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立足诗作本身,抓住阮籍《咏怀诗》中多次出现的"逍遥"一词,结合时代背景和人物经历,对其含义加以解析,揭示出阮籍寄意老庄,力图逍遥而终在现实中无法达到此种境界的复杂心理,以求增进对阮籍其人其诗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有人把李善注阮籍《咏怀诗》语误为颜延之注者。《诗品》称颜延之注阮籍《咏怀诗》"怯言其志","怯言",或指颜延之怕说错及有所穿凿而不言,或指颜延之身处易代之际不敢言不愿言。沈约之注则借释典故说出阮诗之"意"。把阮籍诗作与时事附会起来讲,始作俑者是注《文选》之"五臣"。阮籍当年事以"得意忘象"之玄学思想方法作诗,我们亦当以"得意忘象"之玄学思想方法来解诗。  相似文献   

3.
"路"作为阮籍《咏怀诗》中的代表意象之一,是阮籍作品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本文通过阮籍对"世路"态度的转变,对"天路"无限的企盼,还有最后陷入"失路"的泥沼这三个层次分析阮籍内心情感复杂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以阮籍和陶渊明为代表,魏晋诗人开始有意识地以酒入诗并在"酒"意象上寄寓独特内涵和诗人的主体态度。阮籍、陶渊明的生平经历、价值信仰、生命哲学共通,但是对酒的态度不同。从阮籍到陶渊明,诗与酒的融合经历了由形神分离到浑然一体的艺术自觉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阮籍是魏晋时代"竹林七贤"之一,由于其家学渊源及其自小沾染,儒家思想可谓熔铸于其灵魂深处。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阮籍及其五言《咏怀诗》虽如刘勰所言"阮旨遥深",且粘连着不拘礼法的玄学风习,但在这外衣下仍是深刻的儒学追求。从孟子"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为主的儒学文论思想入手,可以真正拨开魏晋环境的阴霾和玄学风气的迷雾,理顺阮籍及其诗歌的儒家思想倾向,找到其人诗合一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阮籍是魏晋时期的代表性文人。魏晋之后,文人对自我的关怀与社会责任感之间的冲突在他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从致力入仕到佯狂避世,阮籍内心充满了人性的冲突,在阮籍所有作品中,咏怀诗是他的典型力作,也是后人借以研究他的重要作品。"湛湛长江水"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从中可以对阮籍的心理探究一二。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文学史一直都被认为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它开启了文学自觉的大门,文人学士开始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此时以道家为基础的玄学开始兴起,清谈之风、隐逸之行、追仙服药等山林行为越演越烈。竹林七贤为这一时代最为著名的团体,而其中又以阮籍为代表。宋长白在《柳亭诗话》中说:"建安七子之后,断推阮公第一"。阮籍的诗文中以他的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为主,在这些诗歌中反映了阮籍的个人气质和包围他的时代氛围。  相似文献   

8.
黄帝的"东园",有凤没身居之.汉宣帝的杜陵,非但曾被称为"东园",也有凤十一集之的传闻.而葬有曹丕与司马懿的首阳山,在阮籍看来,却是一个"凤翔过而不集,鸣枭群而并栖"的所在.阮籍在其咏怀诗中,正是以"东园"隐喻皇家陵园.本文作者认为,理解<咏怀诗·其三>首二句的关键,不在以"嘉树"之喻曹爽;而在以"季孙氏"喻曹魏政权.而此时的曹魏政权在阮籍心中,只是一座已经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的陵墓.  相似文献   

9.
阮籍《咏怀诗》中有一些独特的意象反复出现,如"白日西颓"、"秋"、"坟墓"以及神仙意象等。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凸现出对生死问题的强烈关注——由对万物的生命活动以及神仙世界中体验到个体生命的最终悲剧性结局,进而怀疑一切生存行为的价值,绝望之后"虚妄"感油然而生。阮籍是在时间的维度上以死观生,承受着"虚空"的重压,可以说,阮籍的深刻、苦闷、焦虑都源于此。阮籍《咏怀诗》中对生死问题的体认超越了同时代的人,表现为一种悲天悯人的天地精神。这是一种关怀终极生命的人类精神,它可以穿越时间的隧道延展到当代,给予我们以对待生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阮籍写于魏晋之交的八十二首咏怀诗是他当时心灵的真实写照。诗歌中体现了诗人心灵的痛苦和矛盾。本文认为造成诗人痛苦矛盾的关键点在于他对时间的敏锐感悟,并且从阮籍对时光飞逝、今昔对比和渴望永恒三个方面感悟做出分析,探究其文化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1.
荡逸绳检、归趣庄老只是阮籍的外在表现。统观阮籍的一生,透过其“迹”而现其“心”,可以看出其内心一贯深厚的儒家情结。本文通过对《咏怀诗》其十五首的分析解读,得出结论:从思想本质上说,阮籍一直是坚持儒家思想的。  相似文献   

12.
《柳州师专学报》2016,(1):33-36
阮籍为了躲避当时朝廷的拉拢和迫害,行为上表现出"狂"的特点,其本质是佯狂,是阮籍对统治阶级的消极反抗;阮籍表面上"谈玄"、"清谈",但是其内心仍然不能接受道家核心思想;阮籍狂放不羁的前提是明哲保身,保全性命。  相似文献   

13.
阮籍是魏晋易代之际的诗人,他的《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其组诗中有体系庞大,纷繁复杂的意象系统。这类意象多从《诗经》、《离骚》、建安文人诗、魏晋游仙诗中汲取营养,再经过阮籍独特的艺术加工与创新,才得以形成他自己独特的文人化、个性化的品格。  相似文献   

14.
感伤是阮籍咏怀诗的基本特征之一。阮籍咏怀诗与建安诗歌的感伤主题一脉相承又有所发展,其诗的感伤特质主要通过直言悲愁、感伤的物象、声音的渲染三个方面来表现。探析阮籍诗歌感伤特质的内涵、成因、影响,也可窥见古代文学感伤脉流的变化乃至文学风会的变异。  相似文献   

15.
阮籍诗文常被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典型广为研究。前人对阮籍作品的研究涉及"竹林七贤"诗文的整体研究、阮籍身世思想的研究等,有许多经典代表作品。本文结合阮籍人生经历就其创作及思想分析阐述了其不同时期的诗文创作风格特点及其背后的原因,并论述了阮籍作品与竹林七贤其他人物的联系,对进一步学习研究阮籍生平和诗文创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6.
“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其代表作是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在这些记录诗人政治感慨的诗中,阮籍用隐约曲折的形式表现了寓藏于内心的、无由发泄的痛苦与愤懑,情绪往往愤激,辞旨往往隐晦。其中,《咏怀诗》(其一)写道:  相似文献   

17.
《通易论》是阮籍关于《周易》的专论,反映了阮籍早年所受的儒家思想的影响。《通易论》和《咏怀诗》之间有某种内在的联系,通过对《通易论》的考察,对于理解阮籍的思想转变轨迹以及《咏怀诗》所表达的内心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他前期的"济世志"、谨慎惧祸的心态、对名教礼法的认同、身处乱世之中对隐遁避世的向往,可以说很大程度都是来源于《周易》的影响。而其后期的"遗落世事"的态度、"不拘礼教"的狂放、对超世逍遥的追求、对适性逍遥的选择,则大都是在险恶现实和虚伪名教的激发下而接收老庄哲学思想(或玄学)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高鲲 《现代语文》2006,(5):48-49
阮籍以《咏怀诗》名世,一般提到他的《咏怀诗》,都是指其五言《咏怀诗》。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阮籍”条说:“……(阮籍)长于五言诗,代表作《咏怀诗》82首多抒写忧生伤时的苦闷,为后世传诵。……”但阮籍是否还写有四言《咏怀诗》,有多少首,知道的人就不太多了,因为建国后几部通行的文学史著作都不提这个问题,只有胡国瑞先生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中提到阮籍还有四言《咏怀诗》三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阮籍”条说:“……其主要作品就是五言《咏怀诗》,此外还有四言《咏怀诗》,今存13首。……”另外质量较高的《中国历代…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阮籍《咏怀诗》中登览描写的分析认为,阮籍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集中运用登览模式和登望意象抒情咏怀的诗人,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他对登览诗的发展和贡献是不可低估的;《咏怀诗》应是阮籍晚年的作品,其直接动因应是曹芳被废事件。  相似文献   

20.
阮籍为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杰,历代对阮籍及其诗歌评价颇多,众说纷纭。阮籍生活的时代有其独特性,他的处世思想及政治态度的形成与时代相关,他以极端的行为方式来表现对黑暗社会的极度不满,表现在诗歌内容中,则是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思考,即强烈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