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朦胧的欲望》是超现实主义电影大师路易斯·布努埃尔的代表作之一,在影片中,导演使用顺时叙述即时经验、不确定的叙事方法,从马蒂厄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欲望交汇的爱情故事。马蒂厄的讲述作为影片的主体,却时常被一些惊奇的场景所打断,他本身的叙述也是充满了矛盾、欺骗与迷惑,导演甚至起用两个女演员去塑造肯奇塔,这更增加了影片的朦胧之感。然而正是导演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这种主观的"欲望支配下的人"的视角,恰恰能最为真实地展现人的欲望所特有的那种分裂、朦胧与惶惑。  相似文献   

2.
影片《乘风破浪》通过讲述主人公阿浪因时空穿越到虚构世界里与父亲共同经历青春,追思其与父亲之间感情矛盾根源,获得自身情感世界重塑的故事,深刻展示了人性的美与善,深度阐述了"误解"与"宽容","得到"与"失去"的哲理思辨。  相似文献   

3.
这部《马背上的法庭》,是从一个侧面讲述了这个司法权力运作的空间维度。影片讲述了一个"司法下乡"的故事,五十多岁的法官老冯、因为法官职业化而行将退休的书记员杨阿姨还有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的彝族大学生阿洛三人组成了一个特殊的法庭——马背法庭,在这个移动的法庭上,他们在人情与法理的矛盾碰撞中,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解决纠纷问题。  相似文献   

4.
《非诚勿扰》讲述的是秦奋(葛优饰)的天才发明被风险投资人(范伟饰)出天价买断,一夜暴富的"剩男"秦奋揣着家底开始了"征婚"旅程。一段"人间喜剧"演出世间百态……影片糅合了众多笑点,关注时下热点、人生态度和逢场作戏,在秦奋相亲过程中,遭遇不同型号的"剩女",各种社会现象都巧妙地融进影片中,在失落与绝望的气息中,以冯氏幽默穿针引线,将一个老套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影片将希望与绝望、喜剧与优雅等多种矛盾元素合理地重叠在一起,一种新鲜的冯氏风格呼之欲出。给这个寒冷的冬日增添了浓浓的人情暖意。  相似文献   

5.
电影《魂断威尼斯》(Morte a Venezia)是一部由电影大师卢奇诺·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执导的剧情影片,于1971年在英国首次公映。该片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文学家托马斯·曼(Thomas Mann)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作曲家阿森巴赫因沉醉于追求青春与美,而不幸丧失性命的故事。本文将以“疾病”与“死亡”作为观察视角,探讨面对心理疾病时,情感与理性之间的纠结矛盾的心路历程,从而真实体悟影片中的疾病叙事手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疾病”带来的生存困境与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电影《红河》中讲述的主人公阴差阳错的感人悲剧探究影片中的悲剧美。导演章家瑞在影片的刻画中运用大量的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不同的人性美进行肯定。从渺小人物的记录却实际反映人性的崇高和壮美,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从影片的拍摄角度、人物刻画、背景音效、以及开放式的结局都渗透着悲剧美,并以其深刻的艺术风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观者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7.
孙小孟 《英语辅导》2014,(2):201-203
改编自玛丽·罗杰斯的小说(Freaky Friday),影片《辣妈辣妹》以极富喜剧性的方式讲述了一对矛盾重重,水火不容的母女如何通过身份互换参与彼此的日常生活,体验彼此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实现心灵沟通,母女间温情再现的故事。本文将根据剧情,结合影视叙事和蒙太奇等相关影视理论从母女间的矛盾与对立,二者身份互换后的情感体验和认知,以及影片以此传递出来的追求家庭成员问和谐平等、换位思考、相互信任、互相体谅和包容等家庭主题意蕴。  相似文献   

8.
电影《24周》(Vierundzwanzig Wochen)是一部由安妮·左拉·贝拉希德执导的德国剧情影片,于2016年在德国首次公映。影片通过“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讲述了一位怀胎六月的母亲因为腹中胎儿被查出患有严重疾病,不得不在留下孩子还是堕胎之间作出艰难抉择的故事。本文将以患者的家庭成员作为观察视角,分析探讨在面对孩子的先天性疾病时,亲情及理性之间纠结矛盾的心路历程,真实体悟影片中的疾病叙事手法,以及疾病带来的生存困境及其对家庭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日本影片《入殓师》从一个特殊职业的人物视角出发,细腻巧妙地讲述了一个蕴含着丰富的人性内容与生命体验的感人故事。灵活而富有张力的叙事为凸显影片主题──人性尊严奠定了基础,流畅的情感脉络梳理使整部影片在精神层面上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10.
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的影片《天堂电影院》和法国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的影片《放牛班的春天》都讲述了一个关于艺术与成长的故事。《天堂电影院》与《放牛班的春天》虽为两部不同国别、不同导演、不同时间拍摄的影片,但二者在叙事人物构建、叙事结构模式以及叙事主题三个方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1.
影片《云水谣》采用一种插叙的叙事结构,讲述了一个回忆中的故事,其剪辑手法有力地辅助了影片的叙事,使影片的叙事和影像流畅自然,还通过蒙太奇镜头的运用使得影片主题和整体意境得到了升华,本文对影片的剪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当福来敲门     
美国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是一部极其出色的励志影片,影片取材于真实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当今美国黑人投资专家ChrisGardner。影片讲述了一位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刻苦耐劳地善尽单亲责任,  相似文献   

13.
影片<十面埋伏>和<泰坦尼克>都以成功的叙事阐述了爱情的极致,但在叙事的处理上两部影片却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以写意化的手法,把叙事作为手段讲述爱情;后者则是以写实化手法认真地讲述着一个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物.这使两部影片的叙事在人物处理、节奏和强度的控制、背景处理等方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电影<安娜与国王>和<走出非洲>同样讲述西方人在东方的故事,不论是影片之外的演员选择、情节编排,还是影片之内的异国场景、美妙爱情,两部影片都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可从电影符号和意识形态两个方面来看,两部影片却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5.
法国版的《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原本是一部法国影片的名字。这部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6.
整个电影界都低估了影片《为黛西小姐开车》,认为它仅仅讲述了一段犹太人与黑人之间的友情。事实上,影片通过描写黛西与她的黑人司机在美国南部的日常生活,揭露了该地错综复杂的种族关系,展示了少数族裔在主流社会中生活的艰辛,他们遭遇了歧视、暴力以及话语权的丧失。  相似文献   

17.
Jen  Yamato  明月 《英语沙龙》2010,(3):62-64
简·坎皮恩的影片《明亮的星》讲述的是初恋的永恒魅力。这部获得金棕榈奖提名的影片是关于才华横溢的浪漫派诗人约翰·济慈的,但同时它的内涵又并不仅限于此。坎皮恩将传统传记影片的模式抛开,没有去讲述济慈的整个一生,  相似文献   

18.
美国电影《分歧者》是一部表现反乌托邦思想的影片。作为近年来流行的青少年反乌托邦题材电影,《分歧者》自上映以来就受到全世界观众的喜爱。电影主要讲述了女主角翠丝在反乌托邦世界中不断抗争,最终不仅改变了个人命运,还颠覆了整个社会命运的故事。《分歧者》表达了反乌托邦作品对人性的讴歌,且反映了此类作品的无政府主义政治理念,同时也暴露了美国反乌托邦电影展现的暴力行为与反战思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美国过度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结果,体现了美国文化中对暴力手段的推崇。  相似文献   

19.
Bill  Wine  安昊译 《英语沙龙》2013,(12):46-47
这是一个似乎被纪实影片主导或者至少是以纪实影片为特色的电影季,纪实影片或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或是从中得到启发,如《白宫管家》、《极速风流》、《帕克兰医院》、《第五阶层》和《爱丽舍宫的女大厨》。《菲利普斯船长》也在这时与观众见面了,这部很俸的纪实电影讲述了一个与时间赛跑的紧张故事。  相似文献   

20.
动画电影《海洋之歌》以凯尔特神话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离别、寻找与自由的故事。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对本土文化、尤其是其中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奇观式展演,以及在此背景下对亲情、勇气等社会公认的核心价值的表达。此外,影片还充满了意蕴丰厚的象征隐喻,给人以意蕴深广、回味悠长之感。影片的创作,寄托了导演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乡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