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鉴赏中外文学作品要"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于是,近年来与之相应的个性化探究性题型便逐渐在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鉴赏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笔者想结合具体实例谈一谈诗歌鉴赏探究性题型的分类及特点。  相似文献   

2.
肖小斌 《高中生》2011,(18):40-41
Leading: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对美的认识、评价和鉴赏的过程。我们在阅读小说类文学作品时,要创设情景引导自己通过思维想象活动,发掘形象中隐蔽的形象和含蓄的意义。在鉴赏过程中融进自己的感情,与作品中的人、事、物产生共鸣,以此达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净化。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是作家审美创造的结晶,中学语文文学作品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增强学生的内涵美;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相似文献   

4.
孙依璇 《高中生》2011,(6):40-41
Leading: 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对美的认识、评价和鉴赏的过程。我们在阅读小说类文学作品时.要创设情景引导自己通过思维想象活动,发掘形象中隐蔽的形象和含蓄的意义。在鉴赏过程中融进自己的感情,与作品中的人、事、物产生共鸣。以此达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净化。  相似文献   

5.
一、考点解析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在现代文阅读中更具代 表性,更有难度,因而是现代文阅读训练的重点。 持续、有效的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是语文教学的 重头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 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在“感受·鉴 赏”方面获得发展:“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 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 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 力。”文学作品是语文的精华,也是学生关注的焦 点。学生想像力和审美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高, 离不开积极有序的文学作品阅读鉴赏。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文学作品中体现着写作文化。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培养文化意识,敏锐地发现文学作品中负载的文化意义、文化价值,实现文学作品的价值阅读。  相似文献   

7.
在中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中,主题意识具体体现在审题和作答环节。具体来说,就是审题时,除了思考"问题的考点是什么",还需要考虑"作品的主题是什么""问题对象对主题的创设有何作用"这两个问题;作答环节,围绕主题组织答案,用主题意识去衡量答题内容的有效性。抓住了主题,就抓住了文学作品阅读的命脉,有了主题意识,就有了洞悉文学作品阅读题奥秘的窗口。其实我们跳脱出应试的角度,从作者的创作初衷来看,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都是在为主题的创设做准备,那也就是说无论你从哪里入手,作者的创作意图都是指向主题。"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这一条文学理解规律,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在这之后还有一个"篇不离题"的补充,"主题"应该统摄全文的词、句、段、篇。因此在阅读文学作品或是阅读做题时,要强化主题意识,这样就使得我们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有了抓手和主心骨。  相似文献   

8.
音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历史演变规律的科学。专业人员可利用音韵学知识校勘古籍、调查各地方言、规范普通话读音;一般的文史工作者、文史专业的大学生则可以利用它们解决阅读古籍时的语言障碍,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欣赏与之相适应的形式美,一般的古典文学教材多侧重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很少从音韵学角度分析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分析构成其形式美的音律。因此,本文试从音韵学角度,谈谈音韵学对古文阅读的指导作用及具体用例。  相似文献   

9.
关于新课标形势要求下,如何探究解读文学经典,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进一步使语文的文学性和实用性更好结合,如何做到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进一步结合,是每一位老师需用心研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王永 《考试周刊》2013,(80):34-34
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本真对学生的自主和自由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教师要采用多种策略,引领学生本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会合作、探究体验,积极交流、融会贯通,分析评价、促进发展四个方面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考点解说]高考文学作品鉴赏题是“保留节目”。命题由简到繁,由浅趋深,由单项知识到考整体评价,涉及到内容与形式的众多侧面。当然从’98的情况看,其难度又略有下降。从测试来看,主要有如下内容:①对诗词中关键词句的评析与解释;②对文学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常识等的记忆与辨识;③对诗歌意境、感情基调与风格的把握与理解;④对诗词修辞手法与用典的辨别与分析等等。它们往往设置多种迷惑点来迷惑考生。因此,在鉴赏时要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风格、意境与用典;二是注重作家的炼字、炼句、炼意,物象描写中的动与静、声与寂、虚与实、情与理的相互映衬、烘托,语序倒置句的修辞色彩等;三是注重用正确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中国的高校课程设计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英美文学课程的问题更是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味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和内容,学生自身的能力是很难得到提升的,无论是阅读还是理解都是如此。这一点如果不能及时改正,那么学生的能力提升根本无法实现,设置英美文学课程的作用也就无法发挥出来。立足于英美文学课程存在的积极意义,对鉴赏和阅读英美文学的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鉴赏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 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初中语文 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是对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作品和成果的学 习与运用。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够实现自我建构, 发展自身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初中语文文学作品的阅 读与鉴赏要求越来越高,打破了以应试为目的教学理念’重视 学生的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无数创作者通过文学作品这一载体创作出许多栩栩如生、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令人难以忘怀。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止具有推动文学作品情节发展、丰满文学作品的深度与广度的作用,同时这些人物形象所包含的社会性、时代性、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内涵等内容,为社会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和思考意义。因此,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鉴赏,不止具有审美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和思想内涵。本文通过从描写手法,事件发展和全文立意这三个方面,提出鉴赏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是在整个考试中分数比重占据较大的,相对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对于文学作品阅读的鉴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涵和语言的素养,还增强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文学作品是作家们呕心沥血创作的结晶。本文主要研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于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的有关策略和方法,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内涵,使学生的个性张扬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一般用于表示数目和次序的数词,一经巧妙运用学作品中,便可以有声有色地描绘场景,描写人物形象,使场景和人物形象更加具体,鲜明,生动,更吸引人,构成意想不到的艺术境界,增加诗的韵味。  相似文献   

18.
胡良英 《湖南教育》2002,(13):26-2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创新者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才可能获得创新成果。在中学政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一要营造民主、自由的氛围,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得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中要改变传统教育方法,创造民主、平等、和谐并具有相对自由度的教育氛围。学生只有在平等民主的教育氛围中,才能各抒己见,标新立异,形成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积极平等、宽宏和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不做自我权威的维护者,不以教材的代言人自居,而要形成生…  相似文献   

19.
衬托作为艺术表现或艺术构思的一种手段,常用来表现人物之间、情景之间、事理之间的种种映衬关系,在运用上有正衬、反衬之分。衬托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大致有以下三种。一、用其他人物形象来衬托主要人物形象。这又有两种方法:一是正面烘托,衬托事物与被衬托事物属于同一类型;二是反面衬托,以哀衬乐,或以是衬非等。《三国演义》中,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来共商国是,先有徐庶、司马徽的介绍,后又遇着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均、黄承彦等人,这些人个个品貌非常,气度不凡,刘备几乎把他们当作了诸葛亮。诸葛亮人未出场,而其才、…  相似文献   

20.
如何通过个性化的教学,让学生在感受提高中保持对英语学习的热度,并激发深层的学习动机,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是每个教育者一直思考和探索的课题。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帮助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品的学习和理解,帮助学生对文学作品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加以重视和掌握,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好英语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