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熙载的《书概》是中国清代书法理论著作。《书概》所论方面十分广泛,涉及书法的书体、技法、批评、美学等等,在许多问题上作者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或较好地发挥了古人的看法,对后世影响很大。本文从《书概》二百四十六条论述中,选出与刘熙载书法品评有关的加以分析综合,来探究刘熙载的书法批评思想。  相似文献   

2.
《宣和书谱》,二十卷,本系著录宣和时内府所藏法书名迹之作,但因它对篆、隶、正、行、草、分各种书体均有所论,于各家作品目  相似文献   

3.
鲁迅、许广平的《两地书》中有大量内容谈及教育问题,诸如教育与社会,教学与研究,等等。鲁迅先生站在民族发展的高度思考教育问题,主张发展学生的个性,力倡改革,并和一切不能与现代教育理念相适应的旧制度旧思想进行坚决的斗争。他的课堂教学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术研究与教学的统一。鲁迅先生的教育观与他的思想是统一的,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评审组成员凌继尧教授主编,我院艺术与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张晓刚教授参与撰写的《中国艺术批评史》于2011年9月出版。全书51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书局拟推出"中国艺术史文献丛刊",其中收录有晚清刘熙载的书论名著《书概》,原文学编辑室主任俞国林先生知道笔者近年来一直从事《艺概》一书的研究,希望我能承担起这一工作。刘熙载论艺主张"真博必约,真约必博",是以《艺概》一书,仅用六卷、不到六万字的篇幅,就对古文、诗歌、赋作、词曲、书法、经义七种文学体裁进行  相似文献   

6.
唐甄(1630—1704),四川达州(今达县市)人,是我国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位杰出的进步思想家。他所著《潜书》,是我国早期民主主义启蒙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在自然观上,唐甄是一个朴素的唯物主义者,一元论者。但在认识论上,唐甄没有坚持住唯物主义立场,他在晚年“宗阳明良知之学”(王闻远:《西蜀唐圃亭先生行略》),提出所谓内心体验的“悦入”说理论,从认识论上堕入了主观唯心主义。唐甄虽然从消极方面转向了主观唯心主义,但他却从积极方面运用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把这种理论和事功、为政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唯心主义原则上说来都是腐朽没落阶级的强心剂,为什么代表社会进步势力利益的唐甄也把它作为自己批判旧世界的精神武器呢?人类思想发展史告诉我们,从  相似文献   

7.
谢奇苑 《海外英语》2013,(9X):211-213
随着自然环境恶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生态批评理论应运而生,主张把生态问题和文学联系起来。细读诗歌《塞尔书》将会有助于理解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的生态观——肯定自然的价值,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拯救人类精神生态。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种生态观的前瞻性和警示性值得敬仰。  相似文献   

8.
在今天这个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并存的时代,中国的当代书法批评如何摆脱审美与功利这对冤家的纠缠,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批评应占有的位置,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审美文化心态和文化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9.
唐初孙过庭的《书谱》是书法史上罕见的书文并茂的作品,议论精辟入理,文章恣肆宏美,在书法的创作和理论上都为后世立下了标杆,堪为古代书法理论的奠基之作.但《书谱》采用骈体文形式,文章结构枝蔓较多,理解不易.故本文试图借鉴文艺理论的相关原理,透过《书谱》华藻的辞汇,寻绎其中行文的逻辑,通过书法艺术的本体论、发展观、创作观、风格论、批评论等几大方面,梳理《书谱》对书法理论大框架的建构,并据之提炼出《书谱》所具有的系统性、前瞻性、融通性的理论特征,庶几对全面、正确理解《书谱》博大精深的书论体系,以及所蕴含的哲理高度有些裨益.  相似文献   

10.
沈尹默在<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中指出:"唐代论书法的人,实在不少,其中极有名为众所知如孙过庭<书谱>,这自然是研究书法的人所必须阅读的文字,但它有一点毛病,就是词藻过甚,往往把关于写字最紧要的意义掩盖住了.  相似文献   

11.
12.
沈尹默在《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中指出:“唐代论书法的人,实在不少,其中极有名为众所知如孙过庭《书谱》,这自然是研究书法的人所必须阅读的文字,但它有一点毛病,就是词藻过甚,往往把关于写字最紧要的意义掩盖住了。致使读者注意不到,忽略过去。”沈先生这简短几句话,包含有几层意思:一是唐代论书之风大盛;二是《书谱》在当时就引起书学界的重视,而且至今在书法研究中仍有重要地位;三是有关一些细节方面,因“词藻过甚”,言之未详,或易为读者“忽略过去”。笔者细读《书谱》数遍,多有所得,然有个问题或隐或显于字里行间,即《书谱》中除了关于书法发展、书体流变、书法创作与批评等论述外,还涉及到关于书法文献的编纂、审订的标准与方法等重要问题。以为一得.请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美学思想。孙氏将中国诗歌美学引入书论中,第一次在中国书法理论史上提出了书法表情达意的功能,并加以详尽的论述。《书谱》之中蕴含着极为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书法批评应运而生,这是书法创作繁荣的需要和反映。但就目前的批评来看,仍处在比较低的层面上,基本上是传统书法品评的简单延续,而缺乏严谨的、科学的品质。此状况已经影响和制约了书法艺术的深入发展。历史与现实要求我们应当建立现代意义上的书法批评学科。拙作所谓“批评的批评”,正是想通过对中国传统书法批评的反思、观照,继而阐发现代书法批评的原则和要素,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徐浩作为唐代的一名书法家,尤其对唐代楷书的贡献突出。他以自己的书法理论指导自己的创作,从而也夯实了自己的理论。本文专注于从他的书学思想出发,从三个方面:书法源流、书法之法、书法之境来集中探讨他的存世书论《书法论》所蕴藉的书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献,它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虽然由于战争实际和客观环境,它未能在现实中得以实施,但是文献本身所具有的高度理想性质,使更多下层的人民投身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推动了其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熙载(公元1813—1881),字融斋,江苏兴化人。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进士,官至广东提学使,晚年主讲于上海龙门书院。刘氏一生以治经学为主,“六经子史仙释家言靡不通晓”。①其著述甚富,尤以《艺概》一书称名于后世。《词曲概》是《艺概》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关于我国古代词曲的专论。本文拟就其中论词部分作些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论曲部分暂不涉及。  相似文献   

18.
《艺概·赋概》是晚期近代赋论中最为重要的成果。它内容丰富,论述简单明确,可以说是古典赋论的终结。文章从注释、批评史、赋学研究专著、学术论文四个方面,对从1935年开始到现在的《赋概》研究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相对来说,《赋概》一直是《艺概》研究中冷门的部分,它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综合讨论《赋概》的研究现状,不仅可以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探讨,也可以对后来学者研究《赋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概"的思想是刘熙载《艺概》一书的主旨,是刘氏美学理论的重点所在,也是他对中国传统美学的一大贡献。"概"并非单纯的"简概",而是在"得其大意"的基础上对各门技艺在更高层次上的把握。该思想在《艺概》中的具体表现形态,就是大量相反相成之概念或范畴的出现并形成一定的术语系统。这是其美学思想具有兼容并蓄且睿智融通的辩证思维的表现,而这一点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转化,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四库全书总目》中的《诗经》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诗类”与“诗类存目”共收《诗经》研究著作 1 47部 ,对于从两汉至清乾隆时期《诗经》研究的特征进行了总结 ,尤其对宋、明两代的研究进行了批评。在批评思想上 ,《总目》坚持汉学正统观念 ,坚持“发乎情 ,止乎礼义”的批评原则 ,反对明代竟陵派诗学理论对《诗经》研究的影响 ,推崇以意逆志的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