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安文学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影响都是巨大的 ,而曹氏父子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他们不仅从文学外部而且从内部深刻影响了建安文坛。  相似文献   

2.
建安时期文学创作活跃,成果辉煌,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建安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是继往开来的。而对建安文学最早作全面研究,并给予很高评价的,则是刘勰。我们要探讨的建安文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在《文心雕龙》中,他或多或少都有触及,有的还达到了相当深度。这对我们自然有启发。本文试就刘勰所论及的主要问题作一综述,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钟嵘《诗品》追溯了从汉魏到齐梁五言诗的兴衰,评论了这段时间的一百二十多位五言诗人。其中,他对建安时期五言诗的发展给予很高的评价。五言诗代表了建安文学的最高成就,对建安五言诗的评论也便是对建安文学的评论。研究这些评论,有助于我们对建安文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南朝对建安文学的接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抒情性文学传统的继承 ,二是追求美的形式。出现这样的状况 ,根本上是由南朝文学的读者期待视域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建安文学的优秀传统所以能在我国文学史上不断发扬光大,当然决定于它本身的成就。同时,历代进步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对它的正确理解、评价和阐释也起了重要作用。其中,刘勰的成绩是十分突出的。他在所著《文心雕龙》一书中,对建安文学予以极大重视,全书中三十多次涉及到建安作  相似文献   

6.
阮瑀(公元?——公元212)字元瑜,陈留尉氏人。早年受学于当时著名学者蔡邕,建安中都户曹洪欲请他掌管书记,被拒绝。后应曹操之请,出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建安”十七年卒,是“七子”中继孔融之后第二个辞世者。关于阮瑀的著述,《隋书·经籍志》录有五卷,新、旧唐书同,《宋史·艺文志》阙载,至明张溥纂《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相似文献   

7.
两令读者对曹操、曹丕的接受更重在作历史和政治方面的评判,即文学的前接受。而对曹植、王粲等人的接受更带有文学接受的特点。西晋与东晋的情况又略有不同。西晋时期更重在接受曹氏的政治主张、治国方略、用人标准。东晋读者着重讨论的是魏武、魏文的重文兴教之举。由于当时北伐之议时有发生,魏武的兵法战略也成为东晋人关注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谈到建安文学,人们首先注意的是它从汉乐府中吸收了养料和形式,表现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民歌精神。无疑,这是正确的。然而,仅仅着眼于此,还很不够。它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说“古诗十九首”、“汉赋”等。前代文人的创作经验都给它以有益的启迪。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说:“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三祖陈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  相似文献   

9.
<正> 建安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历代的文学研究者,对于建安时代的作家和作品,特别是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续有论列,细微处所见虽或不同,但总的方面都是肯定了他们的文学成就,肯定了建安文学的不同凡响。解放后对建安文学的研究开始了一个新时期。基本的情况仍然是,对建安文学中的某一作家或作品所见虽有不同,共同点又都是肯定了他们在中国古代文学上的贡献,肯定了这些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更肯定了建安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整个历  相似文献   

10.
汉末建安,文人思想获得解放,文坛上涌现出大量作家,他们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求真务实的姿态直抒胸襟,反映社会动乱,抒发人生感概,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以"三曹"、"七子"和蔡琰为代表的建安文人,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以遒劲风骨、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抒写现实,成就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1.
建安文学中积极进取、平定天下,对底层民众的悲悯,对动物的怜爱,对美好自然景物的欣赏等内容,对于培养家国情怀,提升道德情操,健全人格,进而增强文化自信,都有极大的作用。在建安文学教学中,采取灵活的“嵌入式教学”手段;对比学习中,实施深度教学;实物辅助,建设生动课堂;走进大自然,旅行研学等。如此,课程思政的效果也将会更佳。  相似文献   

12.
生命问题是人类最古老的问题之一,不同时代的文学有着不同的生命主题。建安文学的生命主题有着它的特点:即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的结合以及由此引发的生命短暂和个体生命价值观的思考,它不仅继承了汉乐府的优良传统,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建安风骨”已成为普遍接受的命题。本文提出了建安诗风的另一种倾向———“委婉华妍”,并对刘勰建安文学的论述做了全面探讨。认为仅把《文心雕龙.时序》篇中所云:“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作为刘勰对建安风骨的注脚,作为建安诗风的概貌,是草率的,也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4.
感伤是一种温柔与高尚的情愫,是人类所固有的感情内省。它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机制与情感定向的积淀,是人类情感的暗流,是潜伏着的巨龙,在文学创作中不免会得到反映,特别是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受挫折时,作者内心潜伏着的感伤的积淀因子就很容易被唤醒,在文学创作中充分流露出来。建安时代是国家命运多艰而个人命运多舛的历史时期,因  相似文献   

15.
建安时期,随着文学创作的活跃与文学意识的觉醒,品评文学的风气也逐渐形成,建安文人开始对建安文学进行分析和评论,出现了一些文学批评名作。在这些著述中,评论了文学的功用,评论了建安文学的繁荣景象,指出了"文人相轻"的通病,首创文体论,以"文气"说分析建安文学成就与不足。这对建安文学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曹丕是邺下文人集团的实际领袖,他不仅以自己的创作开风气之先,影响了一代诗风,而且还以其对文学的倡导,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曹丕的诗歌很好地继承了乐府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同时又有所革新和发展,即完成纯粹之七言诗体、变叙事为主为抒情为主、诗风清丽哀怨。此外,曹丕对文学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提出了"诗赋欲丽"的主张、"文以气为主"的文气说和"文学价值论"。  相似文献   

17.
建安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文学由两汉质朴渐趋华美壮大,同地表现为对偶,繁辞,藻饰,用典,声调等五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三国历史形成的过程中,官渡之战是不可忽视的一场重要战役。而在对此战役的关注中,往往很少注意张绣归降曹操的作用。其实,虽然张绣归降之事是发生在官渡之战前夕,但对它的进程和结果也产生了深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曹丕的“文气”说,源于中国哲学中的“气”。以“气”说“文”,既是指文学家天赋的气质、个性、才能;又是指建安文学“慷慨以任气”、“梗概而多气”的“气”。只有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文学作品才能达到个性化,才具有充沛激越的感情,获得壮美的美学效应。  相似文献   

20.
曹丕的"文气"说,源于中国哲学中的"气".以"气"说"文",既是指文学家天赋的气质、个性、才能;又是指建安文学"慷慨以任气"、"梗概而多气"的"气".只有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文学作品才能达到个性化,才具有充沛激越的感情,获得壮美的美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