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健康人格.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责无旁贷,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边缘化的同时,也淡漠了对学生独立健康人格的培育.面对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应担当起相应的责任,让学科重新焕发光彩.立足培育大学生独立健康人格的基点,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健康人格培养的原则以及教学方法几个方面,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既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又拓展和延伸了专业课程的内涵与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将线上信息技术教学与线下传统教学模式充分结合,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协同教学模式,必须结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特点优化教学设计,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发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思政教育效果,将专业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情感、价值引领相结合,培育有情怀、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方雪梅 《华章》2007,(10):137-138
文学作品以其独特性在大学人文教育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高职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加强情感熏陶、彰显生命意识、引导审美情趣、弘扬道德价值、发展学生个性等途径体现人文教育的宗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状况的分析,指出学科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方面的考察,提出改革的可行性建议。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既要保持其学科独特性,同时也要与时惧进、不断创新,其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人文道德理念,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慕课的生成,为教育领域带来改革契机。将慕课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模式起到一个变革性作用,创新教师教学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对此,本文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慕课背景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创新形式,提出慕课背景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育强调对学生学习文化和思想多方面的教育,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工作而言,在完成专业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本部分知识的学习也能够同步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标。文章立足于这部分教学工作,探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问题,意在明确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和培育意义,并进一步探索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科学路径。通过实践分析可知,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教师需从自身出发提升人文素养,结合现当代文学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养成经典诵读习惯,积极组织能够体现人文精神的实践活动,提高师生互动力度,为学生提供良好实践平台,从教育工作的各方面入手,融入人们精神培养元素,体现人文精神培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使高校在不断调整教育目标和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目前的高校现当代文学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文学知识教学,更多的是着眼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体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的教育功能和价值。现当代文学教育在高校教育活动中产生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大学生的语言基础能力培养、审美意识激发以及人文素养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我们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致力于利用该门课程引导学生形成正面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笔者将结合高校教育活动中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简要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影视片断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强化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强化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审美教育效果。这样可以使课堂更生动,帮助树立“大文学观”的教学理念,同时能加强学生对生活感知的深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主题是现当代文学经典教学策略研究,选取的示例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的课文——《祖父的园子》。文章之始,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进行了解读,而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语文教学在解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时的任务,一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在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学素养的任务之下,结合《祖父的园子》的文本特点,探究得出四点教学策略,一是感受和谐,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二是品味语言,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三是解读"自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四是感悟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是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作品的认真研读,养成文学鉴赏、评析的习惯,并引发对文学史研究与文学评论的兴趣.本文以电大学生为例,针对当前大学生在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语言把握能力不足、缺少生活感知能力与情感领悟能力以及思辨能力欠缺问题,提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的教学,要面授和网络研讨相结合,借鉴武汉大学王兆鹏教授提出的"四步教学法",培养和训练学生阅读、理解、感悟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在现实教书育人过程中,教师应紧跟国家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树牢正确的政治方向,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家国情怀。使他们关心民生疾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学生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弘扬优秀人文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国文化自信自强。  相似文献   

12.
道德情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对别人或自身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所产生的一种真切的情感体验。高中政治课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教育的人文综合性学科,可以采用情感陶冶法、榜样示范法、移情训练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发挥高中政治学科在实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育学生公民道德情感方面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金春平 《文教资料》2014,(29):13-15
从文学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环节来考察,文学阅读处于文学消费阶段,是文学价值能够被广泛传播并作用于受众客体的重要过程,也是阅读主体对文学文本进行思想和美学重构的独立活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从空间上最具中国特色、时间上最具现代特色的文学类型,向来是当代大学生文学阅读的热门读物。而中国现当代文学也因其在社会、历史、人性、审美、哲思、情感、文化等诸多方面具有区别于中国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本土性、时代性、思想性等特征,对当代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操方面的培育和引导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囊括着大量的德育知识,通过学习它能够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有担当意识,德育教育通过现当代文学作品轻而易举的就能展现出来。在当今社会发展潮流下,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工作一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的最高目标,目前德育教育在现当代文学教育中的融汇贯通效果不是特别显著。这要求现当代文学教师要因材施教、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把德育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社会责任意识,教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责任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障碍与困惑,亟需改革.应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更新观念,改变思路,由以往单纯传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转为注重传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技巧,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高校教师本身也应提高业务素质和信息汲纳能力,更新教学内容并使之更具有吸引力,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夯实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品通过语言和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载体.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审美的教育也源于对作品的情感体验,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知文学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重树崇高理想,整合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积极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大学中文系通常以培养中学语文教师为主,同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适合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文员秘书等其他职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要求学生整体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把握其内在的发展规律,能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进行较深入的分析、鉴赏和评价,能对当下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我国情感教育理论研究者朱小蔓教授指出,情感教育要对儿童身体、智力、道德、审美及精神成长中的情绪与情感品质予以正向指导与培育,其研究成果对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影响深远。她的情感教育思想涉及儿童情感精神关怀、教师情感投入、教学与课堂中的情感关系、学校德育等方面,并深深影响着教育实践行动。在新时代背景下,建议学校德育觉醒情感,在情感教育理论指导下,进一步了解学生情感发展现状及趋势;做好学校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系统支持学生情感与道德发展;做好教师情感人格素养培养,提高教育效能;做好情感性班集体建设,指导学生成长;做好关注儿童心灵成长的家校共育等工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互联网在高校的全面普及,各行各业都对互联网技术加以开发利用,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其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三个:一是课堂价值迷失对本课程基本价值的挑战;二是学生个性化发展对教学的挑战;三是多媒体、微课等新教学模式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挑战。基于此,本文陈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传统与现状,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分析互联网技术时代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要求,以期应对挑战,积极适当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迎 《辽宁教育》2023,(21):73-76
道德修养和责任意识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要培养学生的两项重要素养。风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蕴含着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情感寄托,也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将关于风俗的知识内容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基于此,教师应探究传统文化和核心素养的关联性,剖析打造道德与法治活动型课堂的思路,总结借助传统文化构建活动型课堂,并以活动型课堂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