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从层次结构上、修辞手法上、声律的运用上,将十个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罗列在一起,让读者的想象将它们连接成一幅深秋夕照图。它们连成一体,共同表达了游子漂泊他乡的那份感伤之情,从而让读者领悟到这首小令的结构美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教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去寻找、感受文章的美,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学作品文质兼美,主要体现在语言美、形象美、结构美、主题美、意境美等五个方面。一、语言美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来再现艺术形象的,生动的语言能激发读者的想象,让读者获得审美愉悦。如《与朱元思书》,骈散相间,音韵和谐,别具一番参  相似文献   

3.
细节之美     
近年来,我一直沉浸在《散文》《散文百家》等文学世界里,静静地欣赏着美,深深地感受着美,也试图寻幽探微,解开一些作家写作的奥秘,找到一些写作的规律,用以指导中学生写作。细细品读这些珍珠一样的美文,我发现这样一条规律:在这些写人、叙事、绘景、状物的文章里,都特别注重细节描写。因为成功的细节描写,让作品闪现出奕奕的神采,照亮了读者的眼睛,给人以愉悦的美感。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材是教材编写者精选的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或者构思精巧、语言优美的范文,语文之美蕴含在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字句当中。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挖掘美。一、教材展示无声的美文学创作倡导此时无声胜有声,虽不着一字但尽得风流。佳作总是力求以简约的语言创造出能够被读者揣摩的意境,从而让读者能够琢磨其中蕴含的情思和意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钻研文本,关注其中无声的美,并巧妙的加以运用,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究  相似文献   

5.
和谐之美     
人的美分两种,一种是外在美,另一种是内在美。外在美便于捕捉和发现,而内在美需要深入地挖掘。无论哪种形式,美都是值得期待和保留的。有一件事使我记忆犹新。在一辆公交车上,一个漂亮的姑娘坐在座位上,那坐姿让人赏心悦目,可过了一会儿,一个妇女抱孩子上了车,车子颠簸得厉害,那个妇女不时地碰到坐着的姑娘。  相似文献   

6.
邵永红 《福建教育》2023,(26):12-14
<正>生命教育活动,要让学生感悟和绽放生命之美,灌输、说理是难以奏效的。生命教育要求我们看见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生命健康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为实践着力点,应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引领学生在获得积极体验的同时化解成长难题,读懂并享受生命之美,从而让师生的教育生活充盈智慧和人文之美,让师生的生命世界充溢良善之美。  相似文献   

7.
生命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美,从细胞到个体,从个体到类群,从类群到整个生物圈,无一不体现着各种各样的美--对称美、韵律美、色彩美、线条美;兽性的美、理性的美;斗争的美、和谐的美;甚至是生存之美、死亡之美。可以说,在生物知识的海洋里,所有的一切简直是美不胜收。而生物课上的美育,就是要让学生在摄取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去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命是美好的,从而产生对生命的热爱。  相似文献   

8.
朱军 《教育现代化》2005,(10):82-82
优美的诗歌必能创造出优美的意境,给读者留下独特的审美感受。《天净沙&#183;秋思》在达到了意与境的和谐统一,情与景的水乳交融的同时,也创造了“四美”。  相似文献   

9.
徐志摩的诗清新、和谐、新奇、丰富、优美、飘逸,感情真挚,意境优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在诗歌艺术的探索道路上,孜孜不倦,创新追求,成功运用超然的想象手法,将诗歌犹如音乐的轻盈,建筑的灵动,绘画的鲜明,展现得淋漓尽致,并巧夺天功般的融为一体,营造出泉水叮咚般俊逸的意境,让诗歌在想象的美和美的想象中,深情诉说自己心灵深处的情愫。徐志摩诗歌之想象,善于联想,富于幻象,使人产生流动的情绪,也给诗歌插上了一双美丽的翅膀。它通过丰富的联想与妙曼的幻象,让读者进入美好意境,陶醉于美妙的画卷,遐思万里。它通过音乐与色彩,流转于耳脑感官,在视觉上整饬错落,在情感上激情浪漫,使人得到新、奇、异的美感享受,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0.
植物之美     
《生物学教学》2014,(2):80-80
植物之美,在于发现。当你发现爬山虎根茎交错沿着墙肆蜿蜒而上时,当你发现玉树成对的嫩叶(封底1)如性感的红唇微启时,当你发现昙花在深夜绽放那一霎那芳华时,当你发现槭树的果实透过阳光如同展翅雄鹰时,你一定会惊艳于它们的美!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美术作品大部分都是来源于生活,很多画家通过美术来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看法。如果学生能够在美术作品中发现各种美,那么可以说美术教学是成功的。所以,在进行初中美术教学时,老师务必要将美术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介绍了如何让学生在美术中发现美,通过让从书本上、生活中等各种途径去发现美,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营造一种美的氛围,使学生欣赏美和发现美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改善美术教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就一般的审美标准来看,宝玉眼中宝钗之美是要胜过黛玉的。然而,通过移情作用,在宝玉对黛玉的审美直观中,宝玉发现黛玉的诗性之美,这种美是独一无二且不可替代的。而在宝玉眼中,宝钗之美则始终处在散文化的状态,这种散文化状态的美,虽说也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但宝玉终究没有在宝钗之美中发现自我的存在,因此也就不是绝对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而读者对钗黛二人的美的欣赏,也主要跟读者在多大程度上将自己代入宝玉的身份——也就是对宝玉这一人物形象所发生的移情作用——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3.
用心感悟阅读之美——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学生对阅读课普遍缺乏兴趣,这主要是阅读课内容单一、形式单调所致。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改变目前阅读教学模式,充实阅读内容,丰富阅读形式,一是将课内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体味广博之美,二是将古典和现代作品结合起来,让学生体味传承之美,三是将阅读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体味现实之美,四是将阅读、交流、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体味成功之美。  相似文献   

14.
数学并不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枯燥,相反,数学是美丽的,是充满魅力的。数学的美来自大自然中的数学情趣,来自它自身的内容、结构与方法之美,它的美也体现在艺术家的作品之中,还体现在生活及生命之中。数学之美有三大特征:简单、和谐、奇异。数学之美有四个层次:美观、美妙、美好及完美。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欣赏、体验数学美。为了把数学的美育功能真正落实到中小学课堂上,应该充分挖掘数学的美因,在教学中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美,也能创造美。  相似文献   

15.
正"美是遍及各处的。而且对于我们来说,缺少的不是美,而是一双发现美的双眼。"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美的,要对学生们进行的教育也是美的,让他们尽情感受语文的美。语文课堂应该是一幢欣赏风景的高楼,学生们向远处观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行一场美的教育旅行,这可以让语文教学的效果更加好。一、文本之美在语文课本中,典型作品散发的美是随处可见的。有自然美、感情美、艺术美以及言语美……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忧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美丽的,数学之美无处不在,主要包括:简洁美、和谐美、奇异美。作为数学老师要善于挖掘这些美的素材,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再创造。  相似文献   

17.
春之美     
夏的美,美在亭亭玉立;秋的美,美在清幽羞涩;冬的美,美在庄严厚重;春的美,美在她的“动”,美在给人一种振奋的力量。看一看水中的涟漪,瞧一瞧树木抽出的新芽,望一望旋舞飘飞的云朵……春用悠长的回音,穿过自然的亲切,让你触到她微微的气息……难道真的有语言能形容春之美吗?还是让我们等待她再次挥一挥衣袖,用一股温馨拥抱你我他……春之美$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八年级@顾桓榆  相似文献   

18.
张萍 《教师》2011,(28):66-66
数学是美丽的,数学之美无处不在,主要包括:简洁美、和谐美、奇异美。作为数学老师要善于挖掘这些美的素材,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再创造。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北师大版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它们具有自然风景美、语言美以及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赏析式教学策略,设置情境、品味语言、朗读指导等方法,能更好地把写景散文蕴含的自然风景美、语言美和深刻的思想感情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20.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汉字的一个字就是一幅画.由于汉字独特的外形构造和它深远的意义指向,使汉字成为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本文从汉字点画之美、形体之美、寓意之美等方面探讨了汉语的美的特质,揭示汉语之美。让学生认识汉语之美,对于培育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养成汉语学习的自信心.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毫无疑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