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开始,文学由表现形而上的内容开始逐渐转向对日常生活叙事的关注,力求直面生活世界的本真。本文以李洱的作品《你在哪》为代表,从其作品中反讽叙事的运用、灰色人性的呈现及开放性结尾的叙事技巧三方面,来探究隐藏在作品背后作者对生活世界的终极关注,追寻人类的精神故乡是否仍旧存在。  相似文献   

2.
李洱的小说《你在哪》是一部寓言式的作品。它借寓言的形式演绎了人的自我意识在现代社会中的分裂,意识与潜意识分属两个空间不断地纠缠与矛盾,但自我意识最终还是被社会意识所同化,人避免不了被“卖身”的命运。寓言的形式和对人的存在的形而上思考,使得这篇小说具有了丰富的阐释性和思想深度,这也体现了李洱小说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李洱一直致力于从变幻莫测的叙述角度切入,新作《你在哪》则用胎儿的视角关注处于社会、历史转型时期的当代人的生存状态,他的写作直抵人们的心灵核心。由于源自于对生存的焦虑,知识分子陷入情感欲望与道德伦理的纠缠和悖论之中,致使他们的爱情和情感充满了悲剧性和荒诞性。在李洱小说人物的无奈的自嘲、冷酷的叙述和荒诞的推理,然而,在对悲剧性表达的背后却凸显了李洱对人文精神信仰的坚守与执著。  相似文献   

4.
李洱一直致力于从变幻莫测的叙述角度切入,新作《你在哪》则用胎儿的视角关注处于社会、历史转型时期的当代人的生存状态,他的写作直抵人们的心灵核心。由于源自于对生存的焦虑,知识分子陷入情感欲望与道德伦理的纠缠和悖论之中,致使他们的爱情和情感充满了悲剧性和荒诞性。在李洱小说人物的无奈的自嘲、冷酷的叙述和荒诞的推理,然而,在对悲剧性表达的背后却凸显了李洱对人文精神信仰的坚守与执著。  相似文献   

5.
李洱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在这篇小说中他描绘了三种人的生存状态,即妓女、知识分子和商人。通过对妓女和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揭示,展现了城市中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对假儒商的批判也体现了作者呼唤真正儒商出现的苦心。  相似文献   

6.
李洱总是自觉地将自己的写作放在历史与社会的高度,以此来审视人类生存的迷茫和艰辛。他敏锐地捕捉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社会强势群体性格中的懦弱和自私,捕捉弱势群体行为上的荒唐和放荡,最后用幽默的叙述手法和荒诞的故事情节将这些人联系起来,营造一种夸张的故事氛围从而引起读者的思考。小说《你在哪》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7.
对拜金主义批判的思考曹水苗拜金主义已经严重地侵扰我们社会主活的各个方面,理应对其进行严厉的批判。然而,批判拜金主义是个老话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应该赋以新义。本文拟从拜金主义存在的根源,区分商品经济观念和非商品经济观念,最有效地批判拜金主...  相似文献   

8.
9.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不良思潮时有泛起,拜金主义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拜金主义的产生有着其自身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由于其提倡金钱至上,严重危害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必须予以摒弃,以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金钱观。  相似文献   

10.
加缪认为,"荒谬既不存在于人之中,也不存在于世界之中,而是存在于二者共同的表现之中。荒谬是现在能联结二者的唯一纽带"[1]35。荒谬来自于人和世界的相遇。李洱写知识分子,把他们放到日常生活中来写,让他们在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挤压之外,直接和日常生活遭遇,于是那些突然而来的威胁,无处不在的错位,挥之不去的厌倦最大程度地寻找和追问着价值、意义和幸福。  相似文献   

11.
加缪认为,"荒谬既不存在于人之中,也不存在于世界之中,而是存在于二者共同的表现之中。荒谬是现在能联结二者的唯一纽带"[1]35。荒谬来自于人和世界的相遇。李洱写知识分子,把他们放到日常生活中来写,让他们在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挤压之外,直接和日常生活遭遇,于是那些突然而来的威胁,无处不在的错位,挥之不去的厌倦最大程度地寻找和追问着价值、意义和幸福。  相似文献   

12.
李洱小说《国道》以一场交通事故为引子,深刻反映了当下的社会现实,但同时在其现实书写的背后又隐藏着作家对于社会现实书写的焦虑。本文在分析《国道》现实书写的焦虑的基础上,论述了文学作品现实书写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著名编辑家、《收获》副主编程永新先生在他的《一个人的文学史》中谈到作家李洱当年修改小说的情形,他说:李洱改《导师之死》,那才叫改得辛苦啊!现在写小说的可能都无法想象。改了七遍还是八遍,我已记不清了,李洱这人确实素质不错,当时他在华东师大,悄悄地把他的小说给我和格非看,我们看一次就跟他谈一次。他改了几次后,我们觉得提高还是不大。  相似文献   

14.
李洱的小说《花腔》融合了多种叙事策略,其艺术魅力的产生主要源于作者对二度叙事策略和不可靠叙述策略的运用。小说文本的意义之一,是通过“花腔”一词的表层形象,即通过不可靠叙述揭示历史的花腔特性。  相似文献   

15.
《太原大学学报》2020,(2):20-25
李洱的长篇小说《应物兄》内蕴丰厚,从多角度入手讲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境遇。应物兄的生活围绕着济州大学太和研究院的建立而展开。从文本细读中寻觅几代知识分子的身影,并以应物兄本身为例,分析他所处的纠葛场域、他内心的精微寰宇,以及他身边女性所构成的世界,来探讨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境况。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思潮正在兴起,批判拜金主义再一次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从研究的目的来看,还局限于就理论而研究理论,为研究而进行研究;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大部分依然停留在对概念的解读和产生原因、消极影响的现象分析上,如何更深刻地批判拜金主义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人作为拜金主义的主体,从人学的角度研究拜金主义、批判拜金主义成为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8.
《文学教育(上)》2010,(11):158-159
作家李洱日前在《江南》杂志发文称: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小说的虚构肯定要做出某种调整。那种开了头,就大江东去奔向结尾的传统线性故事,很可能被网络链接四处蔓延式的非线性结构所取代。这种文本的零碎感让人感到不适。所有的文本虽然可以相互链接,但它们实际上是彼此隔绝的。那么这样一来,作品不可能有自己的风格: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我国文坛上掀起一场颇具声势的“新历史小说”创作思潮。以《花腔》为代表的仿史小说,也隶属于“新历史小说”的一种创作程式。仿史小说运用消解手法,将历史的“真相”置于广泛的“虚无”之中,通过对历史“虚无”的体认,颠覆传统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0.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把读者分成类:第一类好比计时的沙漏,读书象漏沙,注进去,漏出来,到头来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第二类好象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变,甚至还脏了些。第三类象漏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流了,留下的只有豆渣。第四类象是宝石矿床里的苦工,把矿渣甩一旁,只拣些纯净的宝石。每个人都可以问一下自己:我属于哪一类读者。(原载《读书》11980年第9期冯序鹏摘)《你属于哪一类读者?》@冯序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