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以男性为主的宗法制社会,女性是男人的附属品,丧失了独立自主的人格和地位。宋明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传统的儒家礼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市民阶层的一员和底层知识分子的创作者,不能不受其影响,这就形成了他们思想意识的矛盾。本文就《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貂蝉和潘金莲这两个人物形象试作比较分析。试图揭示创作者的矛盾心理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及男权社会下妇女由蒙昧到初步觉醒的抗争过程。  相似文献   

2.
贾宝玉是一个包含着复杂的矛盾的人物形象。其思想性格的不同的矛盾方面周然相互对立,同时又彼此联结、渗透、影响,构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贾宝玉的复杂思想性格中有一个主要的方面构成性格核心。这个核心渗透到而且支持起整个的性格,赋与人物与其他人相区别的基本定性。分析贾宝玉的性格时,如果我们忽视了性格核心部分的地位和作用,那就无法很好地从整体上把握这一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3.
鄂温克作家乌热尔图的小说和文化散文中阐释了较为成熟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思想。小说中,作家塑造了众多的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猎人、老人、外来人等形象,这些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在奇特的小说叙事中展示了人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共融的关系,或正面或反面地折射出鄂温克民族较为原始的生态意识光辉,而这些意识正是作家的生态思想的体现。本文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乌热尔图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老舍笔下的老派市民、新派市民等人物形象,分析了“祁老太爷”等人物,再现了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并提出老舍只是真实、艺术地再现了中国老派市民的思想及生活状态、生命中人性的本能.并进一步论述其塑造平民人物的情怀也来自于父亲对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孙悟空和贾宝玉是《西游记》和《红楼梦》两部古典小说中的主人公。这两个人物形象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新兴市民社会力量的本质内容在不同孕育发展阶段上的艺术概括。他们之间存在着思想性格上密切的血缘继承关系。孙悟空是浪漫主义地表现了这个社会力量是处于自在状态的“猴”的阶段;贾宝玉则是现实主义地表现了它虽仍处于自在状态,但却基本上完成了向“人”转化的阶段。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市民思想要求的艺术体现者,孙悟空是贾宝玉直系开山的“猴”祖师,贾宝玉则是继承孙悟空嫡传衣  相似文献   

6.
吴燕 《华章》2007,(9):180-181
《西游记》是一部孙行者的英雄传奇.小说作者通过塑造这一人物形象,表现了正统行为规范对人的束缚,封建统治制度、统治阶级对市民阶层的压制,初步表达了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西门庆形象诠释方法从“人性”、“道德”出发,对人物形象进行单纯的道德评判,认识上的误区说明研究者理论修养上的滞后与缺陷;西门庆是从封建母体中刚刚分娩出来的新兴市民阶级的人物,是大胆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新兴市民中的激进分子,是从城关市民中孕育出的早期资产阶级的胚胎;西门庆形象的出现,及时反映了明代中叶新兴市民阶级的勃勃生机和对封建秩序带来的有力冲击与震撼。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水浒传》中三类女性人物形象的剖析,论证了作者在书中所表现的“女性祸水观”、“天理与人欲的矛盾”、“男尊女卑”等落后的女性观,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宗法思想对作者的深刻影响,造成了对不同性别人物形象所采取双重评价标准和不同价值取向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电视剧《黑洞》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 ,尤其是对主人公刘振汉的塑造成功 :作者在典型环境中把他置于情与法、荣与辱、权和法、生命和信仰、亲情与道义等多重矛盾的交点上进行塑造 ,充分运用这一典型人物的言行心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从而强有力地突出了剧作的反腐思想主题。探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艺术特点 ,对于理解剧作的思想主题 ,探讨当代反腐文学发展的社会生活基础 ,更加深刻地认识当代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白衣卿相》是闽北已故作家黄大铣先生一部较成功的人物传记小说。作品在艺术上和思想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它叙事上的民族性和独创性,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共性与个性处理、利用各种矛盾刻画人物的方法,语言上的历史韵味和人物语言个性化、摹写性的叙事语言,以及和谐完整的双线结构。同时,小说对人物命运的揭示与探讨也颇具匠心。  相似文献   

11.
小说三要素分别是环境、情节和人物,在某一种程度上,环境和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而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矛盾或反映现实生活,从而反映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有多种,这需要教师去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2.
老舍与王安忆是不同时代两个极具艺术个性的作家,二人站在民间立场上,力求对市民生活作世俗化的表现。本文度图从人物形象塑造、作品理性思索以及文本叙述上对二人的市民小说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贾宝玉就是其中最精彩的一个。他的身上有叛逆精神,不爱读书,不愿意走科举考试的道路。同时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他毕竟出身在一个贵族家庭,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贾宝玉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人物。他的矛盾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矛盾。  相似文献   

14.
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常常是通过矛盾冲突来展开放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陈毅市长》就是这样,它通过三次矛盾冲突不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不是以抽象的概念而是以鲜明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这种形象主要是由人物所构成,主题也靠人物形象来展示,故事情节由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来开展,并按人物的性格的需要来安排;环境也必须由人物性格来体现。可见,人物形象在作品中占有中心地位。所以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加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又是通过鲜明生动的个性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意义的。因此,要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16.
张恨水是一位怀有明显市民心态的作家,在选择小说题材时,他自然会考虑作品的接受者,总是站在市民读者的立场上,注意选择市民读者喜好的、关注的题材作为创作的内容;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也是充分照顾市民读者的接受心理,能够既同情、理解平民,又尊重、赞美平民。  相似文献   

17.
《雷雨》中的繁漪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本文从繁漪的反抗精神,思想中深藏的封建意识入手,分析了繁漪的矛盾性格.指出了繁漪是“五四”个性解放思想的半成品。  相似文献   

18.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不同于黑格尔与马克思所谓的市民社会,其转向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开始主动调整与工人阶级的矛盾,所以无产阶级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革命。且市民社会理论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作为基础性理论与葛兰西的其他政治思想紧密联系,所以还需要从领导权、知识分子与战斗策略来多维解读市民社会理论的转向。  相似文献   

19.
《雷雨》写在三十年代初期,它是我国话剧史上的一颗永远不会褪色的璀璨明珠,它以二十年代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生活的悲剧。它那起伏跌宕,严密紧凑的故事情节,那紧扣人物心理,实现人物思想性格的语言,那思想和个性都十分鲜明的人物形象,都奠定了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坚实地位。尤其是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曹禹先生通过剧中人物的台词,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中给我们成功地塑造了八位身份经历不同,思想性格各异的人物,繁畅就是其中之一。她是《雷雨》这部剧本中作者塑造…  相似文献   

20.
《太原大学学报》2017,(2):73-75
《独药师》不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充斥着矛盾。形式上作者运用了二元对立的写作方式,将"非虚构"与虚构巧妙运用于文本;内容上小说中到处都是矛盾的个体以及相互矛盾的主题。对于矛盾的原因,除了作者对于写作方式的大胆运用外,还与作者自身的时代差异以及儒道文化对作者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关。这些矛盾不仅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更是将小说主题进一步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