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作为后经典叙事学的重要分支之一,认知叙事学旨在构建一种普遍的阅读认知理论,即读者对人物和人物对人物的认知过程.认知叙事学既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的了解作品中人物的思维特征,更好的体现叙事的交流效果,而且还可以更为深入透彻地了解读者对作品中人物的思维过程.运用认知叙事学理论对莫里森新作《慈悲》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作品中人物对人物的认知以及读者对人物的认知过程由于受到了外界“刺激物”和“图式知识”因素的影响,都经历了一波三拆的“再图式化”,之后才建立起各自的认知模式.而这些不顺利的认知过程不仅清晰地呈现了人物的思维过程,彰显了叙事的交流和认知作用,同时人物对人物的情感和读者对人物的情感也随着这些认知过程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2.
在《慈悲》中,莫里森用了大量篇幅描写人物和集体遭受的心理创伤,这对人物性格刻画和彰显文章主题具有重要作用。事实上,小说中的每个人物或多或少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也都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机制。为此,基于创伤理论视角,文章旨在剖析十七世纪的美国社会遭受的个体心理创伤、集体心理创伤和创伤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小说的教学,在这一环节中,必然涉及人物、情节、环境这三要素的分析。在三要素中,人物又是主要的要素。人物可以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主要人物是作者浓墨重彩刻画的结晶,也是我们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赏析、品读的对象。另外,还有一些着墨不多的次要人物,这些人物往往被我们忽略,或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托妮·莫里森是当代美国黑人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家,她的作品自60年代以来就引起了西方读者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空间叙事理论是随着20世纪末人文领域的空间转向,叙事学领域也开始对叙事作品中的时间、空间问题进行重新思考而逐渐形成的新理论。本文拟从文本空间叙事中,以加布里尔·佐伦的叙事空间理论为引导,从叙事视角、篇章结构、语言特色三个方面探讨美国黑人作家托妮·莫里森2008年出版的《慈悲》,重点考察作者是如何利用文本空间参与并影响叙事、构架整个故事结构、体现它的空间叙事艺术的。  相似文献   

5.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对话,而人物对话也有其自身个性化和口语化特征。本文通过分析巫宁坤的译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探讨在翻译中译者如何发挥其主体性,再现小说对话的个性化和口语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伍慧明的处女作《骨》发表于1993年,以其传统的唐人街题材及其崭新的"民族寓言"①式阐发博得了众多好评,刚刚出版发行就得到了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纽约时代书评》、《图书馆学刊》等期刊的青睐,作者本人也因为这本书获得福克纳小说奖的  相似文献   

7.
明清妒妇小说大量出现,既有着现实基础,同时也与作家的创作心态密不可分。通过对文学文本的仔细研读,认为明清妒妇小说分别反映了作家的困惑心态、虚弱心态及力求维护男权秩序的无奈心态。  相似文献   

8.
在白人经典叙述中美国起源的叙述是一个英国人渡海来到美国,创建了美国的故事。在《慈悲》中,莫里森通过各种边缘化的声音,重塑了美国的起源,刻画了一个种族、性别、阶级等还在形成中的社会,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反驳了经典叙述中美国起源的单一性,揭示了美国社会中至今还存在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9.
莫里森受到《圣经》等西方文化和黑人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神话传说的引用比比皆是。从原型批评中集体无意识以及象征中沉淀下来的人类共同的经验和心理这两个角度解释莫里森小说中人物命运的变换,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这部小说,对人性和生活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大明宫词》展示了发生在大明宫内血腥而无情的权力争夺.作者以中国人的眼睛,加上莎士比亚的风韵,和紫式部的混沌悠远写出这部作品.对于理解和评价这部作品的主题、艺术手法和风格曾引发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它像一朵瑰丽的奇葩;也有的学者认为,《大明宫词》虽然华丽但空洞而缺乏条理.文章将分别从题材、人物的悲剧性两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边春华  李蓓 《海外英语》2014,(15):161-162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福克纳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描绘了贵族康普生家族的败落。在社会的变迁,家庭的衰败与新旧价值的矛盾与冲突中,康普生一家人表现各异,但南方种植园制度下腐朽的传统道德法规和家族荣誉观念却是造成康普生一家悲剧命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13.
《回家》意蕴深厚,从表层看,昭示的是买卖婚姻这一沉重的社会问题;从深层看,则是吟唱了一曲圣洁的人性之歌。《回家》的艺术特色是:地方色彩浓郁,故事情趣盎然,题材独辟蹊径,语言通俗晓畅。  相似文献   

14.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背后潜藏着非常深刻的历史社会意义,大部分学者在对该篇小说研究过程中,通常以女性主义、结构主义等为着手点,很少从他者化、理想主义、理性主义等理论视野展开讨论,本文将围绕这三个话语策略对其人物形象、所面临的命运、反映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单晓丽 《课外阅读》2011,(1):179-180
对《项链》中人物的分析,人们往往只关注于女主人公玛蒂尔德,而忽略了站在其身后的丈夫路瓦栽先生。事实上,没有路瓦栽,便没有这个故事;没有路瓦栽,也没有玛蒂尔德日后的成长。路瓦栽看起来默默无闻,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人物。  相似文献   

16.
好的人物语言,能够使读者闻其声知其人。《祝福》中人物语言的巧妙运用,“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鲁迅《花边文学·看书偶记》)一、巧换语序“祥林嫂,你放着罢!”“你放着罢,祥林嫂!”  相似文献   

17.
现代人对于口头禅并不陌生,有的人说话时还经常带有口头禅。口头禅最初是佛教禅宗用语,本意指未经心灵证悟就把一些现成的经言和公案挂在嘴边,装作很得道的样子。演变至今,口头禅成了个人习惯用语的代名词,仿佛未经大脑就已脱口而出。正是这未经大脑思考就已脱口而出的话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品性风彩和性格特征,一些小说家更是深谙此道,在塑造人物形象特征时往往让人物说上一些有特点的口头禅来表现人物,但这些却被大多数读者忽视了。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归结一下,以示其趣。  相似文献   

18.
考察近年来的乡土小说创作,其实并未像有些论者惊呼的那样"陷入危机".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乡土小说都在稳步发展着.探究潜隐在作品背后的作家创作动机,乡恋心态是一个关键因素,导致乡恋心态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童年经验;价值取向;使命意识.  相似文献   

19.
小说《弃儿汤姆·琼斯史》历来被认为是亨利·菲尔丁最著名的小说,也被列入世界文学经典之列。笔者尝试运用对照手法对两组人物进行分析:汤姆和比菲尔\汤姆和奥维资。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对照手法采用了两种形式,一种对照是两种截然不同性格的人物之间的对比,另外一种对照是同一个人物其自身不同方面的对比。这两种形式的对照为小说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现代人对于口头禅并不陌生,有的人说话时还经常带有口头禅。口头禅最初是佛教禅宗用语,本意指未经心灵证悟就把一些现成的经言和公案挂在嘴边,装作很得道的样子。演变至今,口头禅成了个人习惯用语的代名词,仿佛未经大脑就已脱口而出。正是这未经大脑思考就已脱口而出的话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品性风彩和性格特征,一些小说家更是深谙此道,在塑造人物形象特征时往往让人物说上一些有特点的口头禅来表现人物,但这些却被大多数读者忽视了。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归结一下,以示其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