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选入了杜甫的五言律诗《登岳阳楼》,该诗是“诗圣”晚年漂泊西南时期创作的一首著名的登楼咏怀诗,曾被誉为古今“登楼第一诗”.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诗人与世长辞的前一年,也就是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这一年,杜甫携家眷由夔州出峡,沿江经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到江湘一带,并在暮冬时节流寓岳州,登临岳阳楼而赋此诗.  相似文献   

2.
“冰”与“火”这两个意象指代的是毕飞宇创作的两面性:形式的技术化和灵动性、主题的寓言性和多元化、创作立场的残忍和温情。由此揭示出:正是这种冷静与激情的二元创作模式的对立与互补构成了毕飞宇既不断自我重复又生机勃勃的艺术世界,也展现了作家对人生和世界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人常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与达,皆兼济天下。所以,他的情怀是动人的、高尚的。  相似文献   

4.
十四到十六世紀,欧洲开始出現了文艺复兴运动。从这个时期开始,資产阶級为了扫除确立資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思想障碍,在意識形态領域,进行了資产阶級思想革命。他們提倡对健康、积极、乐天的人的崇拜,宣揚“人性”解放,打出了一面“自由、平等、博  相似文献   

5.
石雯卿 《少年月刊》2024,(Z1):14-15
<正>本期好书:《杜甫传》分享心得:“读完这本书,我被杜甫心系家国的伟大情怀和无以伦比的文采深深折服。”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诗圣杜甫也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给同学们推荐的书是《杜甫传》。在这本传记中,作者融杜甫生平、诗作、时代于一体,通过“家世出身”“长安十年”“两次流亡”“走向人民”“成都草堂”等十三个章节的生动描述,形象立体地叙述了诗圣杜甫游历,为官,漂泊的生命轨迹。  相似文献   

6.
“冰”与“火”这两个意象指代的是毕飞宇创作的两面性形式的技术化和灵动性、主题的寓言性和多元化、创作立场的残忍和温情。由此揭示出正是这种冷静与激情的二元创作模式的对立与互补构成了毕飞宇既不断自我重复又生机勃勃的艺术世界,也展现了作家对人生和世界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相似文献   

7.
辛弃疾一生写了很多首词,后人根据其内容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别。比如咏物词、农村词、祝寿词等等。在他的送别词中,既有友人之间的依依不舍,也有爱人之间的缠绵悱恻,更有亲人之间的慨叹忧伤。他的送别词虽属婉约一类,但柔情的背后不乏慷慨悲昂的家国之思、报国无门的不平之怨,因而又平添了几分豪气。诗人以自身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卓绝的才华,赋予了送别词广阔的思想内涵,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旷达词多层面、多角度地抒发了辛弃疾达观洒脱、开朗自适的情怀,展现出潇洒飘逸、疏淡自然、幽默诙谐的美学特色。旷达词既有老庄哲学思想的影响,也是辛弃疾心灵的愿望同客观现实相撞击的结果,还有辛弃疾个人性格因素的渗入,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正常健康的心理需求,它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表现了词人复杂丰富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9.
10.
论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并有所发展,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善于陶铸经史子集语言,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与语言技巧,形成了以豪放为主又兼有沉郁悲壮、婉约含蓄、缠绵妩媚、闲雅祥和、清丽飘逸的多姿多彩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杜甫的形象不只是忧愤情深广,也有喜悦的一面。杜诗言喜者,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为国而喜;为民而喜;因家人而喜;因友人而喜;因生活而喜。杜甫的“言喜诗”常常是悲喜交集,喜忧参半,反映出时代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辛弃疾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隐逸词,这些词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具有非常强的艺术张力。在他的这些词里,我们看到一个英雄的辛弃疾和隐士的辛弃疾彼此交战力求超脱的形象,悲慨、苍凉底色下的超旷放达是他隐逸词的主体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3.
<正> 历来讲说辛弃疾词的风格,几无不称其豪放,又大都认为不仅是豪放,也有些是婉约的,或说以豪放为主,而不拘一格,或仅谓为多样化。这种种说法虽然都不错,但总觉得还不很准确,不很恰切。单说豪放,固能突出它最突出的特色,而未尽其妙。说多样化,固很全面,似又太泛,未能显示其本质。说豪放外,又有婉约,似为适中,但又截然分而为二,而忽视其间的内在联系,亦不甚妥。即云以豪放为主而不拘一格,仍不免此弊。本文认为稼轩词中足以代表其创作艺术之最高成就而最富于美学价值者,是能熔豪放婉约于一炉,以至于浑化。以自然科学喻之,是起化学变化,而非物理变化,是  相似文献   

14.
杜甫,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的伟大诗人、诗品人品合一的杰出代表、儒家传统观念当中忠君爱国的典范。其崇高的人格修养、忧国忧民的淑世情怀、善陈时事的诗史精神、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素为后世文人所师范。清初名儒姚培谦,出身江南望族,明经通史,学博而志专,诗歌亦擅名一时,深得杜甫之家法。其对杜甫的接受,主要体现在诗史精神、忠爱品格和诗歌境界三个方面,而这一渊源关系的形成,乃家风濡染、个人秉性际遇,以及当时文教政策的交相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5.
杜甫的思想,新旧研究者们都认为是属于儒家的范畴,这似乎是没有什么错误的,但却是非常片面的。因为这样狭隘的理解,既不能对杜甫作出恰当的评价,也不能说明那个时代的思想对杜甫的影响,更不能说明杜诗怎样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现实。毛主席教导我们  相似文献   

16.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二月,严武第三次入蜀,任成都尹、剑南东西川节度使。同年六月经严武推荐,杜甫被朝廷任命为节度使署中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但杜甫进入严武幕府不到一月,就表示“主将归调鼎,吾还访旧邱” (《立秋,雨,院中有作》),只要严武西征吐蕃归来,他就要回草堂去了。其后,由于杜甫的多次恳求,严武于永泰元年(765)正月三日解除了杜甫的幕府职务。杜甫在幕府中任职只有半年。为什么杜甫刚入幕府就要退出呢?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杜甫与严武有矛盾。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很难令人信服的。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古代词坛上,女词人李清照被推为婉约派宗师,辛弃疾则被尊为豪放派之首。明代王士祯说:“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但辛弃疾也是婉约大家。他的词有的亦具清丽、飘逸乃至缠绵妩媚的风格。如可称为婉约正宗的《祝英台近·晚春》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曲折细腻地写出了对春天的埋怨,表达了作者的情愫、愿望。其缠绵妩媚,秾纤绵密确不在晏几道、秦观之下。而他的《摸鱼儿·淳熙己亥》,我认为在内容和写法上  相似文献   

18.
在众多词家中,辛弃疾之词处处凸现着一种不肯屈服于现实环境的狂放精神。具体可以表现为愤世嫉俗、傲立于世、嘲讽时世三个方面。从本质上来看,这种狂放精神就是一种进取精神,它的核心是对于不合理的传统以及现状的抗争与批判。  相似文献   

19.
彭敏 《文教资料》2010,(30):8-9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词记录了他心灵深处的孤独体验与痛苦挣扎,流露出深沉的孤独意识。辛弃疾在词作中哀叹无人与共的孤独、世无知音的寂寞,透露出不被知遇、叹惜流年的深沉感慨,使其词满含沉痛的英雄泪.显示出一种沉郁悲凉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对辛弃疾的影响是多面深刻的,从个性思想到精神品格,从作品风格到兴趣爱好,从生活情趣到心理倾向,辛弃疾无不打上了陶渊明的烙印。但辛弃疾在接受陶渊明的同时又用自己的个性心灵丰富和发展了陶渊明。而陶渊明之所以能影响辛弃疚,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们的个人遭遇是极其相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