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鲁迅的不少小说是以第一人称写的,所以谈到鲁迅在自己小说中的影子,人们往往首先想到这些小说中“我”的形象。《呐喊》中有七篇小说有“我”的形象,除《孔乙己》中的“我”是个酒店小伙计,《头发的故事》中的“我”是个阅历还浅的青年以外,其他五篇小说中的“我”,显然都有  相似文献   

2.
鲁迅小说《祝福》作为经典篇目,选入中学课本已经将近半个世纪。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对《祝福》中人物、主题等基本要素进行了不同层次的解读。在现行的教参中,编写者给我们的教学提示大多集中于主人公祥林嫂形象的分析和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上,教师和学生的关注视野也大多集中于这些方面,而对于小说中重要人物“我”则分析很少,  相似文献   

3.
读鲁迅的小说,常常会接触到作品中的"我".在鲁迅前期创作的二十五篇小说中就有十一篇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所以,正确理解鲁迅小说中的"我",对于学习鲁迅作品,搞好鲁迅作品教学以及当前繁荣文艺创作都是有益处的.正确地把握文艺的典型化的创作规律及典型人物的艺术特性是正确地理解鲁迅小说中的"我"的关键.文艺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是以生活真实为依据的,但又不是生活中真人真事的简单再现和翻版,  相似文献   

4.
用两周半的时间完成《阿Q正传》的课文教学,按照教学安排,接下来是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我说鲁迅"。教材为此设计了三项活动:一、我所了解的鲁迅;二、参观鲁迅纪念馆;三、我与鲁迅的对话。因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的原因,"参观鲁迅纪念馆"条件不具备,  相似文献   

5.
用两周半的时间完成《阿Q正传》的课文教学,按照教学安排,接下来是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我说鲁迅”。教材为此设计了三项活动:一、我所了解的鲁迅;二、参观鲁迅纪念馆;三、我与鲁迅的对话。因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的原因,“参观鲁迅纪念馆”条件不具备,而“我与鲁迅的对话”更多地带着虚拟想象的色彩,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心目中的鲁迅,因而我在教学中侧重选择的是“我所了解的鲁迅”这一活动。我从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去年教师节那天,中央电视台以新闻的形式就鲁迅作品从部分省市的高中课改教材中撤下来的事情做出回应,再一次让人们感受到了鲁迅在中国尤其是文化思想界的影响力。我做为一个在鲁迅的作品中长大,又用鲁迅作品来教育学生的初中语文教师,也想提起一支远不如先生犀利的笔,透过鲁迅小说中“我”的眼来解读一下我们新中国的巨人——噜迅,从而引导学生在今天这个隔离先生甚远的时代更深入的体会鲁迅思想的前瞻性与深刻性。  相似文献   

7.
鲁迅光辉战斗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遗产。他那异采生辉,永放光芒的爱国主义思想便是其中之一。长期以来,似乎有这样一种认识:鲁迅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如果谈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就降低了他的思想高度,其实不然。爱国主义思想本身就是一个伟大思想,而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又具有它的鲜明特点。他的前期是彻底的民主主义的爱国主义;他的后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因此,研究、继承、发扬鲁迅的爱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的《祝福》通过记叙祥林嫂悲惨的人生遭遇,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读完这篇文章,心里生起一个疑惑,鲁迅先生为什么不开门见山的记叙祥林嫂,而是穿插一个“我”呢&经探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我”是一个见证人。全文由“我”回鲁镇过年引起,以“我”的视觉观察鲁镇的变化;以“我”听到的传闻追忆祥林嫂人生片断;以“我”的心灵来感受封建制度下的肃杀气氛。“我”是连接读者与祥林嫂间的一根纽带。二、“我”是一个探索者。“我”回鲁镇受到四叔的接待,虽然并不隆重,但也表明“我”是一个有一定身份的人,“我”深切同情最底层的…  相似文献   

9.
鲁迅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但百是总的来说,嬉笑者少,怒骂者居多。国人自古就善于总结归纳,便冠以鲁迅的批评艺术以“鲁骂”之美名。小学初中时遇到鲁迅的文章,概念里始终是枯燥的课文,大约到了高中,鲁迅的小说开始像磁石一样吸引我。我开始阅读鲁迅、学习鲁迅、思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的第一个老师是一位和尚,法名龙祖。人们称他“龙师父”。龙师父敢于挑战封建礼教的“叛逆”行为,深深地影响了鲁迅。所以,鲁迅先生后来写的文章大多都充  相似文献   

11.
鲁迅《故事新编》中写于1934年和1935年的五篇小说,可以界定为一种泛历史小说;但因为这些历史小说大多以中国文化源头的一些原型人物为依据,以及鲁迅特殊的文化斗士身份,这些小说又可以认为是文化小说。解读这些小说如果联系起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能更加深入体会鲁迅在其中蕴含的文化寓言。其中,有他认可的禹墨精神、"莽汉"生命力的肯定和从尼采那里借来的"超人"。  相似文献   

12.
中学校园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这几乎成了中学校园里师生的共识。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科书中,《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3篇。难道是鲁迅的时代过去了吗?重庆南开中学初三的一位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最不喜欢的就是鲁迅的文章,半文言半白话,又拗口,还经常是连标点符号都要背下来。太痛苦了!北京师大附中一位老师坦言:鲁迅作品几乎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块鸡肋。是的,鲁迅是前一个世纪的人,他离我们越来越远。90后的阅读是随意的,手里捧的是鲁迅,眼里看的是郭妮,脑子里想的是萧鼎……尽管有课本的约束,尽管鲁迅要占用大量的时间,但90后有自己的阅读选择。  相似文献   

13.
差夫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 ,常穿蓝色T恤 ,生得黄胖而矮 ,眼睛不太大 ,眉毛很浓 ,头发的边幅常忽略不计 ,活脱脱又一个贾平凹。不知是对他的尊敬 ,还是把他当成我们的朋友 ,大家都习惯叫他为“柴夫”。“柴夫”上课 ,那可真是带劲 ,原因就在于他经常讲课文外的知识。有一回“柴夫”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首先他把鲁迅的生辰八字介绍了一遍。“鲁迅 ,原名周树人 ,1881年至 1936年 ,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然后他的神情严肃起来。“鲁迅本来从医 ,但他耳闻目睹了国人精神的麻木之后 ,便弃医从文 ,用笔、用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叙述学的角度研究了鲁迅小说的一个结构性因素:第一人称叙述。第一人称叙述是五四小说的一个经典叙述方式.但是只有鲁迅最大限度地发掘它的叙述潜力。在他的小说中,作为叙述者的“我”在不同的文本和场景中表现出不同的姿态。通过设置不可靠的叙述者,鲁迅把叙述变成一种疑问;通过并置两位等值的叙述者,鲁迅发展出一种丰富的简洁的叙述技巧。  相似文献   

15.
在鲁迅先生逝世50周年纪念日(1986.10.19)这一天,我班搞了一次融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为一体的主题班会活动———思想节。虽然这次班会是以纪念鲁迅为主要内容,但班会名叫“思想节”,这是为了使这次班会活动的内容更丰富,涉及面更广泛,不仅仅局限于纪念、学习鲁迅,还包括了解、学习古今中外其他大思想家。而且“思想节”的“思想”二字还点明了此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了解、纪念思想家而活跃思想、启发思考、训练思维。班会前我做了这样一些准备工作:一是确立“思想节”的主题———“学习鲁迅,振兴中华”;二是商定“思想节”活动的…  相似文献   

16.
有许多的中学生朋友来信询问,“鲁迅小说中的我是不是就是鲁迅自己?”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鲁迅小说中的“我”有些有他自己的故事,有些则未必,而有的并非以“我”出现的人物则又有鲁迅的影子,但无论哪类作品,鲁迅的小说都有他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下面就从叙述、故事、“意思”(鲁迅语)三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以"能动学堂"为题的课改之风悄然吹进了我们的校园,吹进了每一位老师的心中。两年来,课改之路上,有过成功的体验,也有过迷茫困惑。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才能够体会。过去的课堂教学大多是老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研讨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照本宣科多,实践活动少等。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合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8.
在鲁迅先生《给颜黎民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至于看桃花的名所,是龙华,也有屠场,我有好几个青年朋友就死在那里面,所以我是不去的。”对这段话中的“也有屠场”应怎样理解?有人解释说,鲁迅先生说那里“也有屠场”,是讲那个地方有屠场,但并非整个龙华全是屠场。这说明鲁迅用词很准确。我认为,单这样去理解是不够全面的。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集外集·序言》中曾说过:"我其实是不喜欢做新诗的,……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待到称为诗人的一出现,就洗手不作了."这段话涉及到鲁迅对新诗的提倡和创作,下面粗略地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本刊第八期发表了杨黛莉同志《关于“四概念错误”的质疑》一文,认为高中语文第二册逻辑短文《演绎推理》中“鲁迅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一件小事》是鲁迅著作;所以,《一件小事》不是一天能读完的。”这一三段论,犯的不是“四概念错误”。对于这个看法,有些同志来稿,提出不同的意见。现将卢惠余等四位同志的稿件摘要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