大量的政论著作中,也渗透于其大大小小的文艺作品的字里行间。托翁的哲学学说是其文艺创作的根本主题,这一鲜明的特点在其创作后期愈益明显。在其最后一部文学长编《复活》中,作家本人的哲学思想诸如不以暴力抗恶、博爱、道德自我完善等均得到潜移默化的诠释,构成了该作品的创作题旨。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通过对《复活》与《玉堂春》的人物进行比较分析,挖掘特定社会背景下人性的闪光点,揭示社会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从而赞扬人物的精神追求和道德理念,进一步发掘中西文化的神韵和风采。  相似文献   

9.
《圣经》是清教思想的根源和基础,霍桑把《圣经》中的人物移植到自己的文学作品之中来表达个人的宗教观。他充分利用作家想象的自由,把生活中的男男女女置于神秘的宗教背景之中,赋予他们象征的含义,解释人类心灵的秘密,从而获得一种美学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王梅菊 《文教资料》2014,(19):10-11
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是复杂矛盾的。宗教对于托尔斯泰十分重要,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他的宗教思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才能真正了解他,才会有新的发现。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不同于基督教思想,但"托尔斯泰主义"受基督教思想影响很大,在其一系列观点中都可以找到宗教意识渗透的明显痕迹。1899年完成的《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者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它比较明显地体现了"托尔斯泰主义"思想,其独特的宗教意识最显著。  相似文献   

11.
陈刚 《文教资料》2009,(15):6-8
《鸿门宴》是文史合璧的佳构,体现了司马迁卓越的艺术才能。其中情节结构的设置跌宕起伏、剪裁自如,极富于戏剧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充满了立体感;史诗般的语言生动传神、辞约义丰,终成“史家之绝唱”;“不虚关,不隐恶”的实录精神,自为史家百代所宗。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王策三教授的《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和钟启泉教授的《发霉的奶酪》这两篇文章中所关注的几个基本问题,如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教育“转轨”、“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以及有关片面发展与全面发展、精英主义教育和大众主义教育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对理解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白鲸》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小说描述了船长亚哈带领“裴廊德号”水手追杀白鲸,并最终被白鲸带向深渊的故事。除以实玛利外,其他船员全部遇难[1]。像其他许多西方作家一样,麦尔维尔在此小说中运用了圣经人物原型来暗示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并借助圣经中的部分情节结构为小说的进一步发展作了铺垫。  相似文献   

14.
读过小说《复活》的人,想必都记得那些描写被流放的革命者的章节.他们当中,有一个十分惹人喜爱的年轻女子玛丽亚·巴甫洛夫娜·谢金尼娜.正是她在监狱里首先对女囚犯玛丝洛娃表示关切,并促进了卡秋莎精神上的复活.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描写的那样,她是一个“体态丰满,面色红润,相貌美丽的姑娘.长着一双大眼睛,穿着灰色的连衣裙,披着短披肩……这个姑娘处处都长得很美丽;那双又大又白的手,那波浪似的短发,那端正的鼻子和嘴唇……不过,她脸上最动人的地方,却是那双羔羊般的褐色眼睛,善良而又真诚.  相似文献   

15.
夏金 《文教资料》2008,(5):27-29
<虹>的叙事结构应该和整个<圣经>关于人类堕落与得救的故事相平行,这是因为小说前半部分包含了一个"失乐园"的神化原型.而在小说最主要的后半部分,厄秀拉被塑造成一个女先知的形象.整个小说的结尾是启示式的.这种手法使<虹>成为了英国人的一部现代<圣经>.  相似文献   

16.
读鲁育宗博士新近出版的<大学寻梦:1977~2009中国大学实录>,颇为感叹和惊讶.感叹的是作者大学读工科,研究生读金融,职业是管理,与大学教育这一话题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却对大学以及大学教育的人文思考付诸长期的追索.  相似文献   

17.
从圣经原型角度来分析《无名的裘德》中的人物性格特征,让读者能够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部文学作品,从而更准确的理解作者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8.
《圣经》是西方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它被誉为最伟大的书。它对西方各民族的思想、心理和文化色彩有着全方位的影响,西方传统的思维特色、主题特色、乃至于语言特色,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圣经》,它是一部极为重要的世界文学遗产。《圣经》涉及多种文学风格,包括历史、诗歌、法律、传记、预言、哲学、科学和励志文章,至今已经被翻译成2 000多种的语言。《圣经》作为第一本最重要的文学经典,对英语单词的翻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圣经》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圣经》(Bible)是基督教的一部经典.由于基督教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它对西方乃至世界的文学艺术和语言都曾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公元四世纪,罗马帝国的君主君士坦丁把基督教定为国教.从此,基督教便向欧洲各地传播,基督教的教义和思想也逐渐成为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基石.至今,人们还用基督教文明(ChristionCivilization)一词来指西方文明.  相似文献   

20.
单晓丽 《课外阅读》2011,(1):179-180
对《项链》中人物的分析,人们往往只关注于女主人公玛蒂尔德,而忽略了站在其身后的丈夫路瓦栽先生。事实上,没有路瓦栽,便没有这个故事;没有路瓦栽,也没有玛蒂尔德日后的成长。路瓦栽看起来默默无闻,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