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杜优劣在古典诗学史上的论争,反映出诗论家在诗学观点、审美取向上的差异。朝鲜诗家对"李杜优劣论"的解读,从域外的角度折射了这一论争所具有的美学意义,对此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的中国和朝鲜,自古以来各方面的交流就极为广泛。由此,两国的古代文论之间镌刻着相似的文化印记。本文将在变异学理论的指导下展开文论比较研究,在"求异"的视域中,重点关注中国文论传入朝鲜后所发生的变异现象。李奎报的诗话著作《白云小说》中评点朝鲜汉诗时所提出的"诗以意为主"的主张,印见出了曹丕"文气"论的深远影响。笔者将比照两个颇为相似的文本,重点研究《白云小说》中出现的概念变异与再阐发现象,由此试图以"他者"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曹丕"文气"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潜溪诗眼》的诗学理论主要体现在其"韵"论与"诗眼论"上.范温之"韵"分为"艺术之韵"与"人格之韵","韵"是范温最高的艺术境界与人格境界,是范温最高的审美要求.范温的韵论体现出其对艺术本质的深刻认识."诗眼"可分为"识诗之眼"与"诗中之眼","诗眼论"体现出范温对在艺术创作与鉴赏中艺术修养(审美表现力与审美认识能力)的重视,"韵"是"诗眼"的前提与归宿,"诗眼"是"韵"得以实现的方法和途径.二者相互联系构成了《潜溪诗眼》较为系统而完整的诗歌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朝鲜诗家李瀷审美批评视野中的李白诗歌论,包括李白诗歌的源流、李白诗歌的意象、李白与其他诗人的比较等内容,构成了较为完整的诗歌理论批评体系,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李白的域外的诗评视角与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诗意是诗的高级形态,是诗的根本,历代诗论多有论之.若诗无意,则若兵之无帅,兵而无帅,则为乌合之众.诗意只有"高"、"深"、"新",诗才会意味无穷、流传百世.  相似文献   

6.
黄节号称为"岭南诗宗"(1),是民国初年重要的古典诗人之一,其《诗学》一书撰写体例、形式与传统"丛残小语"或语录体的诗话迥不相侔,前后体系完整,用以论述中国诗学流变,内含七小节,依时代排序,撮其精义,可归纳为"诗义"、"诗辞"、"诗用"、"诗史"开展诗学观点,究竟此四维度与《文心雕龙·明诗》关涉如何?盖《明诗》为中国最早阐发诗学重要理论之一,内含诗学渊源、流变、诗之效用、品评诗人、诠评时代风格等内容,而黄节《诗学》全书有四轴线,其中,"诗义"论诗之谲谏,"诗辞"论句式流衍变化,"诗用"论诗歌分期进化之运用,而"诗史"则总览历代诗歌之发展,揭示名家名作,标举风格。据以探论二者之关涉,冀能考察身处清末民初的黄节,如何援用《文心雕龙·明诗》篇作为潜在纹脉,开展宏阔中国诗歌史之论述,进而探查其论述意图。  相似文献   

7.
<正>一."以诗为词"——突破诗尊词卑的词论苏轼词的突出特点是"以诗为词",他"以词的躯壳而赋予诗的神气"。"以诗入词"是苏轼对词体解放的巨大贡献,在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诗为词",简单说来,就是用写诗的方法写词,把诗的题材、形象、意境、创作方法尽情入词,使词"诗"化成为新的独立词体。  相似文献   

8.
以汉代经学大家郑玄《诗》学研究为考察中心,从其现存的《毛诗郑笺》及辑佚的《毛诗谱》、《六艺论》对《诗》的论述中去寻绎《诗纬》的客观存在。郑玄笺注《毛诗》,虽"以宗毛为主",但对三家诗的引用时有,对纬书及《诗纬》的引用亦有。同时,《毛诗谱》解《诗》还部分吸收了《诗纬》解《诗》的方法与内容,并在《六艺论》论《诗》中直接引用《诗纬》论《诗》之"五际"、"六情",从细节处揭示了郑玄对于《诗纬》的吸收与运用,也彰显了《诗纬》对于汉代《诗》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朝鲜诗家金得臣的诗论在诗歌本质、诗歌创作、诗歌批评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他认为诗歌是"得于天机"的产物;做诗要"用尽一生心力";在进行诗歌审美批评时,要"具诗眼",不能"以名取诗"。金得臣的诗学理论,对当时和后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诗界革命论"传入韩国后,在韩国近代诗坛引起了广泛关注。各大报刊杂志纷纷介绍梁氏诗作及其相关诗论,这对近代韩国诗坛产生了影响。其中,对申采浩提出的"东国诗界革命论"的影响最为深远。申采浩受到梁启超的"诗界革命"观影响之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东国诗界革命论",构建了自己的诗歌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叶燮诗学表现出理论的自觉:一是理性特质,二是主张立足于"变"而正、变统一,并在宇宙观层面论证"诗变"和"天地运行"规律的同构关系。叶燮按照宏观与微观、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立体审视方法,论证"诗变"发现与诗论家的素质、"诗变"认识与诗学方法的关系。使"诗变论"从对文学活动现象变化的认识到对诗变因素、原因和诗变原理的探索、总结,最终达到对"诗变"的规律性论证。  相似文献   

12.
李东阳及所著《怀麓堂诗话》绍承杨士弘《唐音》及高棅《唐诗品汇》崇唐理路,续探审音辨体,并开启明格调论诗学。在韩诗接受上,借由汉魏"简古"诗格到经杜、韩、苏一衍再衍的"渐粗"诗格,窥探到流动的诗史,使其辨诗、文二体之分别的尊体论具有变通的破体论色彩;通过分析杜、韩、苏诗的声调韵律差异来甄别其不同的格调特征,从而辨识韩诗风格,其格调论更具实践性品格。杜、韩、苏的诗歌创作成就是玉成李东阳格调论的最终渊源,而李氏又以其诗学眼光肯定了韩诗大变唐诗的若干"通变"因素,不同于《唐诗品汇》的韩诗"正变"观。  相似文献   

13.
"怨而不怒"在承认"诗可以怨"的基础上,强调了情感的净化与沉淀,体现了儒家"中和为美"的诗教观。沈德潜以"诗品与人品合一"为阐释准则,从作家论、创作论、批评论三个维度对"怨而不怒"进行解析:在作家方面,重视诗人主体的"襟抱"和"学识";在创作方式上,将"美刺比兴"与"温柔敦厚"相连;在批评标准上,强调内容的"雅正"和情感的"节制"。  相似文献   

14.
朝鲜诗家对清初明遗民诗的积极接受与评论源于其尊周思明的文化心态。朝鲜诗家辑录了大量的明遗民诗,对其主题、风格、成就持赞赏态度,并以诗歌创作相呼应,为全面了解、研究明遗民诗提供了域外视角。  相似文献   

15.
南永前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朝鲜族诗人,其图腾诗以原始文化意象——图腾入诗,实现了个体情感与集体情感的交融,体现了诗人对民族历史命运和现代文明的反思。南永前图腾诗通过对一系列图腾意象的营构,在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上突破了咏物诗的传统书写,凸显了图腾诗作为一种诗歌题材的独特精神内涵及审美形式,而这也正是少数民族诗歌中"南永前现象"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6.
关于诗画关系的"诗画一体"论与"诗画异体"论的纷争,古往今来一直没有停止。"诗画一体"说以诗画融合为美,而"诗画异体"说则认为诗画以分离为美,两种观点看似各守一端、相互冲突。实际上,二者之间争论的焦点是针对诗和画的不同媒介展开的,然而无论取哪一端,都会发现它们都承认诗和画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和目的——情感寄托。  相似文献   

17.
明代诗学理论批评视野中的诗气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对"气"作为诗歌之本的标树;对诗气审美特征与要求的探讨;从创作角度对诗气的考察.上述三方面,继续展开了诗气之论,使古典诗气论在多维面上得到了拓展、充实与深化.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诗派在继承西方象征主义的"契合论"和"纯诗"理论的同时也进行了自觉地创造和发展,他们否定了西方象征主义由"契合论"而引申出的过度神秘暗示以及由这种神秘暗示所导致的抽象晦涩的诗风,而是追求一种朦胧含蓄的诗风;在继承"纯诗"理论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诗歌强调气质意蕴的思想有所继承,从而为中国现代纯诗的建构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推进了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中叶朝鲜亦与中国一样是因西洋的侵略而困难.特别是中国,通过鸦片战争切身体验到痛之入骨的教训.总结鸦片战争所得到的教训写成的书就是魏源的<海国图志>.魏源的<海国图志>不仅对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维新运动有很大的影响①;同时也深深影响了仍坚定维持锁国政策的朝鲜开化思想和开国论的形成.在因惧怕外来侵略而惶惶不安的时候,不像中国一样有直接性经历的朝鲜,<海国图志>便成为对抗外来侵略的最好教科书及指点书.纪录了对外来侵略应以夷攻夷,师夷制夷,以夷款夷等的对策方案的<海国图志>,被评价为论理的解释十九世纪中国与朝鲜的"御洋论"最典型的原典.  相似文献   

20.
韩愈的诗歌风格在古典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古今中外诗评家对其多有品评,构成了颇具诗学史意义的韩愈风格诗学.朝鲜李瀷是众多诗评家论韩愈诗歌风格较为突出的一位,拓宽了世界范围内的韩愈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