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重的叙事视角是《红字》的一大叙事特色。传统叙事模式常采取单纯化叙事视角,多用全知式或人物式,少见多重复合式。霍桑在《红字》中运用多重可变叙事视角,在编辑性全知叙事的同时,使用戏剧式全知叙事和人物叙事,通过视角的变化来渊动读者的鉴赏能动性。  相似文献   

2.
霍桑代表作《红字》的主题一直是学界长期争论的焦点。道德学派提出《红字》的主题是人类之罪,反映了作者清教徒式的罪恶观,但霍桑对待男女主人公模棱两可的态度却又使人对此产生怀疑。女权主义研究则强调《红字》女主角身上体现的女权主义,而小说蕴涵的女权色彩却又被霍桑字里行间的嘲讽所冲淡。政治学派认为《红字》包含革命主题,而小说中对复辟和恢复秩序的偏好倾向却又反映了作者对社会革命保守、怀疑的态度。新文化论者认为,这是一个关于从旧世界过渡到新世界的神话式文化寓言,然而,在小说中却找不到由一条主线贯穿的、统一的文化“神话”。这一切源于霍桑的模糊风格使小说具有多重的复杂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艳 《时代教育》2010,(4):48-48
《红字》是美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它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象征是文学创作的艺术方法,本文拟从象征这一艺术手法着手,探讨有关《红字》中场景描写所赋予的象征手法体现,分析小说中出现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景在小说中的丰富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从小说《红字》看霍桑的清教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美国生活中的一个支配性因素,清教主义对于美国思想及文学都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力。可以说,如果对清教思想没有一定的理解,那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美国及其文学。霍桑的《红字》是一部反映美国清教思想的代表性作品。通过分析霍桑在《红字》中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及命运的安排,可以看出霍桑虽出身并成长于清教思想盛行的环境,但他的思想同清教思想是存在矛盾冲突的,甚至可以说具有反叛清教思想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红字》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该小说一经问世,立刻引起轰动。该小说也奠定了霍桑在美国及在世界文坛的地位。美丽勇敢少妇海丝特在一人独居美洲新大陆时与才貌相当的丁梅斯代尔相识相爱,然而在清教徒眼中她罪孽深重,从此代表"通奸"(Adultery)的红色A字伴其一生。为了保全心爱之人的名声,她一人承担罪名。当心爱之人离开时,她戴上红字与它相依相守。作者将红字与各位主要人物描写紧密结合,其象征写法将常人感受不到或难于感受的细节写得栩栩如生。读之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6.
小说《红字》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Hester Prynne颇具魅力的女性形象。本文从(1)AnAttaction An Adultery(2)An Angel(3)Able,Affection,Admirable三方面分析,挖掘红字“A”的各种象征意义,充分揭示Hester的美丽、善良、真诚、勇敢、坚强的人格力量,从而使红字A的原意升华。  相似文献   

7.
《红字》是霍桑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作者的创作意图在于探索主体心理深层的“不可饶恕的原罪”。《红字》所表现出来的浓烈的清教思想及其根源值得梳理和反思,作品中反映的人性懦弱与人性罪恶,以及人的内心焦灼与灵魂的苦痛需要审视与诠释。  相似文献   

8.
《滨州学院学报》2020,(1):73-77
川端康成晚年的作品《湖》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回忆、幻觉与现实交错,主题含蓄不明,常被认作颓废。小说色彩描写丰富,用白与红、白与黑、红与黑等描绘主人公银平及其跟踪的对象,表达了川端康成对美的理解:梦幻是美的,现实是丑的,美唯其短暂才获得永恒。银平对美的寻求,暗喻了川端康成战后对日本传统美的执着探索。  相似文献   

9.
美丽善良的海丝特·白兰在丈夫齐灵渥斯失踪后,爱上了青年牧师丁梅斯代尔,并与他生了一个女儿——小珠儿。事发后,她被清教法庭判以胸口戴着红色A字示众的处罚。之后,海丝特·白兰到远方定居,靠针线活谋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尚未对霍桑的现代意义给以应有的重视,其《红字》的现代性表现在:一、主题:窘迫感。霍桑以他的“过去感”对心理感受进行对象化认识和再现,表现了人心因种种压力所致的窘迫感,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后世美国文学中荒诞感主题的先声。二、人物:反英雄。人物性格趋于淡化,重心开始从行动往主观心理转化,成为某种精神和心理状态的化身。三、意图:多重性。霍桑对《红字》所表现的意义不作简单的两极限定,而是以多重、未定的意味呈现,调动读者的介入。《红字》的现代性对以福克纳、贝娄等为代表的美国现代主义文学有不容忽视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红字》是最大特点是含混,所谓含混,即作者有意识地使文本具有模糊性,游移性,歧义性,从构成上看,霍桑在意义标志,情节设置和叙述中均采用了“多重选择”式手法,从而使文本具备开放性和迷惑性,从本质上看,本文的含混是作者世界观,神学观复杂性的体现,从文学渊源上看,是他对文学传统有意识地继承和扬弃的结果,借用荣格的理论,可以了解作者本人的潜在立场。  相似文献   

12.
作为作家的早期代表作,小说《北极光》是张抗抗在1981年完成并发表的中篇小说,其一经发表就迅速的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其中既有褒奖又有批判。在大多数人集中到对于文中人的自觉性进行批判的时候,却忽视了女主人公陆荃荃那种在完全的脱离了爱情与婚姻后的女性主义,很多人片面的认为在爱情中的矛盾与痛苦只是一种变态的心理,只是一种疯狂的偏执。本文就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以及对张抗抗小说的理解,就张抗抗小说《北极光》中的女性主义展开阐述,以供大家参考讨论,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批评纠正。  相似文献   

13.
从《红字》看霍桑小说的创作主题与文学艺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通过对十九世纪美国名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生活经历的评价及其优秀长篇杰作《红字》的论述,从而向读介绍作家的浪漫主义和创作特征以及作品中恰到好处地使用象征手法的艺术特色;与此同时,该还就作家在加尔教清教意识的影响下,在其创作思想中深深打上的“人人皆有罪”的烙印,并向读展现了作家在此创作思想指导下努力去揭示和刻画作品人物内心“隐秘的罪”的创作主题。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曾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生活中的事物常常以其色彩,首先进入人们的视觉,唤起人们的美感。文学作品,要再现生活中的色彩,自然也离不开色彩词的运用。文学作品中的色彩描写,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鲁迅在《故乡》这篇小说中,不仅借助色彩词来增强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而且还能恰到好处地把色彩词运用到绘景状物、渲染气氛和烘托人物上,发挥其良好的描写作用。让读者有享受不  相似文献   

15.
霍桑的小说<红字>主题思想丰富深邃,艺术表现手段超凡卓越.众所周知,精细入微的心理描写是这部小说最重要的特色,也是它蜚声文坛、行之久远的一个主要原因.而本文则试图以小说中出现的红"A"字作为切入点,探讨作者是如何通过它及其色彩意象来推动情节发展和表现主题内容的.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对绘画艺术极有研究,他深厚精湛的美术修养使他在文学创作中非常善于传神地运用色彩词,他的小说《药》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药》中用色彩词三十多处,用来描写场景,渲染气氛,显示了沉郁幽深的风格;用来刻画人物,写真传神,表现了极其深刻的思想:用来对小说的文眼──人血馒头着意点染,发人深省,深化了主题。这很多成功的技法,值得我们认真地探讨借鉴。 一、描写场景,渲染气氛,显示风格 小说《药》主要“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风格沉郁幽深。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作品…  相似文献   

17.
陈波 《教育艺术》2003,(4):36-36,5
马克思曾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生活中的事物常常以其色彩,首先进入人们的视觉,唤起人们的美感.文学作品,要再现生活中的色彩,自然也离不开色彩词的运用.文学作品中的色彩描写,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鲁迅在<故乡>这篇小说中,不仅借助色彩词来增强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而且还能恰到好处地把色彩词运用到绘景状物、渲染气氛和烘托人物上,发挥其良好的描写作用.让读者有享受不尽的美感.  相似文献   

18.
霍桑的小说《红字》描绘三个重要的情节场面 ,对在小说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服饰的描写 ,反映了作者霍桑对海丝特·白兰和阿瑟·丁梅斯代尔的爱情的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19.
《红字》人物形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霍桑是美国19世纪上半期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从人性论出发,追求一种超凡人圣的、完美的精神境界,探索过去时代人性中的隐藏着的罪恶,从而相应地暗示出自己时代的各种社会矛盾。《红字》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霍桑发挥他浪漫主义的天才,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情节以及神秘的气氛,使每一个人物都活灵活现,真正达到“人心的真实”。  相似文献   

20.
唐鹏 《考试周刊》2013,(34):20-21
美国著名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红字》,是美国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红字》充满了阴郁和神秘的色彩,所有的人物像是鲜亮的照片放在了满是尘埃的玻璃下,明明是清楚的,却笼罩着如雾气般沉重的基调,只有那个鲜红耀眼的A字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成为照片的核心。整个小说展现了一种英国清教的宗教色彩,且以大量的人物心理活动贯穿始终,使不复杂的结构因为心理活动的描写变得丰富起来,象征主义让整个小说变得鲜活有意境。文章就《红字》中的象征意义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