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在阅读古诗时常常会被诗中的一些景色描写所吸引,诗歌中的一行行文字所透射出来的仿佛是一幅幅绝妙的风景画。诗人们把自然风光融于自己的情感之中,让人透过其文字去领略妙不可言的大自然美。而其中王维的诗歌最为典型,他善于从纷繁变幻的景物中,略去次要的部分,抓住它们的主要特征,摄取最鲜明的一段,加以突出地表现。他描写景物时,既不堆积词藻,也不作琐细的形容,总是给读者留下充分的余地,供他们去畅想、回味、并进行艺术地再创造。王维的诗最有写意画的效果,略加渲染,就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本文就王维诗歌的画意美作一简单的  相似文献   

2.
山水田园诗大多以自然景观为主要对象,读者常常希望见到栩栩如生的山水和农村的风光。这就要求诗人们在山水田园诗创作中要富有画意。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个评语指出了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王维的山水诗创作之所以成就卓著,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就在于他能兼得诗画之美,在诗中体现了浓郁的画意。具体表现在:一是讲究构图布局,善于通过景物的对比映衬,表现丰富而多层次的自然美;二是色彩的自由使用;三是线条的独特使用;四是虚实关系的巧妙处理;五是对绘画意境的整体追求,在有限中追求无限,有中国水墨山水的神韵和意趣。综上所述,王维不愧是中国诗歌史上首屈一指的风景画大师。  相似文献   

4.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把自然界中美的色彩、美的声韵和美的情态和谐地融合一处,具有一种高出于画面的胜境。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得力于他兼具诗人、画家和乐师的多种艺术才能,因而在创作上得天独厚,自觉吸收、融汇这些姊妹艺术的长处,为山水田园诗开一代风气。  相似文献   

5.
从“诗禅合一”的角度看王维深受佛家禅宗思想的浸濡,使其山水诗“诗中有画、诗中有禅”,“虚中蕴实、象中寓理”,巧妙的传写了禅意与禅趣。  相似文献   

6.
王维深受禅宗影响,其山水诗创作呈现出清静空灵的艺术特征.空、寂二字常见王维诗中,其山水诗中喻禅、赋禅,诗禅相通,构成了王维山水诗的一大特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相通则是王维山水诗的另一显著特色,透过一首首王维山水诗,我们领略到一幅幅优美、声色并茂的山水画.  相似文献   

7.
诗佛王维     
盛唐之音,可谓古典之菁华;而盛唐诗人王维,又以格高气畅、澄淡清新的创作被后人奉为“盛唐家数”中的绝唱。其人,才华炳焕,笼罩一时;其诗,真趣洋溢,脱弃凡尘。又因他爱耽禅吟诗,被后世奉为“诗佛”。封建的士大夫哪一个不为求取高官而读书破万卷,哪一个诗人没有自己的理想抱负,而那理想抱负却以官职来衡量,所以纷纷读四书以逐功名,就连“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也曾进长安为自己谋一席之地。王唯也不例外,他也不是一出生便心向佛门,大彻大悟。他为官之途较之于李白可算幸运多了,世称“王右丞”。但他仕途毕竟不得意,险象环生,让他产生“…  相似文献   

8.
王维 ,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 ,也是著名的山水画家。吟咏其诗歌 ,总给人以观赏丹青水墨的享受。苏东坡说他“诗中有画 ,画有中诗” ,此言得之。有时 ,诗与画是相通的 ,尽管有它们各自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追求 ,但同为“艺术” ,无论是意趣还是手法 ,都可相互借鉴和融合。正因为王维集诗人与画家于一身 ,又醉心于表现同一题材———山水田园 ,诗与画的相通就显得极为自然。这里 ,我们从文学的角度 ,以诗歌鉴赏为视角 ,徜徉在王维的山水诗中 ,去领略其中的画法和画意。“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凡画都有色彩 ,中国画的敷色有两类 ,青绿重…  相似文献   

9.
将王维的适意诗分为体现其自适情怀的自适诗与表现其忘适境界的忘适诗两大类。指出王维的自适诗表现了诗人的山水田园之乐,其忘适诗体现了物我交融、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认为王维的适意诗不仅印证了中国古代休闲理念中的和谐观,而且对当代休闲生活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维是唐代名诗人,同时又是名的画家。他的画流传下来的极少,但据史书记载,当时他曾有过大量的绘画创作,并被称为南宗画派的开山之祖。王维自己有诗曰:“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偶然作六首》)足见王维对绘画的造诣是很深的。因此,王维作为一个诗人兼画家,诗与画之间就必有相通之处,亦即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  相似文献   

11.
一、王维的幼年少年时期王维大约生于武后圣历二年(699),赵殿成《王维年谱》误定为生于大足元年(701),是据他死于上元二年(761),年六十一的记载定的,但竟小于其弟王缙一岁。今按《旧唐书·王维传》说他卒于乾元二年,那么卒年六十一是指这一年,但他实际活到上元二年,当年六十三。生年自然就是圣历二年了。他原是太原祁县人,父亲作汾州司马,移家于蒲县,在临汾县西。《新唐书》说他九岁善属辞。这时沈佺期、宋之问都在世。开元元年(713)年十五,他写有《题云母障子诗》云:“君家云母障,持向野庭开。自有山泉入,非关彩画来。”可见他也已经能画,并且有很高的审美能力。这首诗强调了自然的美。  相似文献   

12.
马莉 《语文知识》2006,(3):35-35
唐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安禄山率叛军攻入长安,玄宗逃往四川,大诗人王维因没来得及逃走而被俘。被俘后,安禄山将他拘于洛阳菩提寺,不管他答应不答应,硬委之以伪职。无奈之下,王维当了安禄山的给事中。叛乱分子为了庆祝胜利,让梨园弟子在凝碧池奏乐。王维闻之而悲,暗中作了一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相似文献   

13.
王维的送别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送友人赴边和赴任之作表现出对友人的鼓励和劝勉,但侧重点略有不同。送友人归山隐居之作则又表现出对归隐淡泊平静生活的向往。安慰友人落第贬谪之作更是情深意重。此外,他在送别诗中形成了典型的意象,尤其是自云意象和铙声意象在其他诗人的诗中很少出现。他的送别诗还有着“诗中有画”的独特特点。  相似文献   

14.
应制诗是奉天子或上司之命而作的诗,其格式庄重典雅,公式化特征显。应制诗兴起于齐粱时期,在唐前期盛行于高宗、武后至玄宗的开元之时。进入天宝之后,应制诗逐渐衰落,能作这类诗的只有王维一人。安史之乱以后,应制诗遭到了灭绝。  相似文献   

15.
王维的赠答诗与特定的对象相应,具有正式场合的社交应酬、精神世界的沟通共鸣和诗歌领域的交流切磋三种不同性质。通过赠答诗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王维作为官员、隐士、居士和诗人的不同身份,可以看到王维内心在身份选择和认同上的困扰。赠答诗反映了王维性格中动和静两种不同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应制诗是奉天子或上司之命而作的诗,其格式庄重典雅,公式化特征显著.应制诗兴起于齐梁时期,在唐前期盛行于高宗、武后至玄宗的开元之时.进入天宝之后,应制诗逐渐衰落,能作这类诗的只有王维一人.安史之乱以后,应制诗遭到了灭绝.  相似文献   

17.
18.
美术大师与一般画家的区别 ,不仅在其笔墨、线条、色彩与构图上 ,而是更深层次、更内在地表现在画意、画境上 .嘉州画派创始人李琼久先生的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 ,都有深刻的画意与深邃的画境 ,都饱涵着画家的生命体验、情感抒发与哲理感悟 ,值得当代画坛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9.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首《竹里馆》是诗呢?还是画呢?一轮明月高挂在幽深的竹林上空,一位清隽、飘逸的隐者在对月奏琴,琴声不足以抒怀,于是他按拍吟唱。当时正值林深夜静,四周没有人迹,没有声响,只有明月相伴在隐者身旁……这不是一幅月夜弹琴图吗?整个画面笔法轻柔,意境清幽,那片朦胧的月光与幽暗的竹林构成沉静、和谐的色彩,表现了画面上的主人公——也就是作者自己超然、孤寂的情绪。诗、画属于两种表现范畴的艺术。“诗和画固然都是摹仿的艺术,出于摹仿概念的一切规律固然同样适用于诗和画,但是二者用来摹仿的媒  相似文献   

20.
宾主艺术法则的灵活运用常使王维的诗作表现出映衬之美,而且这种映衬美是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呈现出“多元化”倾向。这种多元化的映衬美主要是指“映衬”的表现形态而言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